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侵略战争之门的明治天皇.doc
2页打开侵略战争之门的明治天皇=“news_bd”> 1889年2月11日,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领衔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问世它以1850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第一章便是《天皇》,占整部宪法篇幅的22% 颁布这部宪法的,就是明治天皇彼时,他年方36岁,登基22年,正站在带领日本从古代走向近代的历史节点上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明确天皇的权力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国家元首、最高统帅权、外交权、大臣任免权和立法权其中最重要的是统帅权:天皇是大日本帝国国家所有权力的源泉,是日本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从此,无论在政治传统、精神伦理上,还是在近代法律上,天皇都成为这个国家最高的、无可怀疑的主宰 率先喝牛奶、吃牛肉 明治天皇出生于1852年9月22日,幼名佑宫1860年,8岁的佑宫被孝明天皇立为皇太子,并取中国儒家经典《孝经》中的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之意,改名为睦仁1866年12月,孝明天皇猝死次年1月9日,睦仁成了日本历史上第122代天皇,他的年号明治取自于中国《周易说卦篇》中的一句话: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当时的日本,国内矛盾激化,又遭到西洋列强叩关入侵,人心惶惶,反对德川幕府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1867年,朝廷迫使幕府大政奉还1868年,以萨摩、长州等藩为代表的西南强藩倒幕派和朝廷联手,利用天皇的权威,宣布王政复古,并在戊辰之战中打败了幕府军德川幕府在历经15代将军265年之后,结束了对日本的实际统治做了600余年傀儡的天皇,再次走上了历史的前台,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 如果说倒幕派与幕府混战时,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既无执政能力,也无施政经验,只能任人摆布的话,那么等到大局已定,这位十六七岁的天皇就表现出惊人的成熟和早慧他宣布实行太政宫制,先从名义上把天皇对朝政的领导固定下来 接下来,为了团结幕府旧部服从新政权,明治天皇没有对幕府旧臣和反对势力进行灭绝性围剿,而是尽量劝其归顺,尽力安抚,使大批反对势力很快转过身来,为他服务在明治天皇的努力下,德川幕府所占据的江户城实现了和平交接,德川家族也没有被斩尽杀绝,而是被移封到江户城西南的静冈地区 新政权建立后,是仍然以千年古都京都为首都,还是迁都到幕府的所在地江户,出现了不同意见为了实现权力的统一,防止幕府再生,明治天皇支持迁都为排除反对派的阻挠,他以外出行幸的名义,两次考察江户,制造舆论1869年,江户顺利成为日本国都,并改名东京。
在稳定了国内局势后,明治天皇通过废藩置县、中央集权等措施,重整国力,发展经济,摆脱了成为西方殖民地的危机,开始寻求富国强兵之路 衔着子弹壳做的烟嘴 随着近代天皇制的建立和巩固,日本军国主义孕育而发轫早在明治初年,日本统治集团就提出大力充实军备,耀国威于海外的方针,随后逐步确立了向中国和朝鲜进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大陆政策的目标,是将朝鲜半岛、中国大陆乃至俄国的西伯利亚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称霸亚洲,最终与欧美列强争夺世界霸权到明治天皇30来岁时,日本已经发展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军事力量,成为远东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1874年入侵中国台湾;1875年制造江华岛事件,入侵朝鲜;1879年吞并中国的附属国琉球 这样的维新结果绝非偶然明治维新的主力是当年支持天皇的武士和被天皇劝说臣服的武士他们尽管在西方大开眼界,开始穿西装、看歌剧、学外语、搞经济,但他们骨子里依然是在皇宫外血拼的武士以杀伐征战、穷兵黩武为无上光荣的武士道精神,依然被他们继承和发扬并且,他们越是发展经济,越能感受到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的束缚武士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当然是殖民掠夺 1894年,明治天皇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朝鲜,挑起甲午战争。
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在战争中失利,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俄国对中国东北地区也抱有野心,因而伙同德国、法国进行干预,明治天皇只好下诏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这在日本引起极大反响,卧薪尝胆式的报仇意识迅速蔓延经过10年的扩军备战,日本终于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获胜,首次击败了一个欧洲强国,成为拥有朝鲜、库页岛(俄罗斯称萨哈林岛)南部及中国台湾的亚洲头号强国,有了和欧美共同瓜分世界的本钱日俄战争结束后,明治天皇成了东亚霸主,实现了千余年前推古女皇采用天皇一词时的梦想——取代中华皇帝的地位这时,他的所作所为与自己名字睦仁的含义已相去甚远 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去世,终年不足60岁明治天皇在打开日本近现代大门的同时,也开启了一个罪恶深重的军国主义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