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案.doc
22页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页例1以及相关的练习学习目标: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学习重难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习过程(一)旧知回顾①6×17= ②60×17= ③4.2+4.2+4.2+4.2=学生自主完成以上几题并引导学生简单交流:比较第①与第②算式与积的变化;第③题(转化算法)并引入课题二)目标解读(自主选择方法)(三)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教材第2页例1的内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合作学习(1)用加法算怎么算2)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3)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是什么?(4)两个竖式中的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又有怎样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总结为一个什么规律?3.交流展示4.归纳整理,总结提升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求出乘积,再看因数中的小数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四)巩固新知1.基础达标(1)9×1.8= 3.2×3= 0.5×6= 2.1×4=(2)2.1+2.1+2.1+2.1+2.1+2.1=( )×( )(3)0.5×3=( )+( )+( )(4)把0.8×6可以看作是8×6,计算后把所得的积缩小到原来的( )。
2.能力提升(判断正误)(1)把6.3×3的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就与0.63×30的积相等 )(2)如果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不变 )(3)4.5×4积有一位小数 )3.考题链接1.9×8 1.5×5 1.7×9(五)目标回头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作业布置 P4页练习一1—4题第二课时:小数乘整数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一5—11题学习目标: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习过程:(一)旧知回顾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4×5= 0.24×5= 2.4×5= 2.4×0.5=(二)目标解读(三)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教材第3页例2的内容,并把关键地方勾画出来和同学一起交流2.合作学习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怎样确定(小数乘整数)积的小数点的位置?3.交流展示4.归纳整理,总结提升(小组展开讨论)小数乘法中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我们可以从乘积右边向左边数出相应的位数再点上小数点。
四)巩固新知: 1.基础达标3.6+3.6+3.6+3.6+3.6用加法的简便算法表示是( )×( )表示求( )是多少,求积时可看成( )×( ),先得出积( ),再从右边起点出( )位小数,得( )2.能力提升(竖式计算)3.4×16= 7.2×30= 0.25×40= 4.5×21=3.考题链接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0.12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五)目标回头看(六)作业布置 练习一5—11题(第5、7题完成在书本上)第三课时: 小数乘小数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6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1—3题 学习目标: 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学习重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学习过程:(一)旧知回顾1. 根据25×5=125快速写出下面各题的积2.5×5= 0.25×5= 0.025×5= 2.列式计算4.96×17 3.125×18 0.306×15(一)目标解读 (三)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教材第6页例1的内容,并把关键地方勾画出来。
2.合作学习(1)计算时,你把因数3.1看做多少?把1.2看做?这样就变成了( )×( );但第一个因数扩大了( )倍,第二个因数扩大了( )倍,积就扩大了( )倍;要使积不变,应该缩小( )倍,最终积是( )2)竖式交流: 3.1 扩大到它的( )倍 31 →× 1.2 扩大到它的( )倍 × 12 62 62 31 ← 21 3.72 缩小到它的 372(3)再观察:第一个因数有( )位小数,第二个因数有( )位小数,两个因数一共有( )位小数于是我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 )位,积是( )3.交流展示4.自主完成第7页例2,着重交流: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该怎么办?5.归纳整理,总结提升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如果末尾有“0”时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化为最简小数四)巩固新知 1.基础达标①“3.72×0.23”的积有( )位小数②口算0.7×0.8= 2.5×0.4= 2.3×0.3=0.05×2= 1.7×0.5= 1.25×0.8= ③用竖式计算 4.8×0.25 0.32×0.8 9.8×0.52.能力提升根据第一列的积,很快地写出后面每列中两个数的积因数75757507.50.75757.57.5因数242402424242.40.242.4 积18003.考题链接学校要给一张长25分米,宽1.4米的长方形会议室桌铺上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五)目标回头看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达到了预定的哪些目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全班同学一起帮你解决 (六)作业布置:练习二1—3题 第四课时: 小数乘小数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7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的4—6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乘法的理解2.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学习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的处理学习过程:(一)旧知回顾1.口算1.4×0.2= 3.1×0.3= 0.6×4.5=2.用竖式计算想:积的小数点该怎样确定位置? 2.8×5= 0.28×0.5= 0.28×0.05=(二)目标解读 (三)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7页例3的内容,并把关键地方勾画出来2.合作学习(1)第一个因数有( )位小数,第二个因数有( )位小数,那么积就应该有( )位小数2)积的位数够吗?小数点的位置该怎么确定?3交流展示4.尝试应用:完成例3下试一试及课堂活动第2题 0.17×0.02 0.43×0.12 0.05×0.25 0.37×0.28(1)独立完成2)分组讨论并发现: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他们的积就( )另一个因数;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他们的积就( )另一个因数 5.归纳整理,总结提升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当积的位数不够时有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积的规律: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他们的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他们的积就大于另一个因数。
四)巩固新知: 1.基础达标(1)计算 0.32×0.26 321×0.14 9.2-3.75(2)在○里填“>”“<”或“=” 3.27×1.5○3.27 0.9×398○398 47.8×0.89○4.78×8.9 2.能力提升:(1)竖式计算0.35×0.06 2.03×0.02 41.5×4.6(2)根据45×43=1935,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例:193.5=4.5×43=45×4.3 19.35=( )×( )=( )×( ) 1.935=( )×( )=( )×( )3.考题链接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4.5米,宽是0.2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五)目标回头看1、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按( )的计算方法2、再看因数一共有( )小数,就从积的( )起数出( )位,点上( )3、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 )补位,再点上( )六)作业布置:练习二的4—6题。
第五课时:小数乘小数的估算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8页例4、例5学习目标: 1.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估算 2.掌握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学习重点:小数乘小数的简算方法学习难点:小数乘小数的简算重点学习过程:(一)旧知回顾 0.27×0.5 25.8× 1.49 3.09×0.7 (二)目标解读 (三)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教材第8页例4、例5的内容,把自学的知识点整理出来2.合作学习 (1)怎样估算小数乘法,估算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 (2)小数连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交流展示小组代表交流展示合作学习内容4.归纳整理,总结提升 估算小数乘法,就是先把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然后进行计算小数连乘运算的计算方法与整数连乘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四)巩固新知: 1.基础达标(1)估算4.82×0.39 6.95×3.2 0.89×4.02 3.96×2.10.89×0.32 0.42×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