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案例.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55787328
  • 上传时间:2023-03-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6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案例教材解读认识锐角和钝角,是在学生己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和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对角的知识的补 充和完善但学生还没有学习角的度量的知识,本节课就是有一个 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标准,来判断一个角是锐 角、直角还是钝角因此,本节课要强化直角表象,利用直角判定 角的类型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了直角并会画 直角,但对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所欠缺,在课堂上仍需指导学生怎 样比较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 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 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丰富学习的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的美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锐角和钝角难点: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教学策略通过复习旧知,再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数学课本封面、队旗和红领 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学生初步认识了锐角 和钝角后,再强化“直角”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通过直角来判断一 个角是什么角。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两个新朋友”锐角和钝角”,在学 习新知识之前,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角是什么角?(多媒体出示“直角”)生(预设):直角师:如何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生(预设):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师:很好!那角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生(预设):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生(预设):与角的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设计意图:复习角的特点,强化直角表象,为学习锐角和钝角做 好准备) 二、新课过程(一)、交流汇报、感知特征课件出示教材例5,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哪里有角学生汇报师:这些角都一样吗?生(预设):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直角师:对,我们能说出直角的名称,但是有的角大、有的角小、它们叫什么名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锐角和钝角”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不同角中发现小于直角的角和大于直角的角, 从而产生它们都是什么角的疑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共同探讨、解答疑惑1、课件展示“队旗”,学生观察队旗右下角是什么角,通过学生观 察思考并回答问题师:同学们,要知道它是一个什么角,我们需要三角尺上的直角进 行判断,你有什么发现?生(预设):发现这个角比直角小。

      师:对!比直角小,像这种比直角小的角,我们叫它锐角板书: 锐角)师:你们能用你们的手比一个锐角吗?学生做动作设计意图:初步检验学生对锐角的理解程度2、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红领巾,让学生观察最大角是哪个角,并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生(预设):发现这个角比直角大师:对,像这种比直角大的角,我们叫它钝角板书:钝角)(设计意图:主要是先让学生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的特点,并知道 了可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师:你能用你们的胳膊比一个钝角吗?学生做动作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钝角的理解情况3、今天我们学习了锐角和钝角,还有之前学习的直角,你能很快的 给它们排一个序(从小到大)吗?生(预设):锐角〈直角〈钝角(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锐角、钝角特点的理解,并知道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关系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你能很快的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课件出示不同的 角)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学生思考), 我们发现有的角很容易看出是什么角,但有的角却不能确定,这时 候怎么办?生(预设):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比一比师:对,具体的方法是:(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顶点与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顶点重合,一 条边与直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另一边。

      如果:另一边和直角的另一边重合,就是直角另一边在直角的里面,就是锐角另一边在直角的外面就是钝角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的方法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五、作业布置教材第44页,练习八,第11题板书设计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直角〈钝角教后反思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设疑、探索、验证和动手操作(画 锐角、钝角)等主要方法,学生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认识了锐角和 钝角,并掌握了锐角和钝角的特点,以及如何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 的方法,因为在认识锐角和钝角的前一课时,我反复让学生理解角 的特点,和直角的特点(即三角尺上的直角),学生较为熟练,所 以学生在认识锐角和钝角时还是比较轻松容易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三处不足,第一点不足是:没有让学生 在不同大小的角中进行归类,如:直角一类,非直角一类,又从非 直角的一类中分出:小于直角的一类和大于直角的一类,最后总结 出:锐角有大有小,但只要小于直角的一类都是锐角,同样钝角有 大有小,只要大于直角的一类都是钝角;第二点不足之处是:没有 将生活中的角灵活地运用到数学之中,缺少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 中的角的情感体验;第三点不足之处是:给予学生的课堂评价不及 时,不能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

      本次教学失误即使收获,让自己总结到一节成功的课,不仅仅 是完成一节课就好,而是要充分备教材,挖掘教材,充分利用生活 中的数学,不但使教学过程条理清楚、重难点突出,也会使教学过 程与学生配合默契,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