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需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厌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参考答案:B2. 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参考答案:D3. 若将酵母菌的线粒体DNA进行诱变,使其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B.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有小菌落形成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D.因为酵母菌对糖类的彻底氧化分解可不依赖线粒体,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参考答案:B4. 下列数据是人体部分器官中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目,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器官或细胞眼唾液腺皮肤甲状腺血细胞心脏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目193218630432381235059400A.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形成的B.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数目最多说明其遗传物质相对含量较高C.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说明细胞中所含蛋白质有差异D.不同功能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相同,这与细胞具有不同功能相适应参考答案:B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负反馈是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反馈调节方式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渠道进行的参考答案:A6.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B.变形虫摄食利用了胞吞作用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需要载体协助的物质运输都是主动运输参考答案:B7. 上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5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 而CO2的浓度刚好相反C.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参考答案:C 8. 某生物DNA分子上,某个基因a的一条链中C+T/G+A=1.25,另一基因b的一条链中A+T/C+G=1.25,那么和它们互补的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依次分别是A. 1.25 和1.25 B. 0.8 和0.8 C .0.8 和1.25 D.1.25 和0.8参考答案:C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一条单链中C+T/G+A的值与其互补链中的C+T/G+A的值互为倒数,A+T/C+G的值与其互补链中的A+T/C+G的值相同若某个基因a的一条链中C+T/G+A=1.25,另一基因b的一条链中C+T/G+A=1.25,那么和它们互补的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依次分别是0.8 和1.25,A、B、D均错误,C正确9. 下图是人体先后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说明,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值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图示说明,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后产生的抗体效率低C.图示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多次不同的抗原,每次要间隔一定时间D.图示说明第一次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参考答案:A10. 下列不属于下丘脑作用的是A.对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B.对语言的表达起调节作用C.对人体内水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D.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参考答案:B11. 曾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是人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鱼所引起的,经检测,水俣湾海水中甲基汞的含量为0.017mg/L(符合0.5mg/L以下的安全标准),对海水中具营养关系的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体内残存甲基汞的含量分析,结果如下表:生 物甲乙丙丁戊甲基汞浓度/(mg·L-1)0.0550.51500.48 则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甲基汞含量的积累是通过食物链的途径实现的B. 种群丁体内甲基汞含量是海水的3000倍,对这个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甲基汞沿食物链逐级富集,此现象称生物放大C. 这五种生物最简单的能量流动过程是甲―→戊―→丙―→乙―→丁D. 该生态系统内碳循环开始于生产者参考答案:C【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故可根据有毒物质的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来书写食物链详解】有毒物质甲基汞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所以是通过食物链这条途径积累的,A正确;有毒物质甲基汞沿着食物链传递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甲基汞越多;甲基汞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现象,称生物放大,B正确;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少,根据有毒物质的多少排序0.05(甲)<0.51、0.48(丙和戊)<5.00(乙)<50.00(丁),故食物链应为两条:甲→戊→乙→丁、甲→丙→乙→丁,即丙和戊为同一个营养级,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并逐级递减的,因此能量流动过程就是食物链甲→戊→乙→丁、甲→丙→乙→丁,C错误;生态系统内碳循环开始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熟记有毒物质甲基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12.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正确的是( ) A.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C.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D.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参考答案:B13. 下列物质不属于抗原的是A.给贫血患者输入异型血液中的红细胞 B.移植到患者体内的肾脏C.接种的疫苗 D.为体弱者注射免疫球蛋白参考答案:D14. 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的现象,其电能的直接来源是 A.由热能转变而来 B.由光能转变而来 C.由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D.由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参考答案:C 15.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只有出现了生殖隔离,才标志生物发生了进化 C.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生殖隔离D.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参考答案:D16.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参考答案:C【考点】C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生长素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甲图的A到B,乙图的B到A.处理甲图中A端,可以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反之则不能;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反之则不能.【解答】解:A、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甲图的A到B.所以处理甲图中A端可以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A错误;B、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乙图的B到A.处理乙图中A端,不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错误;C、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乙图的B到A.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正确;D、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甲图的A到B.处理甲图中B端,不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7. 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参考答案:C18. 下图甲是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为基因的转录,该过程需要③催化B.②中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最多有61种C.乙图中结构共由5种碱基、8种核苷酸组成D.在所有生物细胞中,②的合成与翻译均不能同时进行参考答案:D19. .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去除顶端幼苗的切面上(如图),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 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 乙直立生长C. 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 乙弯向光源生长参考答案:D【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根据题图可知: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能将生长素向下运输,但由于没有胚芽鞘的尖端,所以单侧光不起作用详解】A. 甲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左侧,所以左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右弯曲生长,A正确; B. 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正中央,所以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均匀,因而直立生长,B正确;C. 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右侧,所以右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左侧弯曲生长,C正确; D. 乙直立生长,D错误20.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 可观察到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的过程参考答案:B 21. 下列属于测交的组合是( )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