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卷 附解析.doc
4页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 )起施行A.1994年1月1日B.1994年9月10日C.1993年11月1日D.1995年1月1日2、初中生林某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时不慎摔伤经认定,学校有一定过错,对于这起事故,学校应当( )A.对林某补偿经济损失B.对林某补偿精神损失C.对林某依法赔偿损失D.与林某平均分担损失3、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A.升堂入室 B.教学相长 C.诲人不倦 D.有教无类 4、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锱”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锱”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
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C.启发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5、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B.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决定论人发展的最终结果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A.县级B.市级C.省级D.中央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 A.业务水平 B.工作态度 C.工作成绩 D.工作年限 8、“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之所以优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桂林属于岩溶地貌B.桂林属于高山地形C.桂林的年降雨量特别大D.桂林的植物种类丰富9、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10、某初级中学在初一的六个班级中设了一个重点班该校的做法( )A. 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 正确,有利于提高升学率 C. 不正确,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D. 不正确,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设立重点班11、下列作品中反映了反战主题的是( )A.《竞选州长》 B.《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C,《老人与海》 D.《永别了,武器》12、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使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C.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D.二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13、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14、“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句话出自(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15、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 )审定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16、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17、某试题得分分布如下表所示,该试题得分的众数是( )A.1B.2C.3D.418、中学生程某经常违反班规,班主任张某让其缴纳“违纪金”充作班费班主任张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 B.合法,教师有管理班级的权利C.不合法,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力 D.不合法,学校才有罚款的权力19、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D.对违反校纪校规的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以儆效尤20、新环境道德的核心理念是( )A.保护环境,停止发展B.治理环境,减少污染C.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道德观D.发展为第一要务21、率领蒙古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是( )。
A.伊桑阿B.渥巴锡C.尹湛纳希D.嘎达梅林22、小强的腿有残疾,具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该上初中了,当地普通学校以小强腿 有残疾为由,拒绝其入校学习该做法( )A. 合法,学校有招生自主权B. 合法,学校有办学自主权 C.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提出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起点公平2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选项中,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的学生行为是( )A.上课聊天B.多日旷课C.不交作业D.谈情说爱25、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2015年推出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新版小说的作者是( )A.肖洛霍夫B.瓦西里耶夫C.法捷耶夫D.帕斯捷尔纳克2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A.诺曼底登陆B.斯大林格勒战役C.中途岛海战D.莫斯科保卫战27、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28、教育行政部门转变管理职能的关键,是教育研究、教育决策和( )相结合A.教育实践B.教育过程C.对学校的评价D.对教育的评价29、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下列戏剧作品中不属于他创作的四大悲剧的是( )A.《麦克白》B.《奥赛罗》C.《威尼斯商人》D.《李尔王》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某市教育局收到了一位姓张的家长的申诉信,说他农村读初二的儿子张某多次被校长王某体罚,身体多处受伤,要求追究该校长责任于是教育局派人前往调查,结果实在出人意料该校的校长是一位31岁的年轻人,工作很有干劲,3年前,被镇教办提拔为该校校长,他下决心要整顿学校的组织纪律,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对学校行政人员和老师们说,你们大胆去抓,有哪些学生不听教,你们就交由我处理他的处理办法很简单,先关学生禁闭,然后在禁闭室内训斥学生事情暴露后,本地一些农村干部认为校长做得对,学生不听教就该这样做,并且站出来要为校长担保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运用相关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制订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订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A2、C3、B4、B5、A6、A7、D8、A9、B10、C11、D12、C13、D14、B15、B16、参考答案:C17、B18、C19、D20、C21、B22、C23、A24、B25、答案:B26、B27、C【解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发展的关键时期。
28、A29、C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首先,这位校长下决心要整顿学校的组织纪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学生能在更好的环境里接受教育,其工作积极性和出发点是好的但其举措显然有欠妥之处,不仅有不合教育管理原则的地方,甚至有违纪违法之举,而且其管理思想的粗陋、管理方法的简单,不仅可能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还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其次,对于该校长的在整顿学校组织纪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不合理措施,相关部门应该责令立即停止,并提出相应批评和教育,改正该校长的一些不合理整改方式第三,在学校组织纪律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良好的动机需要用合情合理、合规合法手段、方法,才能取得动机和效果的统一2、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槽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