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学理论测试题.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7486167
  • 上传时间:2022-10-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 教学理论测试题一、选择题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是( B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赞可夫 D 夸美纽斯2 首先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思想的教育家是( C )A 布鲁纳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3.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B )A .上课 B.教学 C. 智育 D.考试4.学校工作应以( D)为主A.上课 B.后勤工作 C.行政工作 D.教学工作 E. 提高升学率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过程,这是我国教学论专家( C )在其他代表作《教学论稿》中提出的观点A.李秉德 B、吴文侃 C、王策三 D、滕大春6.苏联著名教育家( D )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A、凯洛夫 B、维果斯基 C、斯宾塞 D、赞科夫7.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 A )在1980年提出的A.巴班斯基 B.赞科夫 C.维果斯基 D.戈里8.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这是( B )。

      A.最优化原则 B.反馈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民主性原则12.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原则是( B )A、教学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最优化原则 D、巩固性原则13.下列直观手段中,( D )直观程度最高A.语言直观 B.多媒体教学 C.模象 D.实物1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出自( A )A.学记 B.大学 C.孟子 D.礼记15.教学的基本因素包括( C )A.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B.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环境 C.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D.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二、辨析题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也就发展了他们的智能×3、教学就是教育×4、巩固性原则要按教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心理顺序进行教学√5、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是培养和发展智能过程中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三、名词解释1教学: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力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2教学原则 :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与观察教学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3教学过程 :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殖目标的过程本质是学生逐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4直观性原则 :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有益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的种类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四、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答:1、引起求知欲(激发动机)2、感知教材(领会知识)3、理解教材(领会知识)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学习效果 2、教学活动中怎样准确理解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作用?答: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使认识上的捷径;学习间接经验也是由学生特殊的认识任务决定的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书本知识是一种偏于理性的知识,学生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有一定直接经验作为基础,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基础。

      必须坚持回归学生生活的教育理念贯彻这一规律应注意两个问题 (1)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2)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3、谈谈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答: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答: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5、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基本涵义: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讲授应抓住重点、难点、关键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五、论述题1、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答:1.定义:教学过程是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学的过程,是教和学的双边交往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要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实现着共同的教学目标2.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它能够引导学生沿着教育者(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速度和学习质量起关键性的作用3.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指的是学生是教学过程学习任务的承担者,从教学认识来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进行和落实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要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变化的结果上4 .贯彻这一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二是亦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的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2、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应试教育下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教学原因(提示:没有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答:1.定义:也称为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又影响着他对知识的进一步吸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2)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3)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并非是自然的统一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认识2)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恰当,不能过多3)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3.为何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基本要求是什么?七、实例分析1.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答:因材施教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贯彻此原则的要求: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正视个别差异,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 2.请分析下述案例违反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一位小学老师在讲“天花板”这个词时,向学生作了如下提问:问:“你头上是什么”?7答:“是头发”问:“头发上面呢”?答:“帽子”这时老师有些急了,厉声问道:“帽子上面是什么?”这个自以为答得不错的学生看到老师动怒,又惊又怕地伸手摸一摸帽顶,摸到个小洞,便答到:“老鼠咬的洞惹得哄堂大笑答:启发性原则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3.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4.发扬民主教学3.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上《鱼》一课时,教师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的表面、背鳍、胸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这时,教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了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

      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2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 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4.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某小学一年级教师帮助儿童形成动物、植物的初级概念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 学生:因为它们都会叫唤 教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唤,可是它也是动物啊! 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 教师:鱼可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它们不是动物吗? 学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 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动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 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答:遵循了启发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3.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4.发扬民主教学5.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奥地利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少学校都规定任课教师必须研修过心理学,或具备“心理医生”的资格。

      瓦格纳是维也纳一所中学的女教师,她班上有位学生被校方认为属于“智力迟钝”,孤僻寡言,功课常不及格瓦格纳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个学生特别喜欢绘画,就经常和他探讨绘画的问题,并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大赛,该生与瓦格纳从此有了共同语言,终于向老师倾吐了他积郁已久的心思他从小父母离异,心里极度自卑,感到别人都在嘲笑他找到症结后,瓦格纳便对症下药,让他当上了绘画小组的组长,这位学生因此信心大增,渐渐地变得合群了,不但赢得了国际中学生绘画比赛的银牌,而且各科学习成绩都上来了答:因材施教贯彻这一原则是保证全体学生都获得符合各自特点的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