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讲辛弃疾与辛派词人.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8642685
  • 上传时间:2018-07-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9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讲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第一节 辛弃疾简介一、辛弃疾的生平: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 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一生可分为四时期: 1、青少年时期(23岁以前,公元1140——1162年) 2、壮年出仕时期(24-42岁,公元1163——1181年) 3、退隐上饶时期(43-64岁,公元1182——1203年) 4、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64-68岁,公元1203——1207年)辛弃疾纪念馆1、爱国词 (1)表现自我经历,抒发爱国情怀 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清平乐 (绕床饥鼠)》二、辛词的思想内容辛弃疾今存词六百余首,数量是两宋词人 之冠有《稼轩词》(《稼轩长短句》)详见 第四 节作 品选 析2)反映社会现实,不满偏安局面 如《永遇乐(千古江山)》《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详见第四 节作品选 析《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 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田园词《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 些平冈细草鸣黃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 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 菜花《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 忽见此二 首入选中学 语文教材如《丑奴儿近》:“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 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 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 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3、山水词如《沁园春·灵山齐菴赋,时筑偃湖未成》详见第四 节作品选 析如《祝英台近》:“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 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 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 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4、爱情词如《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 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 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黃金缕,笑语 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三、辛词的艺术成就。

      1、意象的转换2、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1)用典2)议论3)谐谑4)比兴、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段3、多样的风格(1)豪放风格2)刚柔相济(3)亦庄亦谐参看《中国 文学史》第 三卷p134- 137第二节 词的诗化进程的又一次重要推进探讨性 论题南宋前期,词的诗化进程又有一次重大的 推进,这就是南宋爱国词的出现辛弃疾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一、南宋前期词的创作环境和创作观念 ——词的诗化进程推进之原因:金人进犯,国事危殆,中原沦陷朝廷上 主和派占了优势这种屈辱的国势下,文人中 涌现了高涨的爱国浪潮一些由北宋进入南宋 的词人改变了原来的婉约词风而变得慷慨豪迈 词进一步摆脱了歌辞之词那种娱宾遣兴的品 格,而把词人对国家民族命运关注之情,慷慨 奋激的报国热情抒写出来 1、创作环境:时代剧变推动词风转变2、创作观念:当时词论为正视现实和志在 恢复的精神所贯注 首先体现在对苏轼词评价的提高 胡寅《酒边词序》: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 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 高歌,而远怀浩气,超然尘埃之外,于是《花 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陆游:“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 雨逼人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 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 笔者始知自振。

      叶适《书龙川集后》说到陈亮:“又有长短 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 怀,略已陈矣!’”其次体现为主张以“经济之怀”入词所谓以经济之怀入 词,也就是儒家传统的 “ 诗言志”创作观反映到写 词的用意中第一节 辛词中“大声鞺鞳”的“英雄语”——把屈辱国势下以统一大业为己任的忠义奋发的用世之志写进词里刘克庄:“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 ,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 无辛弃疾对于词的重要推进在于把原来离社会 政治较远的词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积极用世的人生价 值取向在特定国势下的表现反映出来 苏词的思想特征在于抒写在逆境中超然物 外的旷达之情,而辛词最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 抒写在屈辱国势下以统一大业为己任的忠义奋 发的用世之志联系辛弃疾人生 经历与个人气质 来理解思考:与苏词的 思想特征相比较 一、以金戈铁马之声表达坚决抗战的豪情壮志例《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二、以祝寿酬赠之词,表达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例《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三、以评价古人功过表达积极有为的人生价值观 例《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词“英雄语”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二节 辛词中“孤危一身”的怨愤语——更深入更全面更丰满地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辛词把词人一生中最激烈的思想矛盾:“志”与“遇 ”的矛盾表现得丰满深沉。

      三上三下的仕途经历,可见辛弃疾并未真正受重用 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归正人”的处境,曾说:“ 臣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出口,而祸不 旋踵称自己“孤危一身久矣”虽满腹经纶,壮怀激 烈,却一直壮志难酬,抱憾终身辛弃疾把这种人生不平表现在词里,使他的词豪放 中有着沉郁悲凉的怨愤,这既体现他鲜明的个性,也是 南宋爱国志士悲愤难抑的时代心态的反映辛词的怨愤语大致有以下的表现1、登临抒怀,倾诉内心激荡回旋,不被理解的抑郁悲愤例如《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2、忆昔怀今,以往日豪情为映照,表达无处施展的无奈和怨恨例如 《鹧鸪天(壮岁旌旗)》《清平乐(绕床饥鼠)》3、比兴寄托,借此言彼,曲折地流露内心激愤例如 《摸鱼儿(更能消)》四、辛词中的农村词和闲适词——士大夫学识情趣在词中的体现自从苏轼开始写农村词,至辛弃疾则大量 写农村词,而且生活气息很浓 如《清平乐·村居》描写夫妇两位老人及其儿 子的生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乡间夜 行感受到的丰收喜悦 再如《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1、辛词中生趣盎然的农村词二词入选 中学课本 ,背诵并 赏析辛词中有一部分描写隐居生活情趣的闲适词,这类词 也很有特色,展示了词人性格中也有极为放达潇洒的一 面,以及丰富的学识和宽广的联想。

      这类词作也是词的 诗化或士大夫化的一种表现 2、辛词中别开天地的闲适词有的描写自然景物,表达闲适时的平和心如 《水 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有的化用庄子语意,用议论笔法抒写自己的放达情 怀,如《哨遍》二首有的托意爱情,寄托自己自甘寂寞,自求孤洁的情 怀, 如《青玉案·元夕》 有的生发离奇想象,如《木兰花慢》五、辛词的艺术境界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词至轼而又一 变……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辛弃疾词慷慨纵横, 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 剪翠刻红之外,屹然别离一宗,迄今不废辛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世以苏辛并称”从豪放词来讲,苏是开创者,辛是 发展者苏有首创之功,而辛却把豪放词推向高峰然而苏、辛相异之处并不少于其相同之处以下 从两者区别的角度谈谈辛弃疾的艺术成就回顾第 三讲内容与苏轼相比,同样是豪迈气概而境界各异 抚时感事,慷慨纵横,异于东坡之清旷飘逸辛词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意象,又使词的意象 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1、雄豪壮阔的境界参看《中国 文学史》第 三卷p135 试以《破阵子 (醉里挑灯) 》等词为例分 析与苏轼相比,同样是表达自我情志而手法各异, 善用比兴,因情造景,异于东坡之缘事而发。

      辛词风格雄阔之外,还往往以含蓄蕴藉、一波三折 方式表现深沉的忧愤又常因事叙景,甚至因情造景 ,以曲折委婉方式表现其愤郁悲怆之慨2、沉郁内敛的格调夏承焘:“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谭献:“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周济:“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 “苏 之自在处,辛偶能得之,辛之当行处,苏必不能到陈廷焯:“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以《摸鱼 儿(更能 消)》为 例试作分 析与东坡相比,同样是放笔恣肆,而更加不拘一格, 使事用典,散文句法,议论纵横,比东坡更奔放自如吴衡照:“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 《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 》《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并用 ,弥见其笔力之峭3、以文为词的笔法(1)大量的使事用典如《永遇乐(千古江山)》楼敬思:“稼轩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 ,笔力甚峭此词入选中学课本 试分析其用典方 式如《水龙吟(楚天千里)》此词下片连用三 典, 试分析典后含义常常不以词中语句的音节停顿为意义的停顿句读虽断,语气未断使辛词增加了一份力量,词 人内心的沉重,内心的盘旋,内心的郁结都借助这种断 续的语气和这种连贯的文势表现出来 而在另一些风格的词中,辛弃疾又会改变手法,让词 调的一个句子包含几个语言单位的句子。

      2)散文化的句式如:“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若加现代标点则为:“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 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表现一种醉态,醉趣 ,游戏笔墨,风格不同于沉郁如:“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总结:辛弃疾词的四点贡献:(a)抚时感事,直抒情志,进一步丰富了词的 题材内容b)雄豪壮阔,慷慨纵横,继承苏轼豪放词风 ,形成豪放词派c)潜气内转,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两种词 风为一体d)使事用典,以文为词,表现手法更加不拘 一格和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和比他 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词风上都明显受到 辛弃疾的影响,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 的爱国词派,因此,文学史上称之为辛派词人 第三节 辛派词人参看《中国 文学史》第 三卷p137- 141、p155- 156一、陈亮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 ,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有《龙川词》 传世今存70余首他的词多抒写爱国热情,表达政治见解, 而“不作娇语媚语”叶适《书〈龙川集〉后》说陈亮“有长短句 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 略已陈矣。

      ’”参看作品选 P92水调歌头 陈亮“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 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 ,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 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 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和辛词《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 )比较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 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终身未仕, 长期流浪,依人作客他是辛弃疾的座上客,时 有唱和著有《龙洲词》,存词70多首代表作《沁园春(斗酒彘肩)》写三个人的 对话,狂逸清俊,表现了作者的高旷胸怀他是主动自觉学辛的词人之一刘熙载评其 词说:“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着不及稼轩 ,足以自成一家二、刘过参看作品选 P94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 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仕途坎坷,四次遭贬诗、词、文兼长,当时颇富盛名的学者,作品很多代表作《贺新郎(北望神州路)》、《玉楼春(年 年跃马)》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后村词与放翁、 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于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 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

      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