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级最年轻国家级新区 南沙有望成华南新增长极.docx
6页晋级最年轻国家级新区 南沙有望成华南新增长极开发建设分为两个阶段9 月 6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南沙成为最年轻的国家 级新区,填补了华南片区内没有国家级新区的空白根据规划,南沙新区总体战略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 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 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 面合作示范区朱小丹在发布会上表示,南沙新区规划期是 2012 至 2025 年,开发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 一阶段是从现在到 2015 年,第二个阶段是 2016 年到 2025 年,均有具体的发展目标日前,本报记者来到南沙,这里似乎并没有因这一重大消息而打破往日的平静不过,基 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南沙的腾飞做了铺垫:高速公路直达南沙港,广深港高铁在南 沙设站,虎门大桥拉直了南沙与东莞、深圳的距离,地铁由广州市区直达南沙中心城区, 港口码头井然有序,来往香港、澳门的班轮方便商务人士的出行……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区政府办公地,新迁驻的办公楼体现了一种服务为先的理念。
当街设立 的是广州南沙政务服务中心,23 个对外办公的政府部门在此进行一站式服务而南沙区委、 区政府主楼,则“躲”在南沙政务服务中心的身后,不注意还真难发现 “如此设计,体现 的就是一种服务为先的态度 ”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表示,国务院对南沙新区的定位有三个层次,一是推进珠三角的结构转 型,二是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综合示范区,三是对国家对外开放格局发挥重大作用多重优惠政策措施叠加朱小丹表示,围绕南沙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规划》从金融、与港澳往来便利化、 扩大对外开放、财税、土地管理、海洋管理、社会事业与管理服务等方面赋予南沙新区多 项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在规划当中直接赋予国家一级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围绕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功能定位,赋予南沙新区多项与港澳 密切人员往来的便利化政策,如同意增加南沙新区粤港澳直通车指标数量等;二是围绕打 造以生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功能定位,支持南沙建设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 区、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和外汇管理等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以及新设金融机构、开办期货 交易、信用保险、融资租赁等;三是围绕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功能定位, 支持南沙新区建设粤港澳口岸通关合作示范区;四是围绕打造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功 能定位,赋予南沙新区开展国家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政策;五是围绕建设我国新型城 市化典范,推进行政管理、土地管理和海洋管理等政策方面,支持南沙新区积极探索。
在广州市层面,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表示, “要为南沙新区开辟‘绿色通道’ ,实行‘特事特办’ ,重大问题由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 ” 南沙区区长袁桂扬称, “下一步要贯彻落实规划, 同时还要进一步争取有关政策 ”在国家层面上,随着南沙新区的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国家在相关政策支持方面的力度将不 断加大,包括允许南沙新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国家总体战略要求,推出一些先行先 试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浦东、滨海等新区,南沙新区还将在国家层面建立协调 机制, 《规划》明确提出要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 门特别行政区、广东省、广州市等各方参加协调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国家 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称,这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南沙新区建设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 困难当然,先行先试是南沙新区最有吸引力之处 “南沙新区的活力在于大胆创新,只有大胆创 新、先行先试,勇于破除发展的瓶颈,争创体制机制的优势,才能增强发展的动力” ,范恒 山强调从几何中心到经济中心走访南沙,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密集的人口,没有发达的工业,几乎是一片待开发 的处女地作为珠三角的地理中心,若以南沙为中心画一个圈,70 公里的半径内,包括香港、澳门、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核心城市全部囊括在内;以 100 公里为半 径,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都将网络其中。
从地理的几何中心跨越到区域的经济中心, 南沙承载着众多的寄托和期待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去年 3 月在视察南沙时提出, “要以南沙新区开发为突 破口,建设一个‘新广州’ ” 广州市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表示,南沙新区定位 是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样板区,南沙新区开发就是打造一个新广州的 突破口,也是广东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平台南沙新区要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成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最大的试验田举全市之力,做好实施规划的各项工作,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作 品 ”陈建华昨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如今,南沙新区上升至国家级新区,南沙更需向浦东及滨海新区看齐,琢磨世界级、国际 性的定位规划做大金融文章广州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提出的“1348”发展战略,其中就有两次提及南沙一是南沙现 代金融服务区,其次是继续争取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近水楼台先得月依托毗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及两大区域金融中心广州、深圳的优势,南沙新区欲在“金”字上做文章东亚银行(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表示, “因地理位置较优越,南沙可作为香港银行 业在广东的区域性总部,银行的后端业务也可放在南沙,同时广东省也可以在南沙设立办 事机构,对来自香港的银行进行集中管理。
最后通过南沙这个节点,让金融融入泛珠三角《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推动广州南沙金融合作与开放创新区 建设积极发挥南沙作为实施 CEPA 先行区和粤港澳合作重要载体的优势,谋划开展金融 开放与合作先行先试争取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试点,发展国际金融 租赁在 CEPA 框架下,积极探索开展与港澳金融合作创新试点积极承接国际金融服务 外包转移,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广州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提出的“1348”发展战略,其中就有两次提及南沙一是南沙现 代金融服务区,其次是继续争取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航运金融是南沙新区未来重点打造领域据悉,广州航运交易所将迁址南沙新区,广州航 运交易所将依托南沙港口和航运物流产业发展,进一步聚合和整合航运相关要素和资源 与此同时,争取设立船舶金融租赁、航运保险等专业性金融机构,探索创新航运融资方式, 支持航运相关企业、金融机构等共建航运产业基金吸引大型金融机构在南沙区设立金融 租赁公司或航运金融部门,支持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参与组建租赁公司此外,大力发展船 舶金融、海上货物险等相关传统保险业务,积极探索新型航运保险业务,培育航运再保险 市场。
南沙区还提出,大力培育发展融资平台,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增强企业投 融资能力,探索建立以融资平台公司为主体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努力扩大项目融资 规模,带动更多信贷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交通能源、社会民生 等重点领域,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新格局据悉,不久前天象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公司将公司总部及旗下“天策基金”的注册地由天津 迁往南沙,并在南沙发起设立由中央财政、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共同设立的新兴产业创业 投资基金八大项目同时落地南沙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目前南沙正在与部分央企接洽新项目,包括新能源、高端装 备制造设备、生物医药等项目9 月 26 日,总投资达 120 亿元的 8 个大项目同时在南沙举行了奠基、动工和竣工仪式,成 为南沙新区获批后的首批落地项目该八大项目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港 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广州南沙江海联运码头一期工程、广州南沙钢铁综合物流园、广州万 琦冷冻仓库有限公司冷冻仓库、广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首期搬迁项目等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表示,这些项目的开工, “是南沙新区站在新的起点上,打造以先进生产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的新开局。
”他说,南沙新区将以这批重大项目 的奠基、开工和竣工为契机,坚持以先进生产服务业为主导,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服务、 高端商贸服务、高端装备及技术、科技智慧、海洋经济、健康休闲等产业,力争将南沙新 区打造成为可以代表广东和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产业高地事实上,已有不少企业提前嗅到先机 “国家正式批准广州南沙区为国家第六个新区后首个 落户项目:广药红罐王老吉总部落户南沙!”广药集团总经理李楚源在获悉南沙新区获批 后立刻发了微薄,此后他对记者透露,广药集团在南沙的基地达 800 亩左右;在 8 月下旬 举行的“新广州新商机”乌鲁木齐推介会上,广汇能源与南沙新区签订合同金额达 50 亿元 的能源贸易合作项目;东方宾馆也在南沙储备了面积不小的地块此外,中海集团散货总 部、中铁港航局总部和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部都将迁到南沙目前,南沙已初步形成了汽车、钢铁、造船、机械装备、精细化工、高新技术、港口物流 等产业基地南沙汽车工业园占地 4 平方公里,被列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之一 广汽丰田的生产基地 2004 年落户于此,占地面积 187 万平方米,有两条生产线,年产能 36 万辆围绕汽车产业基地的配套建设,广汽集团年产 50 万台的发动机项目、福耀玻璃 的南沙汽车玻璃有限公司、广州 JFE 钢板有限公司、电装(广州南沙)有限公司也纷纷注 册设立。
此外,中石化、中石油以及 BP、埃克森等都在南沙设有基地,东方电气、日立、 巴斯夫等也均在此有项目在规划设想中,航运物流服务等五大主导产业成为南沙新区所考虑的重点发展领域,还将 通过科学遴选引进一批成长性强、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南沙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目前南沙正在与部分央企接洽新项目,包括新能源、高端装 备制造设备、生物医药等项目,进展顺利,未来部分项目将进入实施阶段打造区域交通枢纽构建通达珠三角湾区城市半小时交通圈;推进珠江湾区东西两翼跨江通道建设,建设珠江 口交通环线等“交通枢纽建设是个关键 ”在回答记者提出南沙现在面临的问题时,陈建华直言交通是最 大的问题广州市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也表示,南沙如何从区位的几何中心变 成整个区域几何中心,交通设施非常重要未来,一张涵盖空、海、陆地、河道、桥梁、地下等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正在徐徐张开港口码头建设先行“哐……哐……哐……”南沙南端临海的龙穴岛的一处工地上,传来了紧凑有序的打桩声, 这里是正在扩建新项目的广州港南沙海港码头南沙的生命力,在于粤港澳合作而重中之重,在于南沙自身最大的优势——航运 ”中 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称。
资料显示,南沙港是珠江西岸唯一一个专业化深水集装箱码头,拥有 3500 米可靠泊世界最 大型集装箱船舶的 10 个 10 万吨级泊位和 420 米驳船岸线2011 年,南沙港区货物吞吐量 达到了 1.63 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 892.64TEU,分别占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的 38%和集装 箱吞吐量的 63%围绕港口建设,广州将不惜巨资投入,以重塑华南门户地位,推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 设据广州市发改委消息,广州拟投入 127.1 亿元推进沿海主枢纽港工程此外,未来珠三角西部重要货运通道的快速货运铁路——南沙疏港铁路,也有望于明年开 工该疏港铁路建设长度为 101 .1 公里,项目投资总额达 92 亿元经此铁路,南沙港的腹 地进一步扩大到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事实上,记者获悉,南沙港主要参股方广州港不久前已经提交上市申请,拟通过 IPO 攻取 募集资金用于港口及码头建设编织立体交通网铁路轨道交通是另一大看点日前公布的《广州市“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征 求意见稿中,地铁 4 号线延长线计划于 2016 年建成,将终点站由金洲延伸至南沙客运港, 线路长约 11.7 公里未来,南沙还将建环岛线(15 号线) ,线路全长 30.5 公里。
而这些,并不是全部万顷沙、庆盛、南沙港三大交通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