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石景山利用文化资源打造“西山文化”品牌的调研报告.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0761656
  • 上传时间:2017-09-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3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关于利用我区文化资源打造“西山文化”品牌的调研报告进入新世纪, 世界范围内出现文化和经济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 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已经成为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借助北京市新规划和首钢搬迁以及奥运会的机遇,区委、区政府确定了“以休闲、娱乐为发展主旋律,以营造京西花园式的生态环境和时尚高雅的文化氛围为基础, 打造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 建设现代绿色文明石景山”的发展战略 如何发挥石景山区文化特色优势, 促进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打造首都“ CRD”,值得思索与探讨为此,九三学社石景山区工委经过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实地走访,进行了相关调研,提出“利用我区文化资源打造西山文化品牌”的调研报告一、打造石景山区“西山文化”品牌的背景分析石景山区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 但是长期以来, 除了八大处和石景山游乐园为外人所知外, 石景山区一直被视为 文化贫瘠地区 当今中国的众多城市, 乃至北京的许多区县 , 为了发展经济都纷纷打起“文化牌”,就是基于这种认识的具体体现,如通州区的“运河文化”、宣武区的“宣南文化”,门头沟区的“永定河文化”,丰台区的“卢沟文化” 等, 这些文化品牌一方面确立了地区发展的方向, 同时也像一面大旗吸引着各方面的资源投入, 给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促进 。

      纵观我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再分析北京市其他区县的文化建设, 我们发现打造文化品牌对于我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打造石景山文化品牌的任务迫在眉睫未来的石景山区要“打造北京 CRD,建设首都新城区”, 应积极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一)石景山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文化资源的利用有三种境界:守株待兔,靠山吃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优化整合,提炼创意 “守株待兔”,只能收点门票,推动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开动脑筋,整合资源, 不断创意才是出路 石景山区许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充分, 没有挖掘文化资源2 及其经济潜质, 文化资源优势未能转换为产业优势或旅游优势 如: 田义墓的石刻浮雕上的几十幅古典故事构成了一部石头的人文教科书, 俨然是一个石刻装饰艺术博物馆, 但人们仅仅把它看作个宦官博物馆 我区的旅游除了靠八大处和石景山游乐园的休闲娱乐基础外, 并未 在资源的深度进行开发和整合, 致使长期以来除著名景点以外的其它资源的管理与服务处于一种长期不配套的状态,不能满足京城居民日益提高的休闲娱乐需求2.对外宣传上缺乏有力度的措施石景山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一个工业为主的行政区, 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很少。

      如只知道石景山是区名, 而不知石景山是一个宗教名山; 只知道八大处是个佛教旅游地,不知道它还贡奉着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 从而导致其闻名程度远不如雍和宫; 法海寺以其精美绝伦的明代宫廷壁画而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壁画的艺术价值只为少数人欣赏, 目前游人不多,真可谓“ 宝在深山人未知 ”,而法海寺的集贸市场反到是远近有名,高峰时人满为患3.文化资源权属分散,行政壁垒和单位保护主义存在石景山区有不少的驻区单位, 驻军单位又恰好在八大处一带, 因此区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受到了很大限制 同时, 我区的文化旅游资源除石景山游乐园外均为国营事业单位,经营目的 以公益为基本导向 , 无法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主体, 体制对经营活动的制约较大, 活力不足 也就是说虽然我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但在运营上各自为战, 缺少一个大的文化品牌平台把这些资源内联和整合起来, 形不成体系和规模, 降低了市场竞争能力, 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综合效益不高4.虽然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但均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群以八大处公园和石景山游乐园为例,虽然其营业额在京城旅游景点中排名位于中上游,但是仔细研究游客的滞留状况会发现有两大特点, 其活动区域仅限于园内, 其滞留时间仅为3-4 小时。

      这就说明, 我区景点建设缺少完整系统的发展规划,满足不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要求, 景点周边的服务性经营项目没有统一规划和管理, 形成不了规模经营, 更无法形成旅游产业链来全面带动我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5.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随着近年的发展,在老山、苹果园、金顶街、晋元庄、西下庄等地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生活区,而应该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还未启动,石景山区的银行、商厦、体育、休闲、娱乐设施还是集中在发展前的古城地区, 给上述地区居民的生活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明显地不适应 CRD和首都新城区建设的发展要求3 (二)“西山文化”品牌创建的可行性结合我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 CRD的定位,我们提出打造“西山文化”品牌,的概念,以促进我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 我区拥有较好的文化资源优势 石景山区的人文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各种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其中重要文物古迹有 73 项,其中区文物保护单位 1 项,市文物保护单位 7 项,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1 项 其中法海寺明代宫廷壁画精美绝伦, 宦官田义墓精美石刻闻名遐迩八大处的“三山八刹十二景”,引人入胜,灵光寺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更是闻名海内外。

      还有冯玉祥将军曾三度隐居的慈善寺,老舍笔下的模式口古镇的驼铃古道等,不胜枚举2. 西山地区的文化底蕴极具影响力 京西之山统称西山 ,人称“神京右臂”,西山层峦叠嶂,古人说它是太行山脉之首西山文化涵括名山大川、古镇名刹,独具神韵西山文化不但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而且还保存比较完整的遗址遗存, 如八大处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是世界佛教界至高无上的佛宝;建于隋唐时期的证果寺、香界寺、灵光寺,在京师有较高的知名度; 法海寺的明代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西部的模式口,有作家老舍笔下描述的京西“ 驼铃古道 ”风貌;几十万年前的冰川擦痕在科学史上有着重要价值, 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开发利用西山文化的一个有力的基础条件3. 山水文化与 CRD内涵贴切 休闲从字义上看,是人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 对自然的表现,中国人谓之 山水 ,西方人谓之风景 , 其中奥妙在于人和自然关系之审美理念 孔子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是为精神境界石景山倚山伴水,自然风光旖旎, CRD休闲娱乐的特征与山静水动之特征相对应而且我区具有 一半青山一半城的特 色,城市绿化率达到 41.9 %,山林资源不仅是我区的最大优势,更是宜居城区必备的首要特征。

      4. 我区文化建设初具规模 我区拥有全国著名的八大处公园、石景山游乐场和北京市唯一的国际雕塑公园新建的 数码娱乐基地 的发展方兴未艾我区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有84 处, 其中五星旅游资源 4 处, 四星旅游资源 14 处, 全区旅游新建、 扩建项目达到 16 个,相关项目投资近 8 亿元全区现有区文化馆、 区图书馆和少年儿童图书馆 3 家, 街道图书分馆 9 个, 社区文化室125 个街乡文化站 9 个,总面积达到 28770 平方米这些文化设施成为广大群众获取知识和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为我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4 2006 年全区全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搜集整理了 158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建立由八大处的传说等 8 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其中古城村秉心圣会、永定河传说等 5 个项目成功申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石景山太平鼓、 永定河传说两个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区文联下属 文学、书法、美术、摄影、老年书画、楹联、民俗、音乐、舞蹈、曲艺、集邮和花会等 13 个 艺术协会 , 会员近 5000 余人 荟萃了本区众多具有专业水平的文艺工作者。

      特聘了著名学者舒乙、舞蹈家陈爱莲、词作家石祥、京剧表演家朱宝光担任文联艺术顾问并和著名作家魏巍、著名诗人贺敬之、著名朗诵家殷之光等结成朋友 群众文化活动在街乡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全区共有各类文化队伍 567 支 涉及内容广泛,有花会、合唱、舞蹈、话剧、戏曲、诗词、书画、楹联、服装表演等极大丰富了我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5. 面临着北京奥运的机遇 围绕着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主题,北京奥组委已经制订出台了 《北京奥运行动文化环境建 ??市文明、 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建设开发做出了系统规划, 整个北京城市的人文环境建设面临着组织保障力度加大、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资金投入力度加大等空前大好的历史机遇 西山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开发好西山文化可以丰富北京人文奥运的内容,如果我们紧贴北京奥运大背景,定位在丰富奥运、服务奥运的开发目标上, 必将获得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西山文化开发就可以因势利导,实现大踏步的跨跃6. 符合我区城市功能定位战略转型的需求 北京市新的城市规划对我区的城市功能由传统重工业区定位为 城市功能拓展区、 城市职能中心、 综合服务中心、 文化娱乐中心 的 “一区三中心” 。

      区委、 区政府确定了打造北京 CRD的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产业发展、 从本质上讲,CRD推出的是少污染、可持续的绿色经济,促进体验的休闲经济,激发活力的创意经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 形成以休闲娱乐、 商务会展、 创意科技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 面对这种战略性调整,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需要深入地研究西山文化,科学地分析区情,准确地定位我区发展方向7. 与天泰山生态旅游区开发相吻合 天泰山地区是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富饶的历史文脉, 它不仅是石景山区宝贵的绿色资源, 还作为北京市绿色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北京城难得的 “都市林荫”, 是我区西部开发和 CRD的发展纵深之所在二、“西山文化”的内涵5 “西山文化” 是一个综合性的大文化, 其内涵相当丰富, 涵盖石景山地域内的宗教文化、古镇文化、宦官文化、革命历史传统文化、民间民俗文化、钢铁文化、现代娱乐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涵盖了八大处、模式口古镇、东部旅游娱乐区、西部休闲旅游区、西五环体育产业带、 天泰山生态旅游区、 八宝山革命公墓等 一系列历史文化遗存和发展建设中的文明成果 “西山文化” 历史悠久, 既包含历史文化的内容, 也包含现代文化的内容。

      “西山文化”是石景山文化的集中体现, 是石景山地域文化的象征, 是石景山文化的主脉, 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西山文化包含以下内容:(一)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着眼于石景山区悠远的历史, 突出了古文化的特点, 涵盖了古刹、 宗教、 古镇、墓藏和宦官等方面的内容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的八大处, 园中八座古刹最早建于隋末唐初, 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其中灵光、长安、大悲、香界、证果五寺均为皇帝敕建西山内外, 凡是风光幽胜之地, 几乎无不为寺庵庙堂所占, 成为京郊宗教文化的荟萃之地, 如坐落在石景山模式口翠微山南麓的 法海寺 、 始建于明末清初的京西古刹 慈善寺 、 由明代司礼监太监温祥于正德八年在原有寺庙旧址上建成并由皇帝赐额的 承恩寺 等老舍先生名著《骆驼祥子》中提到的磨石口,即今日的模式口,这里曾是 京西重镇 ,是“京西古道”东起点,模式口有著名的“驼铃古道”遗韵,有被誉为“亚洲地质史上的光辉一页” 的数十万年前的模式口第四纪冰川擦痕, 有堪称明代壁画之最的法海寺、 明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之墓,这些地方都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渊源老山汉墓位于老山东南,是近 20 年来北京地区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 考古价值。

      此外, 在石景山还有鲍贵卿墓、 永宁公主墓、 刚炳墓祠、 莫英墓、 刚毅墓、瑞王坟马家坟、王国维墓、载沣墓、梁王坟、赵一鹤墓、珍妃墓等明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之墓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 占地面积最大、 规制最高、 石刻最为精美的宦官墓, 其占地 6000 多平米, 以精美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