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诗三百首《月夜》.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70893396
  • 上传时间:2022-03-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诗三百首《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作品赏析】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看到的是长安月假如从自己方面落寞,一入手应当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境况,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境况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固然是单独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答复妻子看月,并不是观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当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将来的“同看”将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清楚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欣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落,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布满了辛酸,而且交错着忧虑与惊慌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稚嫩,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惦念,可是,杜甫又怎能不念呢?!从小孩的“不念”更能表达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单独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忧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难过落泪。

      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完毕这种苦痛生活的盼望;于是以表现盼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伤,“双照”的清辉中闪烁着四海升平的抱负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楚可辨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盼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盼望寄予于不知“何时”的将来词旨婉切,章法严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状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盼望则寄予于不知“何时”的将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