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ppt
77页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 (三年级上册的介绍)一、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主要内容 • 本册书可以分为十个单元: • 1、从问题开始 • 2、我是这样长大的 • 3、我们的牙齿 • 4、我们和蔬菜 • 5、我们和动物朋友• 6、草地里的秘密 • 7、书包的学问 • 8、小小拍卖场 • 9、商品与品牌 • 10、我的妙点子分为两个领域三条线索:• 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 会实践、信息技术、劳动技术2—9 课) • 非指定领域:其他类的有关研究学习活 动(1、10)三条线索:• 1、人与自然:我们和动物朋友、草地的 秘密 • 2、人与社会:我是这样长大的、书包的 学问、小小拍卖场、商品与品牌、 • 3、人与自我:我们的牙齿、我们和蔬菜• 每个单元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 在编写上是以研究性学习过程为基本方 式,以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为载体来设 计的 • 每一单元的活动从纵向上说可以分为三 大版块:提出问题——活动与体验—— 总结与评价(二)教材的几个主要特点• 1、综合性• 内容上既包括四大指定领域,又涉猎了 一些非指定领域;还注意了三条线索之 间的综合 • 研究方法有很强的综合性。
涉及了观察 、调查、试验、文献资料等多种研究方 式方法2、自主性• 1)从问题的提出到各种活动的开展都给 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不搞一刀 切,不强求一致 • 2)学生和老师对教材的使用应该定位为“ 凭借、参考、提示”,不要像其他学科那 样作为教科书 • 3)提示和指导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 新思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3、指导性• 1)注意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活 动,渗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例:我是怎样长大的——在别人的关爱 中长大,我们也要关爱别人; • 我们和动物朋友——平等互助,和谐相 处 • 草地的秘密——关注环境,保护生命离 不开的绿色• 2、每一单元从宏观的板块到微观的具体环节 都突出了“指导”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在各种活 动中学方法,悟规律 • 提问题——创设情景,培养提问题的能力 • 活动与体验——指导各种研究方法,培养研究 探索的能力 • 总结与评价——指导各种总结展示方法,培养 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主总结能力• 在每个单元设计了各种插图,文字框, 小资料,小博士提示等内容,对活动的 各个环节都进行相关的提示4、发展性•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时通过“创设最近发展 区”来促使学生发展的。
• 1)教材中注意创设多维的最近发展区, 促使学生整体发展 • 例:关爱我们的动物朋友、我在爱中成 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区 • 调查、观察的提示——过程与方法的最 近发展区• 小资料、小博士提示等——知识与能力的最近 发展区 • 2)注意创设不同层次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 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发展 • 例如:有的提供案例引导学生照样子去做(4 页、17页);有的提示学生一步一步去做(37 页、18页)还有的只提出要求,让学生按要求 去做(26页及留白处)二、关于三年级上册几篇课文 的介绍与分析• 一)从问题开始 • 本单元在内容的设计上,像全书的序言,也像 综合实践活动的综述与其他内容相比,本单 元的篇幅和活动内容都较少,但对开展综合实 践活动必须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都作了深入 浅出的介绍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使学生 了解为什么要从问题开始,怎样从问题开始等 知识,激励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后继的学习活 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内容分析与活动指导•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按编排的前后顺序可 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又由若干相互 联系的内容组成,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每 一部分的编写意图,特提出如下建议和 参考意见。
第一部分:讲故事,了解科学 家发明创造的过程• 课前要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发明创造的故 事,为活动做好准备课上可以引导学 生在认真观察插图、阅读有关文字的基 础上,讲古今中外发明创造的故事,从 实例中初步体会问题与发明创造的关系 接着,可以提出:从以上的故事中你 发现了什么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使他们进一步弄懂一切问题都是从发 明创造开始的道理第二部分 怎样发现问题• 1)抓好小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把课内 、课外联系起来,课内提出要求,提示 方法,课外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 社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 2)指导学生给问题分类,可以按以下步 骤进行: • 首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纸 条上,有几个问题写出几个; •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问题按大自然 方面的、生活和社会方面的、与自己有 关的分为三部分,分好以后再填在表格 里 第三部分 怎样进行研究• (1)研究方法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 要的内容,要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切实掌 握指导时应突出两点:一是要使学生 知道这三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可以通过 演示、示范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二要 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在 实践中熟练掌握。
• (2)对怎样做实验记录要做细致具体的 指导如记录的格式、主要内容、记录 的要求等都要指导学生一一掌握 • (3)还要使学生了解,研究方法包含着 很多内容,本单元只是做了一些入门的 介绍,研究方法还有许多种 第四部分 我们的收获• 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每一 次综合实践活动都要有目的,有问题(或研究 课题),有研究过程和方法,最后都要有总结 只有这样,才算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 • 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总结的具体方法(如怎 样整理资料,怎样表达成果等等)指导哪些 内容,要从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二、我是这样长大的 • 总体框架与意图 •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重温成长的每一幕, 探寻成长的足迹,感受亲情、友情、师 生之间的美好感情,唤醒学生感受成长 的快乐,学会感激给予自己关心和帮助 的人• 第一部分分两个层面进行:一是通过创 设情景 ,唤醒学生儿时的回忆,寻找研 究自己成长历程的切入点,同时也提出 自己所关注的问题;二是查资料-----我的 精彩瞬间,使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 理、归类,理清研究自身成长的脉络, 唤起对自身成长进行追踪研究的渴望, 明确研究的方法• ① 本环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给学 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内畅谈。
交谈的内容也不要局限于所给的提示,只要对 学生的回忆有帮助即可 • ② 注意引导学生向别人询问时的态度、时机 ,应既满足了自己调查了解的需要,又要注意 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和休息 • ③ 此环节不要仅停留于回忆交流的层面,而 要适时指导其把自己关注的内容用心地研究下 去,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通过 身边的平常事情引起学生的关注及探究欲望• 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瞬间,可以是家庭 生活中的,可以是学校生活中的,因此 ,活动中不要让学生仅局限于书上的例 子,要让学生敞开思路,尽情寻找 • • 第二部分:实践活动小调查----我在爱中 成长,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目 的通过调查、访谈,一方面学习进行研 究的必备方法----调查法,一方面充分感 受亲情与友情,唤起学生对身边关心自 己成长人的敬爱之情,是增强学生实践 能力的有效途径; • 要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和走访,开展实地的调查 研究,如走访幼儿园的老师、同学,和他们共 同回忆过去的事情在过程的记录过程中充分 感受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人和事以增强学生 的感悟和体验 • 还可以通过在“在爱中成长”的主题班队会的形 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痛快淋漓地表 述出来。
• 第三部分是动手做----我的成长册目的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动脑, 精心筛选与自身成长密切相关的内容, 提高学生筛选资料、分析信息、布局谋 划等能力; • 成长册是自己成长历程的总结,要精心选取 代表自己成长的材料、内容来制作还可以请 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给成长册题词,来丰 富成长册的内容 • 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及自己的 特长制作成长记录册,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 以用图画的形式,喜欢写成长日记的同学可以 用故事集的形式,还可以用不同时期的照片结 集成册,并配以解说或旁白等,使成长册更丰 富、更具个性特点• 第四部分是小创新-------我是你们的好帮 手,目的是通过亲身实践验证自己的成 长,树立做人要有责任感的意识及尽自 己所能帮助他人的思想; • 在指导做家务的环节中,教师要让每个 学生都把自己拿手的家务活在小组内说 一说,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以求在 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作为家庭一员 ,应主动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 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必要时可以搞个比 赛,让学生感受会做家务活是聪明的, 可爱的;以树立他们的光荣感、自豪感 、责任感• 在帮助孤寡老人的小队活动中,要注意 提醒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如果周围没有孤寡老人也可以采取其他 方式,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单独一 个人到陌生人家里,如果要去的地方不 熟悉,一定请老师或家长帮忙• 第五部分是展示台---- 我们的收获和感受 目的通过多种形式、多侧面的成果展 示,反映学生的收获与成长,增强学生 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并学会合作分享• ① 整个活动过程可以主题班队会活动的形式 进行 • ② 可以先让同学们按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分 成小组来开展活动 • ③ 小组内可以用大家喜欢的方式,把讨论的 内容进一步进行整理以便于参加班内成果展览 • ④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开主题班队会此 环节建议用二---三课时)• 互动评价:这一环节不仅能使学生反思 自己的活动,增强其体验,还能通过其 他人的评价,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因此 ,要认真进行成果交流评价展示阶段 可以在两周内进行,以利于活动的进一 步落实四、我们和蔬菜• 活动主题的确定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1、 以学生身边的事物—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植物“ 蔬菜”为切入点,意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 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积极感知自然界各种 事物的愿望2、以引导学生努力探索蔬菜营 养以及蔬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为重点,培养学 生树立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意识,探索自然与 人类、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
3、以学 生自主性地调查、研究、实践、体验活动为核 心,从活动方法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学会实践, 学会创造• 1、情景提示:“各种各样的蔬菜” • 2、小调查:“市场里有多少种蔬菜” • ①在进行市场调查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 自己所要调查了解的主要问题,指导和帮助学 生拟定访问提纲,设计调查记录,通过分组讨 论等形式,商定调查时间、地点,做好调查前 的准备工作 • ②在调查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事 物的方法,鼓励学生利用看、摸、闻、问等多 种方式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点 • ③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利用 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调查结 果,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精神3、小探究:“蔬菜的学问” • ①为使学生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料,教 师应根据资料源和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提供 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 ②了解蔬菜营养的目的是要培养儿童建立合理 、科学食用蔬菜的意识和习惯,不偏食,挑食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蔬菜营养的过 程中,发现、思考自己、家人和他人的不良的 食用蔬菜的习惯,并通过研究与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 ③鼓励学生利用自编自演的的形式,表 现出自己和他人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 帮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生活。
4、来体验:“在蔬菜的王国里” • ①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条件和学生兴 趣,引导学生选取一项或多项内容进行 体验 • ②体验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 ,针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进行 交流5、展示台:“在‘蔬菜的自述’ 主题班会上” • ①成果展示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 学生活动的整体情况设计主题班会的具体内容 ,可将全班同学通过自由组合或根据实际情况 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 ②鼓励学生通过表演、绘画、儿歌等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