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王羲之行草《丧乱三帖之得示帖》传本墨迹十三帖.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51337534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6.2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王羲之行草《丧乱三帖之得示帖》传本墨迹十三帖王羲之“丧乱三帖”帖有“延历敕定”朱文印延历为日本桓武天王年号(公元782——805年),相当于中国唐代德宗朝此三帖实为唐模本可见当时模写后不久即流入日本注:此卷现已被改为轴装),2006年3月于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上展出王羲之“丧乱三帖”:“丧乱帖”、“二谢帖”和“得示帖”,合裱于一卷,《丧乱帖》八行、《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纵26.2厘米、横58.4厘米,行草书,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丧乱三帖”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笔法变化莫测,笔走龙蛇唐太宗云“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反直,”在此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日本学者内藤乾吉称:此帖用纸类似白麻纸,纵向有条纹,系用双钩填墨法所摹在第一行末'之极'右侧,有'僧权'二字左半部分押署《二谢帖》的第二行末,'再行'右侧,有一'珍'小字押署'珍'即梁朝鉴赏家姚怀珍此帖右端纸缝处,铃有'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铃印的形式与《孔侍中帖》同,中间一玺中正,上下二玺右斜,显示曾为日本桓武天皇内府所藏日本《支那墨宝集》载:'此幅久藏御府,后西院天皇崩后,购于尧恕亲王。

      亲王为妙法院教皇,经该院保存至今,后献为帝室宝藏'此帖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杨守敬首先摹勒于他的《邻苏园帖》,墨迹印刷品的传入,则在一九三四年以后此帖提及的'先墓'及其'修复'事,今人王玉池推定先墓在洛阳,其修复之事,在永和七八年,也不排除在永和十二年桓温收复洛阳时韩玉涛认为先墓在琅邪,修复之事,在永和十二年八月刘涛根据此帖书风与《十七帖》距离较大,认为可能是王羲之五十岁(永和八年)左右所写此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 韩玉涛《王羲之〈丧乱帖〉考评》一文,说此帖不可及处有四:第一,这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杂文;第二,此帖字势雄强,是右军真面目,是真正的右军风骨;第三,《丧乱帖》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第四,此帖表现了由行入草的完整的过程因此,《丧乱帖》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远胜《神龙兰亭》当代书法大家崔学路先生评《二谢帖》曰:“二谢书先正即行,终为大草,亦庄亦谐,亦方亦圆,亦轻亦重,全由心出,一任自在,当为右军晚年书,真大化境地耳。

      《得示帖》4行,32字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王羲之顿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