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doc
19页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24+8 32-6 3×6 18÷9 47-1037+5 28÷7 4×6 47-2 54÷92、计算24+8-6 3×6÷947-21+5 28÷7×6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二、探究新知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1、教学例11)板书: 47-12+5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边说边板演)教师板书:47-12+5=35+5=40(2)学生试算:48+16-37 54÷9×7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2、教学例21)板书:6×3+50 50-6×3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勾画出法则并齐读,然后指名复述3)反馈练习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19+5×3 7×8-29提问:在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3、教学例31)板书54÷6-7 7+54÷6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引导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
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3)反馈练习:45÷5-8 36+49÷7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4、师生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三、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随堂练习1、根据算式,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25-9+36 63÷9×546-7×4 42÷6+39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4×9+6 24-16÷8=36÷6 =8÷8=6 =115-6×2 15÷3+2=9×2 =5+2=18 =73、计算7×2+16 30+56÷8 50-4×6 40-24÷8布置作业52-36+19 53-3×968+4×3 49÷7×663÷7-5 81-45÷5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二】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教学重点: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常规口算(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三、教学例11、出示例1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53-24=29 29+38=67 53-24+38=67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53-24+38=29+38=67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下面的书写就是错误的53-24+38=29=67(2)学生练习,注意格式:65-18-296、计算15÷3×5(1)说说这题的计算顺序(2)按脱式计算的要求计算,注意格式7、同级运算的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8、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四、巩固练习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注意顺序和格式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回忆同级混合运算的顺序3、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五、总结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什么顺序计算?六、布置作业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三】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教学设计理念: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课件出示下面题目:16+9+8= 32-10-6= 25+20-10= 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情境中获取信息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3)揭示课题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1)课件出示:53-24+38,(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三)反思中加深理解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