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同义词互释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896676
  • 上传时间:2018-05-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同义词互释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的使用论同义词互释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的使用陈景洋(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课程与教学论 1098048)摘摘 要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同义词互释教学的分类定义,对外汉对译和汉语同义词互释教学的价值和局限性进行评析,最后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在使用同义词教学方法时所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关键词::同义词 教学方法 外汉对译 汉语同义词第一章第一章同义词教学的含义及分类同义词教学的含义及分类1.11.1同义词的含义同义词的含义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大板块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语音,词汇,语法历来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这三个部分的教学侧重点是不同的,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就词汇教学来说,它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都离不开词汇教学,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在此毋庸赘言就目前有关词汇教学的研究状况来说,有关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已经不一而足其中同义词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简便,易行的方法在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对外汉语教师讲解词汇的过程中有被普遍采用同义词至今还缺少一个严格的科学的定义,它建立在一种普通的语言学认识的基础上,即就同一种语言来说,同义词应该包括意思完全相同的等义词和意思完全相近的近义词。

      采用同义词互释这一概念,主要有几下几个原因:一是关于同义词的定义迄今为止虽有争议亦有共识,所以本文在此只取共识,回避争议;二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重在阐述一种教学方法,把定义的范围定的宽泛一点,模糊一点,更符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而且面对初级班的 留学生,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词汇问题,暂时使用一种通俗意义上的概念已经足够;三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就算“同义词词典”列出的同义词词条也不是无懈可击的,所以在后文所举同义词互释的例子中,特别是留学生所提出来的所谓“同义词问题” ,我们可以在“是不是真正的同义词”这个问题上不必过于计较另外,在同义词互释上,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同义词这个概念的使用范围,即一个词是否可以越过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寻找同义词?这个问题本文也不展开来讨论,只是按照一般的认识,认为不同语言之间也存在同义词1.21.2同义词互释教学的分类:外汉对译和汉语同义词互释同义词互释教学的分类:外汉对译和汉语同义词互释这样,同义词互释在本文中就有了一个简单的分类:外汉同义词互释和汉语同义词互释其中外汉对译主要应用于双语词典,课本,教师的课堂讲解等等这种方法对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们来说即只管又简洁,对会外语的教师们来说也是即方便又省时,因此备受师生们的青睐。

      但是使用这种方法的挑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1)对课本的挑战 “国际班”上课时用一种译本的课本还是让学生各取所需? 一种课本要有集中译本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每种译本的翻译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需求?(2)对工具书——词典的挑战双语词典对每个学习语言的人来说起作用时举足轻重的但是,面对词典时很多的学习者往往会显得一筹莫展一个词语往往会含有多个义项,哪个义项的翻译是最合适的? 词语的意思终于弄明白了,可是使用时却又问题百出 (3)对教师外语水平的挑战一位教师能够精通几门外语?就算全部精通,难道面对“国际班”时还要用没门外语来解说一遍?而汉语同义词互释,主要应用于汉语词典,汉语课本中的词语解释以及对外汉语教师们的课堂讲解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生能够运用老词来解释新词,用新词来联想老词,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其次是教师们可以不借助其他中介语讲解,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汉语环境,在汉语环境中让学生们对新旧词语产生联系和联想,在对比理解中体味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增强了汉语语感, 缺点则是,第一,对于不具备足够词汇量的学生,此法不适用第二,用来解释的词必须是学习者已经熟知,理解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熟练运用的,否则不适用。

      第三,单纯的汉语同义词互释只能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词汇的使用问题第四,使用同义词互释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明白新词的意思,但是如果不指出作为同义词的老词和新词之间的差别,就很容易使学生在理解和使用时产生混淆所以同义词互释的关键是加强同义词的辨析这正如李绍林先生在《谈同义词互释》中所指出的:“在学习新词时,不仅要说“A 就是 B” ,紧跟着还要说“但是 ”这是后面的区分确实不能含糊,需要下点儿真功夫 ”第二章第二章 外汉对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外汉对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12.1 母语和目的语的对译诗第二语言习得的最基本的手段母语和目的语的对译诗第二语言习得的最基本的手段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日渐兴旺,而国内从 80 年代开始,学者们也日渐关注和重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尤其是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学习的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因素的研究不再少数,比如母语正负迁移现象,中介语理论,言语习惯,文化差异等等但是,归根结底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根源在哪里呢?将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习得一个汉语生词的过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那就是(1)查词典,初步了解生词的意思;比如“你叫什么名字”中的“叫” ,按照课文的英语解释是 call;(2)根据词典对译出来的母语中的词语,联想这个词语在母语中的使用,生成相应的词组,句子和对话;会英语的学生在看到“call”这个单词时,脑海中的第一反映是什么呢?——汉语的“打”!(3)用目的语种的生词多方尝试替换,直至替换成功。

      于是学生根据第一反应想到和说出来的句子是“他叫我”对吗?对!但他世纪想说的是什么呢?——“他给我打了 ”如果这时老师把“你叫什么名字?”整句话教给他,他有什么反应呢?“you call what name?”而不是他耳熟能详的”what is your name?” 这对初学者来说,要完全理解并接受是要花一段时间的因为这句话中有不能一一对应的词,无法正常替换由此可见,替换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过程,也是第二语言习得问题最多的过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思维(已经习惯运用母语思维)是先于语言(第二语言)的,寻找目的语与母语的对应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尤其是初学者的强烈愿望,而母语与目的语的对译则是他们习得第二语言的最基本的手段2.22.2 外汉对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的价值和局限性外汉对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的价值和局限性外汉对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的价值表现在外汉对译诗对外汉语零起点和初级班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基础,没有外汉对译,课堂教学将难以进行这里的外汉对译并不是指对外汉语教师课堂上用其他外语讲解,而主要是指课本上解释生词时使用的外汉对译,以及学生在查双解词典时所看到的外汉对译。

      尽管有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使用外汉对译也照样能把课上得有声有色,但是讲解的基础离不开学生看到的课本翻译和词典中的翻译外汉对译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使用中一方面起了桥梁作用,一方面又存在着不少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是课本中的外汉对译应该以何种形式出现最为合理比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汉语教程》入门(2)第 25 课的生词,这些生词是一般教师们认为不需要详细讲解的:冬天 winter days冬 winter季节 seasons季 season暖和 warm and comfortable暖 warm雪 snow下雪 it is snowing根据生词翻译过来的意思,在教师没有讲解的情况下,学生们造出来的句子真是五花八门:“我喜欢冬” , “冬假我去旅游” ,对“冬天”一词的英文解释表示不太理解;“一年有四个季节”说对了,可是说“我喜欢这个季节”时说错了,说成了“我喜欢这个季” 因为根据英文翻译, “季节”是个复数名词,“季”是个单数名词根据英文翻译,认为“暖”表示心里感觉,说“他帮助我,我心里很暖” ,认为“暖和”指天气,所以时值夏天却说“我的房间很暖和”懂英语的老师看了这些句子会说这些是母语迁移现象,不错,这些半通不通的句子都是外汉对译的情况下“译词替换”的产物。

      如果不将这些同义词详加分析和辨析,只说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或者说两个意思差不多,显然不能应付学生们的“活学活用” 或许有人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翻译者翻译得不好,但似乎又不尽然因为我们不可能期望生词表中每个生词对应着一长串的英文解释,那样的视觉压力会让每个学习者都要心生畏惧的尽管传统的课本在列出生词表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自有它的合理性,至少那种形式上的精炼,篇幅上的平衡会让学习者觉得视觉轻松,心理轻松,词典也是如此上所以任何一种语言学习课本在初级阶段要脱离对译都是不可能的,对译虽然有其局限性,或多或少会给语言学习者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留学生们学习语言又不得不依靠它(事实证明,学习第二语言月刀高级阶段,学习者的快乐越容易得自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中找到对应关系) 在汉语学习这个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外汉对译存在负面影响就简单地否定它,抛弃它,而应该通过更加有效的方法弥补它2.32.3 外汉对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外汉对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外汉对译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既然如此之重要,那么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存在于或者说应该适用于那些方面呢?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比如胡明扬先生提出在词汇教学的初级阶段,如果课文中出现的不是有关词语的主要意义,在新词语表中应该补出主要意义,而且应该列在第一位;如果对译方式不能反映不同语言有关词语在语义上的差异,而又不太复杂,可以用夹注方式说明;到中级阶段则应该尽可能增加现代汉语原文词典的释义内容而吴勇毅先生则提出遇到多义项的词,解释时应该注出“这里的意思是” 在课堂教学中外语好的或者教学经验不太丰富的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用到这一方法其实,外汉对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起过渡的作用,它将学习者带入“知”的领域,即首先在较短时间内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通过必要的外语解释,汉语解释达到“解”的目的和“用”的目的所以我们只能期望翻译的水平尽量提高,以减少误解的产生,但是不可能完全寄希望于翻译将所有问题全部解决而且,学习者们由于学习的迫切心理和对汉语的畏惧心理,开始时非常依赖自己的母语或者已经知道的某种中介语而教师们也往往为了图省事,节约时间,课上课下喜欢用学生的母语或者师生双方都能够沟通的某种中介语进行讲解可以说,外汉对译从某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的畏惧心理,营造了一种比较轻松,易于学习的气氛,但是,这种方法倘若长期使用,势必培养出一种双方都互相依赖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从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学习开始时进度很快,但越到后来,进度就会越慢,效果也越不理想,所以课堂上应该尽量控制使用,尽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营造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气氛,减轻学生在汉语听说方面的畏惧心理,使学生能够以比较轻松的方式理解汉语,接受汉语。

      零起点和初级阶段的汉语课本中,生词表,词语注释,语法注释等应该允许使用地道的外汉对译或者外语解释,以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约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语言操练第三章第三章 同义词互释在初级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同义词互释在初级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外汉对译更多的存在于并适用于零起点学生,等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时,汉语同义词互释就应该逐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了它的优点是能够使学生们对新旧词语产生互动联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汉语环境,建立良好的汉语语感,然而,只是词语间的互相解释并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且极容易陷入循环解释的怪圈所以同义词互释最终将走向同义词辨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跟母语为汉语的语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是不同的首先母语为汉语的语文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比较单纯,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却相对复杂,除了汉语同义词辨析外,还要解决由于外汉对译所导致的留学生母语迁移形成的外,汉“真,假”同义词比如“接朋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