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业发展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ppt
34页银行业发展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银行业发展趋势第一部分银行发展环境:挑战与机遇并存•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差收窄,银行业务转型压力加大•金融脱媒加深,互联网金融冲击,同业跨业竞争加剧,银行差异化经营与创新压力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存贷款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反弹•客户需求多元化,对综合化、个性化需求要求加大•监管“宽进严管”,监管要求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安全可控要求加快转型和自主创新•“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四大板块”发展等区域战略推进,及产业结构调整为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消费增长与互联网金融为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为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为商业银行“三农”领域金融、县域金融及社区金融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移动互联、大数据、搜索引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为银行创新转型带来新机遇挑战和机遇并存机遇机遇挑战银行发展银行发展环境环境平安集团的互联网金融布局综合化经营§提供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及非金融服务在内的、全方位、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战略§PC端向移动端转化趋势明显,互联网金融向移动互联网金融转变,移动先行战略§呈现移动化、社交化、平台化、开放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以泛在、跨界、聚合、智慧为发展方向,以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为中心,全面融入到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和个人衣食住行玩等生活场景中,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以移动支付、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向电商、O2O、P2P等拓展,围绕互联网生态体系,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客户体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客户深耕:“主办银行”、“伙伴银行”、“社区金融”、“县域金融”§渠道创新: “移动金融”、“社交金融”、“智慧银行”§产品差异:“专业化银行”、“全能银行”、“不仅是银行”管理转型科技引领创新§成立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大数据分析中心,通过组织创新推动新技术创新§通过生物识别技术、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创新应用,迅速加强客户洞察、全渠道协同、精准营销、线上线下协同、信用评估、风险监控等可持续业务创新的能力建设业务转型创新§优化业务结构,变粗放型发展为集约化经营,实现向轻资产、轻资本的表外业务拓展§发展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市场化业务,从传统银行变身为数据分析者、撮合交易者和财富管理者§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营销精准化、管理精细化、决策科学化§运营集约化、自动化运营集约化、自动化§组织扁平化、团队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经营123456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互联网金融主要业务模式与推动力互联网金融主要业务模式直销银行网络基金网络证券互联网理财网络贷款网络资产交易与撮合平台P2P众筹网络征信网络保险电商O2O金融门户社交金融互联网支付支付投资理财投融资平台风险综合银行通过跨界合作几乎渗入互联网金融所有业务模式四大推动力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创新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垂直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2014年网民数量已达6.32亿,网民5.27亿•大资管时代:2013年底中国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额达92万亿元供应链金融平台互联网金融整体发展趋势•移动化•以“便捷”为客户体验目标,打造随时、随地、随身、简单、易用的智能银行•金融服务与移动终端相结合,提供更贴身的安全服务与基于位置的精准营销服务•社交化•通过分享、互动和比较,准确定位客户的需求,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营销减低传统营销成本,让客户享受优惠•利用众筹的概念降低产品的门槛•平台化•往交易平台、生活平台、支付平台、应用平台发展,形成闭环生态体系•开放化•通过跨界合作,整合外部资源,聚合客户,为多方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创新服务,实现多方共赢•泛在化•实现随时、随地、任何设备的接入,充分将第三方服务商引入到平台上•将产品和服务部署到客户身边,更加场景化和个性化互联网金融向移动互联网金融转变,并加速与大数据、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的有效融合,呈现移动化、社交化、平台化、开放化、泛在化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直销银行直销银行的两种建设模式:•基于大平台思想,与网银和银行整合,实现入口整合、服务整合、资源整合•独立运作,独立的直销网站与APP,提供快速入口,打招产品品牌,满足特殊客户群需求直销银行定位•新的获客渠道,拓展他行客户•以年轻、时尚、时间碎片化的客户群体为主,关注客户体验和客户价值•以电子账户为主,同时服务本行与他行客户•主要提供标准化、简单的产品,产品以理财投资为主,注重客户体验网银定位•以服务存量客户为主,实现网点业务线上化,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以实体账户为主,服务所有的客户群体,业务、产品与服务全面、综合化•由以交易为主,往交互、营销转型直销银行发展趋势:•导入P2P、P2B产品,对接众筹、网络征信•智能化:基于客户偏好、财务状况评估及自定义规则,提供智能化理财•社交化:•围绕客户家庭关系,基于家庭账户创新,为客户家庭提供定制化的理财产品•围绕客户社交关系,提供理财产品分享、推荐,及跟投模式•个性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与行业细分领域、客户细分领域APP服务商合作,主动向去中心化的小众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泛在化:跨界合作,入口嵌入到第三方移动APP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市场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主,银行支付脱媒化严重,银行变为支付通道•移动支付是互联网支付发展重点,创新最为活跃,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构建闭环的互联网生态体系,获取海量客户交易数据,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是银行、互联网公司与电信运营商的必争之地•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NFC为主)与远程支付(云支付),各大银行同步推进这两方面的支付创新,创新重点各有不同,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未来移动支付方式将以码支付、生物识别支付为主,智能可穿戴设备支付与NFC支付为辅,基于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录入的快捷支付与网银支付将逐渐减少•移动支付模式创新将围绕用户使用场景、人性化的客户体验,朝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个性化应用、跨行业汇聚整合应用、分时分段内扣费应用方面创新发展;•线下消费支付将朝线下消费线上支付、跨用户支付场景聚合、事件式支付、支付场景创新等方面发展•以移动支付为基础,引进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商户经营和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并与商户会员管理系统融合现状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P2P中国P2P模式纯线上模式线下模式线上线下结合O2O模式•P2P公司已接近2000家,市场规模约0.2万亿元,在整个融资体系中占比还非常小•借款客户主要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个人贷款客户少•纯线上模式少,多以线上线下结合,投资端以线上为主,资产端以线下为主,营销、运营成本高•贷款利率高,信息不透明,纯线上大数据风控技术不成熟,信用风险较大,平台风险与收益不对等•银行直接进入P2P比较少,主要是监管政策不明确,但已有不少银行与P2P公司合作,布局P2P现状•往行业垂直细分领域发展,提供特色化、专业化服务•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实现产融结合;•向交易撮合平台、信息中介平台、综合化网络理财平台等综合性平台方向发展•随着监管政策明确,银行会快速进入P2P,以银行信用优势给P2P行业带来快速发展机会•银行拓展与P2P公司合作范围:客户推荐、信息共享、风险评估、资金托管、资金流监控、贷款催收、资产保全、委托贷款等全方位合作•银行自营或共营方式建立P2P平台:客户自助信用评估授信;社交信用评估(社交授信、熟人授信);社交信用隐性担保增信;熟人信用显性担保增信;跟投贷款、领投贷款模式创新发展趋势•全渠道、全业务、多类型、实时的大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范围包括客户渠道交互数据、交易数据、社交数据、位置数据及外部数据•通过社会化倾听提高品牌运营能力•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监测异常行为,做到实时风险控制,提升伪冒交易的实时防堵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反欺诈模型,有效识别拒绝伪冒申请•全方位客户数据分析,洞察客户需求,做到智能、精准的营销•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运营平台,最大化自动化运营能力,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应用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大数据应用采集组织分析自定义关键字 分类筛选ETL社交媒体API连接器数据实时过滤数据加载文本分析热词分析文本变化趋势关键词实时过滤动态关键字 文本索引数据库大数据存储通过社会化倾听提高品牌运营能力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应用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大数据应用谁谁 Who如何如何 How什么什么 What哪里哪里 Where何时何时 When§ 完整的会话完整的会话 sessions??§ IP地址?地址? 用户名?所属群组?或匿名?用户名?所属群组?或匿名?§ 哪些是最不满意的用户?哪些是最不满意的用户?§ 哪些是最勤奋的用户?哪些是最勤奋的用户?§ 哪些人违规哪些人违规(IP、时间、时间)??§如何快速准确定位错误?如何快速准确定位错误?§如何知道用户受到哪些不良影响?如何知道用户受到哪些不良影响?§如何提升访客转换率?如何提升访客转换率?§如何改善优化业务效率?如何改善优化业务效率?§如何优化应用流程?如何优化应用流程?§访问什么业务?调用什么服务或页面?访问什么业务?调用什么服务或页面?§什么服务访问最多?什么服务访问最多? §什么服务什么服务/页面最慢?页面最慢?§系统发生了什么错误?因为什么触发错误?错误提示给用户系统发生了什么错误?因为什么触发错误?错误提示给用户什么?什么?§用户使用的设备用户使用的设备/版本?版本?§用户主要来自哪里?§哪里导致满意度问题?§用户在哪里离开业务?§哪些地方流量大?§不同时间尺度的访问曲线?§什么时间出的错误?§什么时间做的动作?§历史完整回溯?客户体验行为分析维度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应用客户特征•用户名•设备类型•浏览器类型•IP及城市•运营商•操作系统•语言客户访问•外部来源统计•进入页面•退出页面•并发量•页访问量•网络流量•最勤奋客户•访问趋势关注度•业务点击率•最受欢迎业务•会话停留时长•会话页面数量•页面停留时长•页面退出率•单页面访问•单一访问率忠诚度•登录用户数•新用户数•老客户数•客户粘度•客户活跃度转化率•业务流程转换率•业务流程流量•客户退出率•流失点定位•广告有效性分析访问特性参与特性转换特性访问者特性满意度分析•整体满意度•加载时间细分•加载/阅读时间•性能杀手定位•对象大小分析•应用违规•用户违规问题诊断•最多错误业务•错误对象分析•错误类型分析•用户轨迹重放•错误页面重放•URL诊断•会话诊断客户视图业务视图技术视图客户体验行为分析指标体系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应用经常在外吃饭经常在外吃饭上网活跃度:高上网活跃度:高住酒店住酒店上海上海终端:终端:iPhoneiPhone男性男性2828岁岁爱旅游爱旅游喜爱理财喜爱理财经常出差经常出差电子渠道电子渠道自驾活动自驾活动炒股炒股微博控微博控爱社交爱社交出险日志位置信息点击流渠道接触社交媒体搜集调查客服记录整合处理分析挖掘精确推荐维系挽留产品设计广告投放内容引入行为特征:行为特征:网上购物、订阅分析报告、搜索、邮件等终端属性特征:终端属性特征:品牌、型号等偏好偏好特征:特征:美食、旅游、高尔夫、养狗等驾驶行为:驾驶行为:外地自驾、常违章基础属性特征:基础属性特征:年龄、性别、单位等业务业务服务服务::玻璃险、意外伤害、宠物、投诉、订单购买习惯购买习惯::历史购买情况、位置出现规律、付费习惯等险种偏好:险种偏好:险种、风险倾向、交易渠道等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出没规律、出行规律、商圈级别、差旅习惯等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交往人群、圈子、影响力等可视化行为与风险社会活动兴趣点爱好浏览习惯和爱好购买意向与满意度圈子与热点相关信息养宠物养宠物家庭状况:家庭状况:家人、亲戚、家庭资产、消费习惯等利用大数据丰富客户360画像,深化客户洞察力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应用15挖掘模型挖掘模型决策规则决策规则实时智能网站查询网站查询电子商城电子商城天气变化天气变化网上支付网上支付位置变化位置变化终端变更终端变更谈论竞争对手谈论竞争对手联系客服中心联系客服中心网上网上浏览浏览微博议论微博议论查询个人账户余额查询个人账户余额通过携程通过携程预定行程预定行程漫游至某地漫游至某地更换智能更换智能评价理财产品浏览浏览保险产品产品浏览商城浏览商城服务投诉服务投诉搜索产品搜索产品谈论某业务谈论某业务实时防欺诈实时防欺诈推荐推荐掌上保险应用掌上保险应用推荐保险产品推荐保险产品交叉销售推荐优惠理财推荐优惠理财推荐推荐美食挽留计划挽留计划推荐推荐促销短信营销短信营销动态内容动态内容触发相关流程触发相关流程事件事件流流过滤识别过滤识别实时决策实时决策展开行动展开行动感知所有客户事件(网络行为、平台访问,服务渠道、社会化媒体)跨所有接触渠道实现营销客户标签更全面地感知客户行为,实时精准营销与服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应用16接触渠道社交类垂直类搜索类终端类交互类BSTVTMCallCenter短信网络类APPSmartPhonePAD官网E-MAIL网银SAAS、接口、或垂直市场门户:企业客户使用的ERP,财务,进销存的财资数据,参与的供应链数据。
付费渠道: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第三方合作网站、金融业垂直网站需要采集客户来源渠道、搜索关键字、landingpage等数据采集需求客户的线下交易数据,客户方已有自有渠道:需要采集客户点击、浏览网页、网站浏览路径、转化路径漏斗、下载等事件、客户来源的邮件链接、客户输入、客户搜索内容等外部免费渠道:微博、、社交网站、视频网站、论坛、博客等需要采集客户评论、粉丝信息、舆情、内容热点等客户授权采集数据全方位数据采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应用同业参考-平安互联网金融战略“1333战略”•依托一个钱包——壹钱包•实现三大功能——管理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覆盖3层用户——平安员工、平安客户、社会大众•历经三个阶段——基础整合、金融整合、服务整合定位:立足社交金融,以现实金融生活为切入点,将金融嵌入衣食住行玩330个生活场景,重点聚焦支付业务、房市车市、医疗健康、交易所四大创新业务,实现与用户的高频互动,并运用大数据、精准营销等策略,推动产品创新,实现客户从非金融客户向平安金融平台转化和迁徙平安集团的互联网金融布局陆金所平安付平安信托直销银行存在的问题:内耗严重同质化竞争平安集团的互联网金融布局同业参考-平安互联网金融战略•按照“智慧、泛在、跨界”发展方向,全面启动互联网金融战略,以互联网金融作为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抓手,努力由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转变为领跑者。
•不是打造一个孤立于集团主业、渠道与体系之外的网络银行,而是牢牢把握以客户为中心,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来改造整个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目标是围绕“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经营战略,构建与建设银行全渠道产品和服务高度融合的全方位互联网金融体系,最终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实现更大价值•“三大网络渠道”:银行、网上银行以及银行•两个生活平台:“善融商务”和“悦生活”•三大产品线:互联网支付缴费;互联网理财;互联网融资•三项智慧技术:•数据挖掘顶层设计:建设全新的数据仓库和多个数据实验室,并组建了上海大数据分析中心•第一个在生产环境实现 “金融云”,5个工作日内交付上千台虚拟化服务器•在、短信及网络渠道推出智能客服,2014年智能客服自动应答量达到7574万人次同业参考-建行互联网金融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聚合、跨界、创新”的方式,构建互联网金融新的业务模式,打造社会化金融服务平台两大联动三大突破四大能力一个品牌u统一品牌建设,树立一流金融服务平台的品牌形象u业务与科技联动,建立双向的快速响应机制u线上与线下联动,构建新的业务模式,提升短、频、快优势,为客户提供立体化、全方位的服务u突破现有客户定义、区域限制和获客方式,对接大市场,强化客户体验,快速聚合客户。
u突破金融产品,驱动跨界组合、创新产品,提高客户粘性和赢利能力u突破交易渠道,迈向营销渠道,实现数字化营销;突破竖井渠道,实现全渠道协作u全渠道交互运营能力,提高客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u洞察和优化能力,快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市场的动态变化u产品/服务的组合创新能力,提高客户转化率与户均产品数u线上线下协同营销能力,增加客户流量,提高获客水平和营销效率战略要求统一品牌、集中运营“客户中心”、聚合客户跨界产品组合与创新线上、线下全渠道交互与交付开放第三方合作同业-区域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创新创新产品体系产品体系客户体验和客户体验和洞察力洞察力全渠道的全渠道的营销模式营销模式基层联社的资源共享基层联社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与合作同业与跨界合作同业与跨界合作新支付模式产品和服务反馈业务业务孵化平台孵化平台实时风险洞察精准营销精准营销客户洞察客户洞察新获客方式新获客方式数字化营销平台数字化营销平台O2OO2O协作协作产融结合跨界合作核心科技平台核心科技平台客户体验和行为分析实时事件反馈内部联合,对外合作内部联合,对外合作优化产品结构,提供新模式优化产品结构,提供新模式同业参考-区域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22品牌依赖需求探索品牌印象研究选择购买接受使用维系推荐探索Explore发现Find购买Buy享受Enjoy客户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营销销售与跨渠道交付洞察、优化、推荐全渠道客户服务与客户关怀银行视角价值链客户视角价值链传统电子银行•聚合客户:环绕最终客户提供价值并形成闭环。
•聚合线上、线下两张网:实现全渠道交互与交付•跨界组合与创新产品:开放合作•创新:平台驱动的协作创新客户价值链同业参考-区域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23同业参考-区域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全渠道交互体验#1.客户在不同渠道与银行的交互过程让客户感觉是关联的,无差异的#3.品牌宣传在不同渠道是一致的,但产品和促销每个渠道可以有自己的特点购买阶段•跨渠道的无缝交互•交易阶段的渠道协同,从一个渠道开始,另一个渠道结束•客户的属性、选择和偏好在多个渠道中能自动透明同步•个性化的信息推送也能按照不同渠道特点来分别推送•从客户行为中发掘客户潜在需求–发现“认识自我的时刻”•设计多个渠道的营销“事件”(O2O)吸引客户主动参与营销过程拥有阶段•让沟通和交互更简单,提升客户自服务的愿望•统一客户交互历史•从客服交互中挖掘新的客户需求,一个渠道服务引发另一渠道的需求验证•从多个渠道收集客户反馈,发现客户满意度问题,提升客户忠诚度•从客服投诉中发现内部流程或者产品问题,一个渠道的投诉应该在多个渠道反馈网点客户经理呼叫中心销售银行网站门户移动应用社交网站自助机具#2.客户交互体验和标识是统一的24*把客户体验落在跨渠道协同,线上和线下营销和产品交付过程的协作把客户体验落在跨渠道协同,线上和线下营销和产品交付过程的协作渠道协同的营销A.网银、等线上渠道协作获客和提供服务B.线上的客户体验采集和分析: :充分利用网点、线上媒体渠道、交互充分利用网点、线上媒体渠道、交互渠道等多种渠道等多种交互渠道来收集、分析和引导客户需求。
渠道来收集、分析和引导客户需求 C.网点布设智能化自助设备:在网点及其合作伙伴中通过智能化自助设备提供便利服务,其后台由新一代电子银行提供全渠道交付D.通过客户的交互数据和交易数据综合,挖掘客户行为和需求趋势,为线上客户提供实时推荐,为网点员工提供营销建议E.渠道协同的服务F.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排队、预约、提现、自动填单G.在服务中发现营销机会:服务交互过程中实时的分析和推荐,发挥客服人员的销售潜力H.电子渠道提升替代率,降低运营成本::简化电子银行终端的自服务方式,降低服务成本,同业参考—区域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线上+线下(网点)的协同合作电子银行成为每个基层联社的品牌承载全渠道的核心:跨渠道接触点做产品和服务的营销和交付呼叫中心移动的员工(移动平板)基层网点的员工外部获客来源:合作伙伴内部获客来源网银和的销售/服务主动推送和招揽客户,客户群体之间的推荐来自网点的自助渠道获客• 实时精准推送•交互中的渠道偏好判断,统一接触历史• 销售机会推荐和管理• 客户需求洞察分析• 销售漏斗分析新一代电子银行新一代电子银行通过多种来源产生各种热点和产品营销机会把线上实时发现的销售机会分发到对应的销售团队基于角色的跨渠道接触25*同业参考-区域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迭代的产品组合与创新用户价值主张用户价值主张互联网自助设备网点第三方渠道…需求1:家庭资产归集需求2:余额保值需求3:自动缴费提醒需求4:随身异地使用需求5:异地提现对应关键需求对应关键需求资金归集家庭账户使用异地使用无卡使用资金归集支付/转账理财产品银行基础产品基础产品产品组合产品组合/创新创新细分客户群小众需求细分客户群小众需求碎片化用户需求新产品客户体验驱动的微创新闭环在在渠渠道道层层实实时时采采集集客客户户需需求求问题1:不稳定问题2:功能缺失需求1:更便捷需求2:更快速需求3:…需求1:响应不及时需求2:客户投诉多需求3:…体验优化功能补齐流程优化操作简化…服务流程优化应急处理缺陷延误抱怨基础产品外出务工人员套餐1小微企业主套餐2市场评估市场评估用户在哪?用户在哪?用户需求?用户需求?规模大小?规模大小?客户分析客户分析/营营销销模块化组模块化组合产品与合产品与创新创新业务设计业务设计价值诉求价值诉求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细分、目标关键成功要素关键成功要素营销组合营销组合渠道、产品、定价、促渠道、产品、定价、促销销P0P1P2P3P4P5P6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团队、计划团队、计划小众小众需求需求大众大众产品产品产品目录客户体验驱动的微创新26•低成本低成本资金来源金来源:低成本核心存款占比保持在70%左右–覆盖广泛的立体渠道覆盖广泛的立体渠道,包括旗舰店、邻里点、服务代办点、线上网点–客客户体体验驱动线上/线下结合的客户服务和营销体系。
–多种产品和服务建立客客户粘性粘性,也抬高了客户转移成本•混混业““套餐套餐””的的销售模式售模式–控制客客户所有接触点所有接触点的数据,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营销推荐、产品和风险定价–净息差高于行业平均30%以上,整体营业收入增长高于行业平均45%•定价能力定价能力–社区银行模式““完整完整””了解客了解客户以及客户背后的社会圈子(企业/行业)–全美第一的零售用户规模为后台产品品资源的聚合源的聚合提供议价的基础,保险代销率63%–可以基于客户数据和客户群(行业)数据进行产品品组合和定价合和定价• 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电子银行的职能部门叫“银行数据部银行数据部”,除了服务2300万网上银行客户和1200万移动银行客户(每年35亿笔线上交易)以外, 为全行提供营销数据支撑‐富国的模式:互联网技术支撑的社区中介平台富国的模式:互联网技术支撑的社区中介平台同业参考-富国银行社区零售模式中的互联网思维全美第一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7000万的客户(为美国1/3的家庭提供金融服务),总资产超过1.6万亿美元四、建议•移动化•以“便捷”为客户体验目标,打造随时、随地、随身、简单、易用的智能银行•金融服务与移动终端相结合,提供更贴身的安全服务与基于位置的精准营销服务•社交化•通过分享、互动和比较,准确定位客户的需求,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营销减低传统营销成本,让客户享受优惠•利用众筹的概念降低产品的门槛•平台化•往交易平台、生活平台、支付平台、应用平台发展,形成闭环生态体系•开放化•通过跨界合作,整合外部资源,聚合客户,为多方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创新服务,实现多方共赢•泛在化•实现随时、随地、任何设备的接入,充分将第三方服务商引入到平台上•将产品和服务部署到客户身边,更加场景化和个性化 互联网金融向移动互联网金融转变,并加速与大数据、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的有效融合,呈现移动化、社交化、平台化、开放化、泛在化的发展趋势四、建议互联网金融整体发展趋势u全国领先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u全国第一家集政务、事务、商务为一体的社会综合服务平台u把甘肃的优质资源和产品推向全国,以优质产品宣传甘肃文化u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兰州银行互联网金融实践全新推出“成长版”网上银行系统兰州银行互联网金融实践兰州银行互联网金融实践投融资首页 融资项目列表样板网址:网址:兰州银行天猫联名卡是兰州银行与天猫商城联合发行,集银行金融功能和天猫消费功能为一体的电子账户,具有消费、转账等结算功能的金融电子账户。
兰州银行互联网金融实践四、建议产品层面做好清晰的差异化定位,对P2B融资类产品、货币基金类产品,传统理财类产品、存款类产品对应的客户做细分,通过消息推送平台提供精准化营销,避免所有产品项目竞争同一客户群体,形成行内资源高耗性、恶意性竞争,无形的提高我行的运营成本四、建议《BANK3.0》已经证实,移动智能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已成为主流,为客户提供“衣、食、住、行、玩”等一站式生活服务,借助一户通门户做客户导流、利用大数据发现用户行为轨迹,逐渐为客户打造一个个性化,定制化的移动金融服务综合性大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