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艺术歌曲论文艺术表现论文: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艺术表现浅析.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9300968
  • 上传时间:2017-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7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艺术歌曲论文艺术表现论文: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艺术表现浅析内容摘要:《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取得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写下的一首著名的诗词后来,作曲家陆祖龙为该诗词谱了曲,使其成为了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文章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文学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演唱中表现其艺术特色,从音乐表现、语言表现及声音表现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关键词:艺术歌曲 忆秦娥 娄山关 总体特征 艺术表现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它不是常规的叙事,它的意象是跳跃的艺术歌曲没有像歌剧那样长长的声乐线条和各种炫技的机会,演唱者需要通过声音和钢琴一起去表现音乐和诗歌中的意境、情感和戏剧性因此,艺术歌曲的演唱思维完全不同于歌剧演唱,它是一门极其精深微妙的诗的艺术诗歌是艺术歌曲的核心,正是从诗歌中,艺术歌曲赋予自身以色彩每一位诠释艺术歌曲的演唱者的目标都是要反映和再创作曲家自身所激发出的最初的冲动 “拉·佛尔格主张,学习唱歌应该以对诗的研究作为出发点菲力普认为:歌唱者除非在歌唱时有着清楚明确的思想目的,否则技艺的才能是没有方向的。

      ”[1] 关于对《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艺术歌曲研究的文献,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及其他途径进行了查找,仅找到了一些有关对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研究方面的文献,却没找到对同名的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进行研究的文献因此,为了能更深层次地认识、理解艺术歌曲,更好地把握、诠释这首艺术歌曲,更好地理解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诗词作品,同时牢记这段光辉的历史,对这首艺术歌曲进行研究可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笔者仅从自己的演唱、学习的经验出发,拟从对《忆秦娥·娄山关》总体特征的把握和艺术特色的表现两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这首艺术歌曲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一、总体特征的把握(一)词牌忆秦娥忆秦娥是词牌名,词牌名即词的格式的名称 “忆秦娥这个词牌名,据传系起自李白于唐明皇奔四川以后所作之词,因其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之句故称 ”[2](二)娄山关娄山关,古名不狼山,位于遵义北面大娄山峻拔山峰之间,北据巴蜀,南据黔桂,两侧群峰险峻,壑底山路陡立,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闻名中外的娄山关战役而著称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在娄山关上竖立了毛泽东手书《忆秦娥·娄山关》的诗词大理石碑刻三)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在遵义城红军总司令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1 月 29 日,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从这里北渡长江,遭到川军阻拦毛泽东和军委领导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恋战,便立刻指挥各军团避实就虚,摆脱川军,进入云南省威信县扎西地区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于 2月 8 日进驻扎西镇,出席在这里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总结并提出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主张当川军从南北两个方向进逼扎西时,红军在2 月 20 日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词“是后来追写的” 。

      [3]作曲家陆祖龙对《忆秦娥·娄山关》的谱曲,又赋予了这首诗词新的内涵从其音乐形态来看,其结构严谨、旋律舒展、节奏变化丰富、音域宽广、力度变化大,对这首诗词有了更深刻的渲染与表现,使其成为了一首更具深厚内涵和魅力的艺术歌曲 (四)诗词的文学特色分析这首诗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诗词的上阕,写向娄山关进军途中的情景;诗词的下阕,写的是红军傍晚跨越娄山关,向遵义进军的情景这首诗词在我们的脑海里涌现出的是那种悲壮的画面:激战后,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然而,红旗不倒,依旧飘飘,在夕阳中显得格外鲜红至此,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擂响的战鼓,是摇旗的呐喊,激发我们向前,向前,永远向前在这首诗词里,作者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寥寥数笔,便将激烈的战斗场面勾画得淋漓尽致,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二、艺术特色的表现对作品的艺术表现也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这要靠演唱者自己来完成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必须建立在对作品的正确分析与深入理解之上。

      同一首歌,由于演唱者在经历、经验以及对事物感受方面的差异,必然对作品理解存在差异,因此表现出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作品从曲式上看很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但经过一个好的演唱者恰到好处的处理,会非常感人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表演流派盛行的时候,人们 对歌唱的要求不仅是歌唱技术,更要求歌唱要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甚至要求包括严肃歌剧歌手在内的演唱者离开乐谱而自由发挥, “人们期望他离开乐谱上的音符,甚至要求他这样人们根据他的创造性想象力、趣味、勇气和创新是否优美来判断他的才能,歌手的这种创造特权和义务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 ”[4]曲谱中作曲家所提供的各种速度标记和要求,是演唱时所要遵循的主要依据对于演唱者来说,不仅仅是表面上快一点、慢一点、紧一点、松一点、强一点、弱一点的问题,而是在曲作者所提供的主要依据基础之上,还要从作品的风格出发,再加入个人的艺术处理,使演唱更加富有感染力和特点作品的艺术表现通常包括语言表现、音乐表现、声音表现和表演能力等方面下面,笔者主要从音乐表现、语言表现及声音表现三方面,对如何在演唱中表现《忆秦娥·娄山关》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音乐表现表达艺术歌曲的思想感情,要善于运用音乐的节奏、速度、强弱、力度等的变化去表现作品旋律是外表、力度是脉搏、节奏是灵魂和动力,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音乐在演唱时,在音乐表现上一定要做恰当的处理这首声乐作品可分为三部,在总体的音乐表现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部分共有 10 小节(见谱例 1) 旋律的张力较强,线条多变,在声乐旋律与歌词的结合上,体现了将旋律节奏与歌词的朗诵性相结合的特点,强调了情绪的波动与节奏重音的重合演唱时,在音乐上要体现出曲调的雄壮有力,节奏的舒展自如,通过悲壮而激越的情调,表现红军在晓月寒霜的夜晚,去征战娄山关时的情景第二部分共 12 小节(见谱例 2) 这一部分的音乐,在旋律线上体现出先下行,然后再上行,节奏短促有力、先紧后松,曲调富于弹性的特点这一段表述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这句话在这一段中出现了三次,但音乐的旋律各有不同,尤其在节奏上的变化很鲜明第一次出现,音乐要连贯,气息要深沉,要表现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第二次出现要注意音符和进行曲的节奏感要鲜明,声音要结实,要表现出革命的坚定性第三次出现,音乐要舒展,要特别注意音乐上的渐慢和“真如铁”三个字上加强音的使用,后半句加强声音的力度,要表现出冲破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在整段音乐上,要表现出红军战士迈着坚定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向前挺进的豪迈气概第三部分共 14 小节(见谱例 3) 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在音乐上也体现出旋律 的张力很强,线条多变,句法结构长短不一,节奏舒缓而无明显规律而且,总是把二分音符放在中间,又造成节奏上的重拍转移,这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安排,形成一种新的抑扬交错,产生一种丝丝相扣、连绵不断的感觉,更增强了抒情性演唱时,在音乐上要表现出感慨的色彩、威武的豪情,抒发红军战士取得胜利后的豪迈气概和必胜的信念二)语言表现语言是声乐作品表现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演唱者通过语言与观众直接地、具体地进行感情表达与交流歌唱语言比生活语言要夸张,歌唱中首先要把字读得清楚准确,要做到字头清晰、字腹饱满、字尾轻收,元音纯正。

      其次,要有语气,不能为了声音的统一而没有语气有了语气,语言才会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只有突出语言的表现力,才能把歌曲的内容表现得更清楚、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感染力这首歌曲,第一部分 的“西风烈”三个字,在咬字上要有喷口第二部分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咬字应字头清晰、字腹饱满、富有弹性,在元音的表达上要更为清晰有力 “雄关”虽像铁一般牢不可破,不可逾越,但我红军如今迈开大步又重新跨越过去了, “而今” 和以往相比较,大不相同,咬字时要突出“雄关”和“而今” 第三部分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咬字上要做到清晰、饱满、大气、沉稳,来表现广阔无边的起伏山峦,在如血的西下残阳的照耀下放射出夺目光彩的壮观图景这首作品中的用词非常生动、鲜明,如一个“烈”字,表现了西风的猛烈;一个“长”字,表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一个“霜”字既点出时令,又显示了战地情景;一个“碎”字,使人似听到马蹄之声;一个“咽”字,使人萦绕于耳;一个“铁”字,充分地表现出雄关的坚不可摧;一个“越”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翻越的雄姿;一个“海”字,显现出苍山之重重叠叠,广阔无边;一个“血”字,残阳之本色跃然纸上。

      这些都足以构成一幅壮观的图景,令人难忘,演唱时值得细细品味三)声音表现发声技巧只是歌唱的工具,充分掌握技术有助于歌唱,但并不能因此就产生伟大的歌者拥有了稳定的技术,诠释一首艺术歌曲时,还必须要有音调语气的变化歌唱的声音要明亮、圆润、优美,但音色在歌曲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表达什么情绪都是越亮越好音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有柔的、刚的、亮的、暗的、强的、弱的声音的变化要从歌曲的表现出发如:的“烈”字,表现了西风的猛烈,演唱时要在强 有力的气息支持下,把音唱得饱满,坚定有力,使听众犹如置身于凛冽的西风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这句是最扣人心弦的,演唱时发音容易逼紧,难度较大在演唱前,意识、状态要有所准备,并赋予其准确的色彩和表情;在演唱完“声”字后,声音突然收住,偷一口气后,在强有力的气息支持下,喷发出“碎”字 “碎”字极具表现力,在力度上前强后弱,并且自由延长,此时声音位置一定要统一,收放要自如,要有良好的声音控制能力,来表现红军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急速行进时的心境。

      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演唱时要使每个音有充分的爆发力并富有弹性在反复时,要与前面形成对比,要唱得较弱、稳健、深情,尤其是在演唱“越”字时,要逐渐加强音量,把蕴藏的深厚感情迸发出来,把全曲推向高潮,形象地表现红军翻山越岭的雄姿及冲破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第三个把全曲推向高潮演唱时,应注重高潮到来之前的铺垫,即唱好“海”字之前的几个音许多著名歌唱家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