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消渴安汤治疗消渴病气阴两虚夹瘀证30例临床观察.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426108
  • 上传时间:2017-07-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消渴安汤治疗消渴病气阴两虚夹瘀证 30 例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消渴安汤治疗消渴病的疗效方法:60 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治疗组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为治疗方法,药用消渴安汤,对照组口服消渴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7%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消渴. 中医药疗法;气阴两虚夹瘀;@消渴安汤.治疗应用消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阴虚火旺,既可伤阴,又可耗气,最终导致气阴两虚,气阴两虚是消渴病病机的重要阶段气虚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血瘀;阴虚燥热,津亏血少,不能载血循经畅行,也可导致血瘀,故气阴两虚、络脉瘀结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针对消渴病临床常见的气阴两虚夹瘀证,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为法,运用消渴安汤为主进行临床治疗,并配合其它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共 60 例,来源于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男 20 例,女 10 例,年龄230~65 岁,病程半年~15 年; 对照组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33~65 岁;病程 1~18 年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

      诊断标准: 均符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 5 月1 日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本) 》 ,及 1999 年WHO 专家咨询报告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本) 》为参考标准,并结合全国第四届消渴病专业委员会议制定的标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夹瘀主证:①口渴多饮,②多食易饥,③溲赤便秘,④五心烦热,⑤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数或细数次证:①倦怠乏力,②自汗,③面色晦暗,④胸中间痛,⑤肢体麻木,③舌暗或有瘀斑具备主证 3 项,次证 2 项(次证中①②中一项,③④⑤⑥中一项) ,即可诊为此病2 治疗方法治疗组: 自观察之日起,采用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选用消渴安汤为主方,随证加减组成:本方由黄芪50g,生地 20g,枸杞子 30g,玉竹 20g,地骨皮 20g,丹参15g,黄连 10g,甘草 5g 组成黄芪、生地为君药,共奏益气养阴之功; 枸杞子、玉竹、地骨皮为臣,滋阴清热;丹参、黄连合用为佐,活血化瘀;甘草为使,调和诸药湿热盛者加苍术、黄柏,热毒盛加马齿觅、白头翁,湿盛者加车前子、茯苓、泽泻,阳虚者加肉桂、小茴香,阴虚者加麦冬、五味子。

      方中药物组成,据现代药理研究3表明,黄芪可降低全血及血浆比黏度,还可减少尿蛋白,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活性,还有利尿及降压作用,抗氧化作用;生地所含多种糖,氨基酸,甘露醇,生物碱等,有扩张肾血管作用,还可降血糖;枸杞子可增强免疫功能,并具有降糖、降脂、保肝作用,能显著阻止血清胆固醇增高,并有抗衰老作用;玉竹有强心、降血糖、抗动脉硬化作用;地骨皮可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丹参降而行血,善入血分而通血脉我们临床上常用之降血糖,对于血糖非常高,而注射胰岛素也不能控制其血糖,常可提高其疗效,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作用;黄连可降压,降血糖及抗氧化,降血脂;甘草有降脂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有解热作用服药期间按照导师南征教授制定的“服药期间的糖尿病饮食及运动疗法” ,控制饮食及进行运动饮食禁忌:面、咸、甜、粥、水果、西红柿、土豆、地瓜、玉米面、粉条、海鲜、内脏、脑、肥肉、牛奶、鸡蛋、花生米、瓜子合理饮食食谱:主食: 米饭为主蔬菜:苦瓜、角瓜、黄瓜、豆芽、白菜、菠菜、芹菜、苦心菜、蘑菇、茄子、韭菜、木耳、油菜、山野菜、沙参、桔梗运动:早餐 20min 后运动 20min,午餐 20min后运动 30min,晚餐 20min 后运动 40min。

      备注:①每日 90min运动量以散步为主,劳累即刻休息,运动时间上不能超过 5min②尿检中含蛋白者不吃豆制品,不运动,尽量卧床休息③晚饭后 4h睡觉④服药期间不吃萝卜对照组: 口服消渴丸(广州中药一厂生产) , (成分: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服药方法:每4日 5 粒,每日 2 次1 个月为 1 个疗程3 疗效标准与结果3.1 疗效标准 西医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消渴病(糖尿病)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 ,餐后 2h 血糖<8.3mmol.L(150mg.dl) ,24h尿糖定量<10.0g,或血糖、24h 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 降 30%以上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150mg.dl) ,餐后 2h 血糖<10.0mmol.L(180mg.dl) ,24h 时尿糖定量 <25.0g,或血糖、24h 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 10%以上无效 :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血糖、尿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总积分下降≥70%。

      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证候总积分下降≥30%无效: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证候总积分下降<30%注:① 单一症状统计亦可采用此法判定疗效②主症 、 、+ 、-分值分别为 6、4 、2、0 ,次症、 、+、- 分值分别为 3、2、1、03.2 治疗结果 见表 1、表 2 表 1 两组病人中5医症候疗效比较表 2 两组病人糖代谢情况比较 两组相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 4 讨论近年来,国内外在糖尿病研究方面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中医药对于消渴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防治,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改善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消渴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阴虚火旺,既可伤阴,又可耗气,最终导致气阴两虚,气阴两虚是消渴病病机的重要阶段气虚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血瘀;阴虚燥热,津亏血少,不能载血循经畅行,也可导致血瘀,故气阴两虚、络脉瘀结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南征教授主张应根据其病位,基本病理变化而立法组方,从散膏入手,注重培补先后天,以滋阴清热为主,而将益气、养阴、活血、生津、温阳灵活贯穿始终。

      并特别强调:滋阴重在滋肾之阴,以固本,益气重在补脾胃之气,顾护散膏以利散精,从整体上调节气血阴阳的平衡因此临床常采用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选用消渴安汤为主方,随证加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