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小知识神奇的两栖动物益智.docx
1页科学小知识神奇的两栖动物-益智-图片- 两栖动物也是人们熟知的一类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主要的特征是:体温不恒定;卵生,幼体在水中生活,经变态后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盛,具有辅助呼吸功能两栖类起源于距今约三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鱼类从水到陆逐渐自我完善到达了质变并适应陆地新环境,因而形成了两栖动物,它们是最早的登陆四足动物 全世界的两栖动物共有4000余种根据它们的形态分为三大目 蚓螈目〔无足目〕主要特征是:体细长;没有四肢;尾短或无;形似蚯蚓中国仅有1种,即版纳鱼螈是我国蚓螈目的唯一代表 640){this.height=this.height*640/this.width;this.width=640;}' border=0> 有尾目主要特征是:体圆筒形;有四肢,较短;终生有长尾而侧扁;爬行,多数种类以水栖生活为主,形似蜥蜴,如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生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
640){this.height=this.height*640/this.width;this.width=640;}' border=0> 无尾目主要特征是:体短宽;有四肢,较长;幼体有尾,成体无尾,跳跃型活动,幼体为蝌蚪,从蝌蚪到成体的发育中需经变态过程,如蛙和蟾蜍 640){this.height=this.height*640/this.width;this.width=640;}' border=0> 两栖动物3个目的体形 异,它们的防御、扩散、迁移的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大,虽然有各种生态爱护适应,但比其它纲的脊椎动物种类仍然较少,其分布除海洋和大沙漠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各种生境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最高分布海拔可达5000米左右它们大多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蔽,傍晚至黎明时活动频繁,酷热或严寒时以夏蛰或冬眠方式度过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没有防御敌害的能力,鱼、蛇、鸟、兽都是它们的天敌 中国由于生物环境的多样性现有两栖类动物302种而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具有十分丰盛的两栖类物种,约100余种占全国两栖类动物种数的40%在后面动物多样性-两栖类仅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种类。
人们通过认识两栖类物种的多样性关注它们的生存状态,进一步爱护人类这一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