
第六章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doc
14页第六章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给水水平管道应有( C )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A、0.0012-0.003 B、0.001-0.002 C、0.002-0.0052、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 A )m A、0.5 B、0.15 C、1.03、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交叉敷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B )m A、0.5 B、0.15 C、1.04、埋地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 C )倍A、1; B、2; C、3; D、45、安装在卫生间和厨房间内等有防水要求位置的穿楼板套管,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 C )mmA、30; B、40; C、50 ; D、606、室外给水管道在无冰冻地区埋地敷设时,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 B ) mmA、600 B、700 C、800 D、9007、管道的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
25mm的塑料管垂直(立管)安装其支架的最大间距为( C)m A、0.5 B、0.25 C、1.08、管道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 B )连接,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A、焊接 B、螺纹 9、室内给水系统使用的( C )在安装前,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A、流量调节阀; B、金属阀门; C、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 D、塑料阀门10、给水塑料管和复合管与金属管件、阀门等的连接不得采用( C ) 连接A、专用管件; B、热熔; C、在塑料管和复合管上套丝11、安装箱式消防栓,栓口应朝外,并不应安装在门轴处;栓口中心距地面为1.1m,允许偏差为20mm,阀门中心距箱侧面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为( A )mm,允许偏差5mm A、100 B、120 C、15012、敞口水箱满水试验的检验方法是满水静置( A )h观察,不渗不漏 A、24 B、10 C、813、密闭水箱水压试验的检验方法是在试验压力下( B )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A、5 B、10 C、2014、架空敷设的供热管道安装高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在人行地区,不小于( B )m。
A、2.0 B、2.5 C、3.0 D、3.515、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玻璃前,应对集热排水管和上、下集管作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A )倍 A、1.5 B、2 C、116、室内热水系统钢管式复合管道系统应在试验压力( A )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为合格A、10; B、15; C、20; D2517、热水供暖系统竣工后( A ) 进行冲洗A、必须; B、不要; C、应; D、不宜18、压力表的刻度极限值,应大于或等于工作压力的( C )倍,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 A、1.1 B、1.25 C、1.5 D、2.019、水泵单机试运转连续运转( B )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0C,滚动轴承不得超过800CA、1h ; B、2h; C、3h; D、4h20、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 C ) A、3/4 B、3/5 C、2/321、管径为125mm塑料排水管水平安装时,其支、吊架最大间距应为( B )m。
A、1 B、 1.30 C、0.5 D、1.2522、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安装完毕应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必须到( A ) A、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 B、每根立管的上部23、雨水斗管的连接应固定在屋面承重结构上雨水斗边缘与屋面相连处应严密不漏与雨水斗连接的连接管管径,在设计无要求的情况下不得小于( B ) mmA、50; B、100 ; C、150 ; D、200 24、排水管管径为50mm的洗脸盆的排水管道最小坡度为( B ) A、0.01 B、0.02 C、0.025 D、0.0325、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 C )mm A、30 B、60 C、5026、饮食业工艺设备引出的排水管及饮用水水箱的溢流管,不得与污水管道( A )A、直接连接 ; B、间接连接 ; C、留出不小于100mm 的隔断空间再间接连接 ; D、经处理后再间接连接 27、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立管管材长度大于 ( B )m时,每根立管必须安装1个支架(管卡) A、1.0 ; B、1.2; C、1.5; D、1.828、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采用45°三通和45°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 A )。
A、清扫口 ; B、接头 ; C、弯头 ; D、支架 29、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装设伸缩节但是,当设计无要求时,两只伸缩节之间的间距不得大于 ( B )mA、2 ; B、4 ; C、5 ; D、6 30、规格为D100排水塑料管立管的支架安装最大间距是 ( C ) A、 1m B、 1.5m C、2m D、2.5m31、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埋设时,其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 B )m A、0.3 B、0.5 C、0.6 D、1.032、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 D ) 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A、每层一处; B、每隔二层一处 ; C、首层一处 ; D、首层二处3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墙壁消防水泵结合器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其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 C )m A、0.4 B、 0.5 C、 0.7 D、1.0 3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 C )mm。
A、 300 B、500 C、750 D、10003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后,管网应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干( D )MPa A、0.02 B、0.03 C、0.04 D、0.053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压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 C )MPa,且稳压24h,压力降不应大于0.01MPa A、0.10 B、0.20 C、 0.28、 D、0.537、住宅工程同品牌、同批次进场的阀门应对其强度和严密性能进行抽样检验,抽检数量为同批进场总数的10%,且每一个批次不少于2只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检验,( B )进行复试A、委托监理单位; B、有异议时可见证取样委托法定检测单位; C、委托建设单位; D、委托施工单位38、消火栓箱的施工图设置坐标位置,施工时不得随意改变,确需调整,应经( A )认可A、消防部门 B、监理工程师 C、质量检查员 D、建设单位39、住宅工程室外金属支吊架宜采用热镀锌或经设计认可的有效防腐措施;室内明装钢支吊架应除锈,且刷( A ) 。
A、二度防锈漆和二度面漆 B、一度防锈漆和二度面漆 C、二度防锈漆和一度面漆 D、二度防锈漆40、住宅工程室外管道保温必须防水性能良好,搭接应顺水,防潮层的叠合不得少于( B ) mmA、25 B、35 C、10 D、2041、住宅工程采暖系统安装结束后,应在 ( B ) 进行采暖区域内的温度场测定A 系统联动调试前 B 系统联动调试后 C 系统联动调试过程中 D、使用过程中42、住宅工程埋地及( A )的排水管道,应在隐蔽或交付前做灌水试验并合格A、所有可能隐蔽 B、塑料管材水平安装 C、立管垂直安装 D、屋顶通气管43、住宅工程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严禁封闭 ( A ) A、屋顶透气口 B、立管检查口 C、楼面检查口 D、弯头检查口44、住宅工程管道保温应明确保温(绝热)材料的材质、规格、密度、厚度以及耐火等级,并且能够满足( B )的要求A、消防 B、环境卫生 C、建设单位 D、监理单位45、住宅工程顶层塑料排水立管必须安装( C ) ,管道出屋面处应设固定支架A、滑动支架; B、接头; C、伸缩节 ; D、接头 。
46、住宅工程洗面盆排水管水封宜设置在 ( A )A、本层内 B、下一层 C、楼层混凝土板内 D、不受限制47、住宅工程塑料排水管道与室外塑料雨水管道用材应区别检查、验收,同时按照同品牌、同批次进行不少于2个规格的见证取样 ( B )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委托监理单位; B、委托法定检测单位; C、委托建设单位; D、委托施工单位48、住宅工程禁止在一个排水点上设置 ( C )水封装置A、一个 B、三个 C、二个 D、四个二、多项选择题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适用于( A B C D )工程的质量检验和验收A、工作压力不大于1.0 MPa的室内给水和消火栓系统管道及民用建筑群及厂区的室外给水管网安装工程;B、饱和蒸汽压力不大于0.7 MPa,热水温度不超过1300C的室内和厂区及民用建筑群的采暖系统安装工程; C、室内排水管道、雨水管道安装工程;D、工作压力不大于1.0 MPa,热水温度不超过750C的室内热水供应管道安装工程2、当设计未注明时,下列水压试验压力符合规定的有( A B C )。
A、室内外给水管道系统和室外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B、室内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C、室内高温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4MPa;D、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0倍3、管道在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管道系统应采取 ( A B C ) 措施A、在结构缝处应采取柔性连接B、管道或保温层的外壳上、下部均应留有不小于150mm可位移的净空C、在位移方向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水平补偿装置D、在伸缩缝处采取加强措施4、室外给水管道不得直接穿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