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总结及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可编辑).doc
32页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感悟与思考 在当今中国大地上,一提到齐或者鲁,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山东;提到楚,人们就会想到湖北;与其类似的还有吴、燕、秦等这些称谓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这些名称都是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后来一直被人们所沿用,逐渐成为了这些地区的习惯代名词 思考与判断: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与运用【知识归纳】夏商的政治制度1.起源:公元前2007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2.内容:(1)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相、卿、师等的设立(2)地方:侯、伯等的设立3.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二.西周的分封制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2.西周分封制:(1)内容??封建诸侯,以蕃屏周(2)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3)结束??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受破坏三.西周的宗法制1.定义: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知识运用】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
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更替就是“禅让”的结果禹死后,其儿子启凭借实力,夺取了联盟首领的职位,结束了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在整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王位继承都实行世袭制度,通过“父终子及”的“家天下”形式,维持王位的继承[例1]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逐渐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人类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而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答案]D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西周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方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其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西周宗法制的实行,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2]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
自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在夏商两代,还存在着“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传位方式到西周开始实行宗法制,其核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答案]C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后来又是怎样被破坏的? 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例3]请你阅读下面三段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摘自《左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解析]题中材料一反映的是周武王时期对三类人实行分封,材料二反映的是在分封制下,周王和诸侯之间的关系,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关键是对教材内容要理解透彻,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答案](1)分封制包括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2) 臣属关系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3)周天子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由于一些诸侯国实力的强大,使得王室衰微 拓广与探究[例1]《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逐渐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由此产生。
这段材料反映的正是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后面的“天下为家……”反映了奴隶社会初期的社会状况,而前面的“大道”就应该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答案]:A[例2]某学生认为: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人人平等,真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而奴隶社会充斥着压迫和剥削,甚至还有“人殉”和“人祭”,真是太残忍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解析]:比较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着重于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身地位的提高等[答案]:这种观点不正确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和原始共产主义是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进入奴隶社会,有了阶级,有了压迫和剥削,但与原始社会相比却是历史的进步其原因是这种制度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俘虏不再被杀而保留下来(实际上就是保存了劳动力),这是奴隶身份地位提高的表现;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而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进行简单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劳动分工的扩大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巩固与测评【基础练习】1.右图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使“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的 国王,他是( ) A.舜 B.尧 C.禹 D.启2.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 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3.《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世袭制4.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 )5.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封邦建国,防御狄夷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以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巩固周朝统治6.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7.周公东征的主要原因是 A.扩张周人的势力 B.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和东方诸侯作乱 8.西周受封诸侯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包括() ①服从周王命令 ②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 ③向周王交纳一定地租 ④随从周王作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9.下列哪一史实反映了周王室衰微,诸侯公然向分封制挑战?() A.伊尹流放太甲 B.三监之乱 C.周公东征 D.楚王问鼎10.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君主制11.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运用】12.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13.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 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共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14.公元前21世纪,中国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主要是 A.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B.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 C.居民“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 D.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抗的结果15.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开放创新】16.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
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又该怎样划分?17.学习了西周的宗法制,请你想一想,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宗法制的影子?有哪些行为是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影响?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感悟与思考 在时下的电视荧屏上,一幕幕宫廷戏方兴未艾,从汉武大帝到唐太宗,从武则天到康熙、乾隆……,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帝王们或是东征西讨,或是宫廷争斗,或是微服私访,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帝王形象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从秦始皇到清宣统帝,一共产生过320多位皇帝思考与判断:中国的皇帝制度是怎样产生的?你如何评价这一制度?归纳与运用【知识归纳】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1. 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2. 皇帝制度的确立:(1)皇帝称号的由来:(2)皇帝制度?? 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1. 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三公九卿”2.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相互牵制三.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县两级官制:(1)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2)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四. 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1. 秦的疆域:东西南北四至2.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颁布秦律:(2)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3)统一文字:(4)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等:3. 秦朝灭亡:秦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知识运用】对历史人物我们应如何评价? 用正确的唯物史观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四个一”:一是坚持一个正确的观点,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伟大动力;二是坚持一个正确的标准,即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三是坚持一个正确的原则,即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实事求是地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