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孝顺美德世代相传.pdf
3页让孝顺美德世代相传中国有句名言说的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道尽了生我养我者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怎样的辛劳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或者听说过这么一个感人泪下的故事39岁的姚厚芝,重庆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人,有一个14 岁的儿子和 9岁的女儿,丈夫长期在外打工2006年,她在山东潍坊打工时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面对高达16万元的手术费,她最终放弃了治疗得病后干不了重活的姚厚芝偶然得知巨幅十字绣可以卖出好价钱,于是,她买来一幅长 6.5 米、宽 0.8 米的共需 127 万针才能刺制而成 的《清明上河图》,从此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 17 个小时这样一幅《清明上河图》 ,就算一个熟练的刺绣工,每天绣 8 个小时,整幅刺绣完成也需要5 年的时间,然而姚厚芝说“想着为孩子留点学费,一定得坚持下去 ”2012 年 7 月,耗时 3 年零 5个月的《清明上河图》巨幅刺绣终于完成,比工期整整提前一年半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 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 米、 宽 0.85 米的 《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之前由于一天要刺绣十多小时, 每天又未停过,乳腺疼、眼睛疼、颈椎疼都让她的身体日渐衰弱。
如今,丈夫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她说,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 6 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 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 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姚厚芝因此当选了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对她的颁奖词是——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面对这深沉的母爱, 我们只能感叹: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对我们的爱真的是比山高、比海深所以我们千万要记住:千万经典,孝义为先不要嫌弃我们父母啰嗦、不要嫌弃父母对我们管这管那更不要因为父母对我们啰嗦和管这管那做出不可饶恕的事情2013 年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一个同龄人,15 岁的少年小何, 网络游戏正玩到兴起时, 母亲上前劝说,自小受宠的他便与母亲发生争执,一怒之下,随手操刀将母亲捅死案发后,正在上初三的小何洗了澡换了衣服,随后便到网吧上网,生活如常,直到父亲致电询问母亲的状况后,感到害怕的他才于9 月12 日下午 4 时左右到横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自首。
更让人悲叹和无语的是在交代杀母的过程中, 小何竟然是那么平静, 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让我们赶紧从控、 电脑控中走出来, 好好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不要埋怨父母为什么不是富一代,怨天尤人,不要把父母对我们深切的关爱认为是理所当然冷漠了我们的良知,我们应该向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孟佩杰学习,从她的先进事例中吸取更多的正能量孟佩杰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 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 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 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 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 ,, 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
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 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孟佩杰用她的实际行动弘扬了对父母——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的传统美德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好好珍惜与父母的情分,不要再让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 在学校要努力做一名让学校放心,家长安心的合格中职生要学会感恩,学会报恩,在家里要好好珍惜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天,有事情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承担自己作为儿女应当承当的责任,让父母因为我们的成长展现舒心的笑容 谱写好感恩父母的和谐篇章,让五千年的中华传统孝顺美德在当代再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