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铵工段岗位操作标准(终).doc
8页1硫铵工段工艺技术操作标准硫铵工段工艺技术操作标准1 1 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简述:由脱硫工段来的煤气经预热器预热至 60-70℃后进入饱和器,煤气在饱和器上段分两股进入两侧环行喷洒室,经母液循环泵循环逆向喷洒,其中氨被母液中的硫酸吸收;从环行喷洒室出来的煤气合成一股进入饱和器后室,经小母液循环泵进一步喷洒、吸收煤气中的氨后,沿切线方向进入饱和器中的除酸器,以分离煤气中所夹带的酸雾,从除酸器出来的煤气送至粗苯工段终冷塔;饱和器下段上部的母液经母液循环泵连续抽出送至上部环行喷淋室喷洒;吸收了氨的循环母液由中心降酸管流至饱和器下段的底部,在此晶核通过介质向上运动,使晶体长大,并引起颗粒分级,当饱和器下段槽内达到一定晶比时,用结晶泵将其底部的浆液送至母液结晶槽;饱和器满流口溢出来的母液,经水封管满流至满流槽,再用小母液循环泵送入到饱和器的后室喷淋;母液贮槽除饱和器定期加酸操作使用外,还可供饱和器和机组检修时储存母液用;母液结晶槽的浆液排放至离心机;分离出来的硫铵结晶由皮带输送至振动流化床干燥器,用经热风机加热后的空气对其干燥,再经冷风机送入的冷风冷却后进入硫铵贮斗;从硫铵贮斗下来的硫铵晶体经包装后入库;离心机滤出来的母液与母液结晶满流出来的母液一同自流回到饱和器的下段;由振动流化床干燥器排出来的尾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所夹带的硫铵粉尘后,排至大气中;外购来的硫酸通过卸酸槽送至硫酸贮槽再用泵送到硫酸高置槽,然后定量自流至满流槽入口; 本工序产品为硫铵,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为:①母液酸度;②加酸制度;③洗水量;④硫铵颗粒大小(杂质的多少)喷洒的效果;⑤离心机下料的大小;⑥风温及风量;本工序的控制指标为:饱和器后含氨量≤0.05g/m3;主要影响因素有:①进饱和器的煤气含氨;②母液酸度;③母液喷洒量;④煤气量;⑤饱和器处理能力;2本工序所用硫酸浓度≥93%;2 2 主要设备概况:主要设备概况:2.1 煤气预热器 2 台 DN=1700,H=6392;2.2 饱和器 2 台 DN3800/2800,H=9450;2.3 母液循环泵 2 台 Q=600m3/h,H=30m;附电机 2 台,N=110kW;2.4 结晶槽 2 台 DN=1600,H=3426;2.5 小母液泵 2 台 Q=22m3/h,H=33m;附电机 2 台,N=7.5kW;2.6 结晶泵 2 台 Q=22m3/h,H=33m;附电机 2 台,N=7.5kW;2.7 低位槽液下泵 1 台 Q=15m3/h,附电机 1 台,N=4kW;2.8 硫酸贮槽 2 台 DN=4600,H=5905,VN=90m32.9 硫酸高位槽 1 台 φ2000,L=5104,VN=14.9m32.10 硫酸泵 2 台,Q=28m3/h,H=30m;2.11 满流槽 2 台,DN=1600,H=4208;2.12 卸酸槽 1 台,φ1600,H=5266,VN=10m3;2.13 母液贮槽 2 台,DN=4000,H=2795,VN=27.6m3;2.14 低位槽 1 台,φ1400,L=4579;2.15 自吸泵 1 台,Q=25 m3/h,H=20m; 2.16 低位槽 1 台,φ1400,L=4579,VN=6.6m3;2.17 水封槽 1 台,DN=500,H=3170;2.18 耐酸水封槽 1 台,φ500,H=3165,VN=0.59m3;2.19 离心机 2 台,Q=3~3.5t/h,附主电机 2 台, N=15kW,油泵电机 2台 N=7.5kW;2.20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 1 台, Q=2.5t/h; 2.21 热风器 1 台,F=188.1㎡;2.22 湿式除尘器 1 台,3000×800×1000,VN=2.68m3;2.23 送风机 Q=7728m3/h,H=318.7mmH2O;2.24 卸酸槽液下泵 1 台,Q=15m3/h,H=21m,附电机 1 台,N=4kW;2.25 脱水器 2 台,Φ500,H=1285,VN=0.1m3 ;2.26 冷风机 1,Q=2664,H=158mmH2O;32.27 排风机 1,Q=9639 m3/h,H=380mmH2O,电机 N=19.5kW; 2.28 旋风除尘器 1 台,Φ1100,H=4700 ; 2.29 硫铵贮斗 1 台, Φ1400,H=3714; 2.30 螺旋输送机 1 台,Φ300,L=5420,附电机 N=2.2KW;3 3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3.1 饱和器3.1.1 器后煤气含氨≤0.05g/Nm3;3.1.2 饱和器内母液酸度:3.5-4%;3.1.3 每 12 小时进行的一次加酸,酸度 3.5-4%,每 72 小时进行中加酸一次酸度 8-10%;3.1.4 母液比重 1.26-1.283.1.5 饱和器工作阻力≤2000Pa;3.1.6 预热器后煤气温度:55-60℃;3.1.7 母液结晶比开工:30%:结晶比小于 10%停车;3.2 离心机3.2.1 离心机油温≤40℃3.2.2 电机温升和轴及轴承温度≤60℃3.2.3 离心机转速≤800r/min3.2.4 确保硫铵游离酸≤0.2%3.2.5 硫铵洗水量为硫铵产量的 10-12%,洗水温度 70℃3.3 干燥机3.3.1 入流化床热风温 110-130℃3.3.2 入热风机蒸汽压力≤0.6Mpa3.3.3 引风机负压:10-20Pa;3.4 包装称量误差范围 0.25kg;4 4 技术操作标准技术操作标准4.14.1 饱和器正常操作:饱和器正常操作:4.1.1 饱和器采用连续加酸制度,每小时化验一次,循环母液的酸度并作好记录,根据分析结果调节加酸量控制酸度 3.5-4%;44.1.2 根据母液温度及时调节煤气预热;4.1.3 喷洒泵、循环泵、结晶泵必须连续运转,如有故障及时抢修;4.1.4 饱和器液满流口必须正常满流,满流槽液位保持在 2/3 以上;4.1.5 正常生产每 12 小时必须放结晶室焦油一次;4.1.6 当母液结晶比达 30%时开泵提取结晶,当结晶比减少至 10%时停车;4.1.7 中加酸及配母液操作:饱和器每运行 72 小时进行一次中加酸,操作中加酸酸度为 8-10%,加完酸 30 分钟开始配母液,配母液时先用清水洗净饱和器各部位,每 10 分钟测一次酸度,保持酸度不低于 4%;4.1.8 交班时母液比重≥1.27;4.1.9 每班开车前必须反冲结晶室 15 分钟;4.1.10 饱和器工根据职责范围和操作指标进行操作、检查设备状况、酸度、晶比、比重、温度、压力、阻力认真作好记录;4.24.2 饱和器开工:饱和器开工:4.2.1 开工前检查饱和器及所属设备是否具各开工条件,设备内部杂物是否清理干净;4.2.2 配备酸度 10-15%母液具备开工数量;4.2.3 开泵往饱和器内喷洒母液至满流槽水封满流为止;4.2.4 与鼓风机房取得联系,注意机后压力变化;4.2.5 将饱和器出口放散管打开,通入蒸汽将空气赶出,待放散大量冒汽后,关闭蒸汽;稍开煤气入口阀门,放散管大量冒煤气后几分钟,检测煤气含氧量合格后关饱和器顶部放散管;4.2.6 全开饱和器出入口阀门,缓慢关闭其煤气交通阀,并密切注意煤气压力及饱和器阻力;4.2.7 满流槽见液面达到要求时开启循环泵、结晶泵,同时开启小母液循环泵及时向饱和器内补充母液,保证满流槽正常满流;4.2.8 开工正常后检查调整按正常操作;4.34.3 饱和器停工:饱和器停工:4.3.1 停工前与鼓风机、粗苯取得联系,注意机后压力变化,并打开洗5苯塔煤气交通阀;4.3.2 开启饱和器煤气交通阀,慢关饱和器煤气入口阀(不关严) ;4.3.3 停止小母液泵循环泵、最后停结晶泵等,以防抽空饱和器内母液;4.3.4 若结晶泵抽不上母液,可以稍开煤气入口阀,以增加压力,抽上母液即可关闭;4.3.5 分别放空饱和器,循环泵和小母液循环泵、结晶泵内及其进出口管内母液;4.3.6 关严饱和器进、出口阀门,全开其顶部放散管,通过蒸汽清扫放散 10 分钟后检测煤气含氧量直至合格为止;4.44.4 倒换饱和器的操作:倒换饱和器的操作:4.4.1 检查饱和器煤气预热器及其附属设备管通是否泄漏及堵塞现象,若有及时处理;检查阀门是否灵活;4.4.2 如饱和器进出口有盲板,饱和器通入蒸汽后保持正压再拆除;4.4.3 将原使用的饱和器内结晶清理干净,提高酸度 15-20%;4.4.4 与鼓风取得联系,注意机后压力变化;4.4.5 改好小母液泵的出口,开泵送母液至满流槽水封满流为止,打开饱和器放散管;4.4.6 用蒸汽吹扫饱和器放散几分钟后,开其煤气入口阀,关闭蒸汽阀门,放散煤气检测煤气含氧量合格后,关闭放散管,打开饱和器出口煤气阀门;4.4.7 停止原运转的喷洒泵、循环泵、结晶泵,开启与饱和器配套的循环泵、结晶泵,此时注意补充母液;4.4.8 慢关原饱和器的煤气进出口阀门,随时观察系统的阻力变化;4.4.9 将饱和器各泵及其进口管母液放空,饱和器用蒸汽保压,检修时堵上盲板;4.4.10 关好酸管和水封满流管,认真检查现用饱和器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并及时调节;4.54.5 饱和器的特殊操作:饱和器的特殊操作:64.5.1 饱和器阻力突然增加时及时与鼓风机取得联系,如满流口堵塞及时加酸处理,若影响风机正常运行则可打开饱和器的煤气交通管;4.5.2 饱和器内液面下降,煤气从满流槽窜出,应及时向饱和器内加酸补水或从母液储槽内抽液补充,或打开煤气交通阀关闭,关闭煤气进出口阀;4.5.3 突然停电时,及时关闭各泵出入口阀门,并查明原因;来电时,适当提高酸度,如停电时间过长,可请示车间领导打开煤气交通阀或按正常停产处理;4.5.4 若母液产生大量泡沫,应及时加入适量的废机油,直至缓和为止;4.5.5 发现母液中结晶颗粒小不宜分离,结晶母液比重达到 1.36,为防止设备堵塞,请示大班长加水,适当回流和保持酸度,达到破粘增长颗粒的目的;4.5.6 饱和器发现异常变化,在杂音出现应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汇报和处理;4.64.6 母液循环泵(小母液泵、结晶泵)的操作:母液循环泵(小母液泵、结晶泵)的操作:4.5.1.每小时检查泵、电器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有无振动杂音,轴承是否缺油;4.6.2 检查电机电流是否在额定范围内,电流有无大的波动,泵上料是否正常、稳定,冷却水是否正常;4.6.3 开泵操作4.6.3.1 检查泵、电机设备是否正常,轴承是否缺油,盘车是否轻快;4.6.3.2 检查管道阀、门的状况是否泄漏或堵塞;4.6.3.3 各项无问题时打开出口阀门,启动电源,打开入口阀门;4.6.4.4 开启后检查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并注意有无振动和杂音,冷却水是否良好;4.6.3.5 调节泵的进出口阀门,使流量、压力至稳定值;4.6.4 停泵操作4.6.4.1 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切断电源,再关出口阀门;74.6.4.2 停泵后放空泵内及进出口管内母液,以防堵塞;4.6.4.3 检修时拉保险,以防意外;4.74.7 离心机的开机:离心机的开机:4.7.1 听到饱和器工开工通知后,作好开工准备;4.7.2 检查机器油箱、油位,开冷却水、手动盘车转动离心机转鼓,看是否有磨擦现象;4.7.3 下料前 30 分钟,通知干燥机工准备开机;4.7.4 将调速器保持往复次数 28 次/分;4.7.5 机械设备检查正常后,开动油泵;4.7.6 开动离心机,但不能一次启动,应 2 次、3 次的克服惯性而旋转,同时检查离心机油泵及马达、电流是否正常,离心机是否有磨擦;4.7.7 离心机加料应均匀,加料量在其负荷之内;4.7.8 离心机运转后,用清水清洗转鼓;4.7.9 打开下料阀门,调至正常下料,调节洗涤水温度和用量,使产品质量合格;4.7.10 随时注意油温、油压、推料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车;4.84.8 离心机的停车:离心机的停车:4.8.1 离心机根据职责范围和操作指标进行正常操作,并及时进行检查调整;4.8.2 停离心机,清除转鼓内所存结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