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河北省劳动关系协调员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docx
33页2023年河北省劳动关系协调员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标准工资是针对()时的月平均标准工作“点数”而言单选题) A. 160 B. 165 C. 167 D. 172 试题答案:C 2、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是由()批准单选题) A.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 劳动社会保障部 C. 各地人大 D. 各地人大常委会 试题答案:A 3、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申请后,对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且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应当在()个工作日内受理单选题) A. 1 B. 2 C. 3 D. 5 试题答案:C 4、下列不符合劳动关系协调人员职业道德的行为是()单选题) A. 不能把当事人当作服务对象 B. 客观公正,不做当事人的“代理人” C. 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随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 D. 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办事不拖延 试题答案:A 5、2010年,国际劳工组织对其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分为()大类单选题) A. 32 B. 33 C. 22 D. 23 试题答案:D 6、劳资沟通中经常采用访谈的方式,下列哪一项对访谈的分类是不正确的()单选题) A. 个别访问与集体访问 B. 直接访问与间接访问 C. 结构式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 D. 主动访问与被动访问 试题答案:D 7、()规定:“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必须包括有关实施安全、卫生法规的措施;纪律规则、惩罚的性质、种类和程序以及雇员行使辩护权的调剂;集体合同要求必须订立的条款。
单选题) A. 《法国劳动法典》 B. 《日本劳动标准法》 C. 《韩国劳动标准法》 D. 《日本劳动基准法》 试题答案:A 8、关键岗位界定法中,下列()属于定性评估单选题) A. 岗位参照法 B. 评分法 C. 因素比较法 D. 分类法 试题答案:D 9、()是关于劳资协商的正确表述单选题) A. 劳资协商就是集体协商 B. 劳资协商区别于集体协商 C. 劳资协商的目的是达成集体合同 D. 劳资协商是行使双方共决权的决策方式 试题答案:B 10、因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依法向()申请处理单选题) A.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 人民法院 D.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试题答案:B 11、()的订立是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行为(单选题) A. 劳动规章制度 B. 劳动合同 C. 劳动标准 D. 集体合同 试题答案:B 12、某公司WZ,由于经营不善,依破产法进入重整期间,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员,老李和老周均在被裁之列,老李为WZ公司的司机,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1800元,而老周为BZ公司的总工程师,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8200元,当地2007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为2200元。
老周和老李均在WZ公司工作了20年,现二人均因经济性裁员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老周应该从公司获得经济补偿金多少元,()(单选题) A. 36000 B. 44000 C. 79200 D. 98400 E. 164000 试题答案:C 13、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自行达成()协议单选题) A. 管理 B. 信访 C. 和解 D. 调解 试题答案:C 14、上班的路上,你碰到一个生病老人时()单选题) A. 加快脚步走开 B. 赶紧上前帮助 C. 当作事情没发生 D. 没什么感觉 试题答案:B 15、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设计中应该兼具(),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应当遵循()(单选题) A. 合法性、强制性、真实性、效能性;合法原则、民主原则、公正原则 B. 合法性、民主性、真实性、功利性;合法原则、合情原则、合理原则 C. 合法性、民主性、真实性、效能性;合法原则、民主原则、公正原则 D. 合法性、强制性、真实性、效能性;合法原则、合情原则、合理原则 试题答案:C 16、一般在谈判开始阶段,往往要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当然与此同时也必须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底线,以此形成一个()(单选题) A. 谈判跨度 B. 谈判空间 C. 谈判目标 D. 谈判方式 试题答案:B 17、小型企业的职工代表可占职工总数的()。
单选题) A. 3-5% B. 5-10% C. 15-20% D. 10-20% 试题答案:D 18、晚婚年龄是男()周岁,女()周岁单选题) A. 23;21 B. 24;22 C. 25;23 D. 26;24 试题答案:C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集体合同履行应当遵循的原则()(单选题) A. 全面履行原则 B. 协作履行原则 C. 实际履行原则 D. 实践履行原则 试题答案:D 20、参与企业集体协商的职工代表应通过()方式产生单选题) A. 劳动行政部门指定 B. 基层党组织委派 C. 上级工会委派 D. 本单位工会选派或职工民主推举 试题答案:D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员工申诉的内容()(单选题) A. 员工对于用人单位民主管理的异议 B. 员工对于开除的异议 C. 要求离职 D. 员工对于经济补偿金的异议 试题答案:C 22、劳动法的任务侧重于()单选题) A.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B.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C. 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 D.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试题答案:A 23、怀孕员工能特殊吗, 小霞与北京某化工销售集团公司于2007年3月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在小霞入职后的一周里对其进行了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岗位培训,经过培训学习小霞通过了相关的考试,并在员工手册上签字确认。
2007年11月,小霞发现自己以怀孕三个月,由于身体问题,小霞时常感觉不适,在一个月内,连续请病假超过10日(该病假均得到部门领导同意),由于请假天数过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员工手册第八章第三条:“病假超过10日的,公司有权根据情况调整其工作岗位”之规定,对小霞做出了调整其工作岗位的决定,小霞收到调岗通知书后,不接受调岗通知,并与领导沟通,在与领导沟通未果的情况下,小霞一气之下,连续请假10天(口头请假无任何书面手续) 2008年2月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员工手册第十二章第九条:“员工无故旷工3天,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不给经济补偿之规定,对小霞做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不给与经济补偿的决定小霞收到决定书后不服,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解除决定书,恢复劳动合同关系,并按正常工作时的工资计发其休假工资按照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什么条件下可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单选题) A. 职工经常旷工没有正当理由 B. 经批评教育无效 C. 达到规定的旷工天数 D.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试题答案:D 24、()是以劳动合同的附件形式,作为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单选题) A. 劳动规章制度 B. 劳资协议 C. 集体合同 D. 劳动标准 试题答案:A 25、企业规章制度的强制性体现在()(单选题) A. 规章制度依法制定 B. 规章制度无需员工同意 C. 企业有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D. 规章制度必须公示 试题答案:C 26、罢免职工董事,须由()以上全体职工或者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大会代表联名提出罢免案,罢免案应当写明罢免理由。
单选题) A. 1/10 B. 1/5 C. 1/3 D. 一半 试题答案:A 27、以下不属于劳动合同履行时,应遵循的原则()单选题) A. 亲自履行原则 B. 全面履行原则 C. 部分履行原则 D. 协作履行原则 试题答案:C 28、依据《劳动合同法》,制定规章制度需要遵循的程序()(单选题) A. 提出方案-平等协商-确认方案-公示 B. 讨论-提出方案-确认方案-公示 C. 讨论-提出方案-平等协商-确认方案 D. 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平等协商-确认方案-公示 试题答案:D 29、在企业依据劳动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惩戒的过程中,()是指对于同样程度的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行为,应给予同种类,同程度的惩戒处分:(单选题) A. 平等待遇原则 B. 必要性原则 C. 最后手段性原则 D. 有效性原则 试题答案:A 30、以下关于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口头劳动合同即可 B. 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随意约定试用期 C. 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培训、保守秘密等事项 D. 只要劳动者无过错,用人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权解除劳动合同 试题答案:C 31、下列属于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是()。
单选题) A.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B. 第一次劳动合同期限为五年,且合同期限已满的 C.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五年的 D. 劳动者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试题答案:A 32、()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单选题) A. 劳动合同 B.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C. 劳务派遣 D. 外包 试题答案:C 33、劳动标准散见于不同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和合同文本中,其中效力等级最高的是()(单选题) A. 集体合同 B. 劳动规章制度 C. 员工手册 D. 劳动合同 试题答案:A 34、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应自组成仲裁之日起45日之内结束,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日:(单选题) A. 五日 B. 十日 C. 十五日 D. 二十日 试题答案:C 35、集体协商会议由()主持单选题) A. 工会首席代表 B. 企业首席代表 C. 双方首席代表抽签 D. 双方首席代表轮流 试题答案:D 36、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劳动法律事实是()单选题) A. 合法行为 B.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C. 合法行为和事件 D. 事件 试题答案:C 37、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劳动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