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超级无敌考研笔记精心整123p1.doc

124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47501172
  • 上传时间:2024-03-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3MB
  • / 1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导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了解需求供给分析的三个组成部分: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了解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区分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 2.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等概念和计算 3.掌握不同的弹性对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 4.熟练掌握蛛网模型的三种形式及其图形分析 5.懂得运用本章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析相关的经济问题 6.运用需求和供给分析现实的市场现象和问题 经济学家经常把供给和需求分析比作剪刀的两个刀刃,只有将二者密切联系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初步论述,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 第一节 市场机制一、需求曲线 1.需求的概念: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 商品的数量需求必须满足两个要素: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2.需求的分类: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3.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 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购买量;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该商品的购买量 4.影响需求的因素: v 商品的自身价格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呈反向关系 v 消费者收入水平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呈正向关系 v 相关商品的价格若一种商品与其相关商品可以相互替代,则该商品的需求量与其相关商品的价格成正比;若一种商品与其相关商品可以互补,则该商品的需求量与其相关商品的价格呈反向关系 v 消费者偏好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呈正向关系 v 消费者的价格或收入预期消费者的现期需求量与其预期呈正向关系 影响需求的因素举例:以轿车为例 二、供给曲线 1.供给的概念: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种类: 单个厂商的供给和市场供给市场供给为单个厂商供给的加总求和 3.供给法则(定律):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价格与供给量成正向关系 4.影响供给的因素:v 商品自身的价格商品自身的价格与供给呈正向关系 生产成本商品的生产成本与供给呈反向关系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与供给呈正向关系相关商品的价格视替代品、互补品情况而定生产者预期预期看好,生产扩大,供给量增加;反之则减少三、市场均衡分析 1.均衡的概念: 指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能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2.均衡的种类: 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3.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 q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q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如下图中,q表示数量,p表示价格,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e为均衡点当市场上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大于需求,有商品剩余,市场的力量使价格下降至均衡价格;当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商品短缺,市场的力量使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第二节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 一、供给的变动 1.供给与供给量 v供给量的变动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v供给的变动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移 2.供给的变动 供给增加时 ,供给曲线由s0右移至s1;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左移至s2 供求定理: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增减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当两者同时右移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增减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何者变动幅度大若需求曲线变动的幅度大于供给曲线变动的幅度,则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若供给曲线变动的幅度大于需求曲线变动的幅度,则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第三节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1.弹性的含义: 弹性是对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的度量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个数字,它告诉我们,当一个变量发生1%的变动,由它引起的另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2. 弹性的一般公式: 3.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上狭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价格弹性较大 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消费者寻找可替代品的时间越多,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4.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3.商品的相关性与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关系 ①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

      ②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③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 五、供给的价格弹性 4.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v 生产时间的长短 v 生产的难易程度 v 生产规模的大小 v 生产所采用技术 v 生产产品种类 关于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问题 ?/span> 对于许多商品来说,长期需求远比短期需求富有价格弹性,但有些商品则相反(如汽车) ?/span> 对绝大多数商品与劳务来说,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现为长期的大于短期的,但有的耐用品则例外(如汽车) ?/span> 对大多数产品来说,长期供给的价格弹性远大于短期供给的价格弹性,但有些产品则例外 第四节 供求及弹性理论的应用 一、分析和预测市场的变化 例如: 某一商品的供给减少5%,对该商品的价格会造成什么影响。

      汽油价格上升,对汽车销售会有什么影响 二、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从图中可以看到,只有当相对于价格轴的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即相对于价格轴而言,需求曲线比供给曲线较为陡峭时,才能得到蛛网稳定的结果,所以,供求曲线的上述关系是蛛网趋于稳定的条件,相应的蛛网被称为?/b>收敛型蛛网?/b> 2.发散型蛛网模型 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当市场由于受到外力的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陡峭或平坦的程度,为蛛网以相同的幅度上下波动的条件,相应的蛛网被称为?/b>封闭型蛛网?/b> 西经济学家认为,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的情况,是一个有意义的动态分析模块但是,这个模型还是一个很简单的和有缺陷的模型该模型认为造成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这样,上一期的价格同时也就是生产者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而事实上,在每一期,生产者只能按照本期的市场价格来出售由预期价格(即上一期价格)所决定的产量。

      这种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的不吻合,造成了产量和价格的波动但是,这种解释是不全面的因为生产者从自己的经验中,会逐步修正自己的预期价格,使预期价格接近实际价格,从而使实际产量接近市场的实际需求量 附录 一、本章内容精要 1.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 v 需求的基本含义包含两层,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缺一不可 v需求函数qd=f(p)反映的是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呈反向关系,它是由效用理论推导出的需求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者的收入、商品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预期,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一般只分析自身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v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前者指需求曲线的平移,后者指给定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沿着该曲线)造成需求变动的因素可能包括:消费者的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等实际上,如果商品的需求数量变化不是由其自身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都可认为是需求变动,这是区分需求量变化的标准 2.供给函数及供给曲线 v 供给的基本含义包含两层,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缺一不可。

      v供给函数qs=f(p)反映的是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呈正向关系,它是由生产理论推导出的供给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一般只分析自身价格与供给的关系 v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前者指供给曲线的平移,后者指给定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沿着该曲线)实际上,如果商品的供给数量变化不是由其自身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都可认为是供给变动,这是区分供给量变化的标准 3.需求弹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