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岛八举措破解渔业安全生产管理难题2006.doc
3页八举措破解渔业安全生产管理难题 2006-4-26 11:16:36 安全生产事关经济发展,事关政治文明,事关社会稳定渔业生产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受天气、海浪、海流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很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给国家和广大渔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以山东青岛市黄岛区为例,就如何破解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浅谈一点看法 渔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黄岛区位于胶州湾西海岸,海岸线132公里,涉海渔业村40多个,捕捞渔船626条,23200马力近年来,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针对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从强化防范措施入手,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检查整改措施,努力把安全生产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使重大海损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死亡渔民、伤残渔民等各项安全指标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渔业生产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再加上渔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安全生产自觉性差等原因,渔业安全生产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渔民安全意识淡薄通过海上、陆地检查发现,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船长不同程度的存在不按要求配齐职务船员、普通船员和救生、消防等设备,对有些设备的安装、摆放很不规范。
二是部分渔港、码头基础设施落后一些渔港投资建设较早,吃水浅,强度差,长度和宽度很小,设备非常简陋,且大部分是渔民自发修建,近年来因缺乏维护、更新和改造,出现重大险情和紧急情况根本无法应付 三是渔业水上安全救助没有保证长期以来,渔业海上救助工作主要以渔船自救为主,由于组织难度加大,救助手段落后等因素影响,使渔船救助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往往造成救助不利,加大了渔民生命和财产损失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已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加了海上救助的资金投入,但力度远远不够 四是部分船舶适航状态差,大量“三无”和老旧渔船依然存在渔船超龄服役情况严重,普遍存在老龄化、船体破旧、安全设备过期等现象,虽然对“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工作,但由于大量无证造船的“沙滩” 船厂仍未彻底取缔,所以,“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仍得不到彻底根除,因而给渔业安全生产埋下伏笔 五是部分渔船跨航区、超抗风能力作业近年来,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日益匮乏,一部分渔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自身渔船的情况,跨航区、超抗风能力作业现象屡见不鲜,给渔业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隐患。
解决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领导,确保渔业生产安全 1. 成立渔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渔政、渔监、沿海乡镇(办事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督察2.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把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到有关部门或直接到人,真正把渔业安全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形成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无小事,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良好格局3.严格值班制度保证上传下达,确保信息通畅,建立了安全救助工作体系,加强渔政船的维护,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时刻作好抢险救生准备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渔民的安全意识 针对部分渔民在安全生产方面仍存在麻痹思想和心存侥幸及冒险出海作业的现状,要强化对渔民的安全教育,做到安全学习反复抓,每年可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切实增强宣传教育效果,提高渔民安全生产自觉性 三、抓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要组织对渔船通讯导航设备和安全救生设备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检查整改在伏休期,采取海上堵、岸上查的方法,开展海、陆联合检查,海上堵截违规作业渔船,岸上检查捕捞许可证和职务船员证书。
在冬季火灾多发季节和夏季台风季节,组织对渔船消防设备及防火、防风制度和值班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次抓好专项检查,针对安全事故易发的养殖行业和小型渔船,组织专项检查,切实解决临水作业不穿救生衣,超抗风等级作业等问题 四、加大渔船互保工作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渔业互保开业10年来,为海洋捕捞生产的安全、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为许多渔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和燃眉之急为更好的做好互保工作,为渔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或不定期的选派业务骨干到先进地区学习培训二是建立各种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如制定互保制度、入保续保程序、变更程序和理赔程序三是要按时入报续报,及时赔付 五、积极推进渔船编队作业制度 由于编队生产在渔业海难互救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引导渔民根据作业类型、作业范围等自主结合,组成三艘以上渔船的生产编队生产,并确定其中经验丰富,船况、设备较好的船长作为队长船,负责编队船安全情况的掌握和与岸台的沟通联络是否可以把编队生产形成一种制度作为渔船进出港作业签证的一项内容。
六、严厉打击私自造船行为,减少“三无”渔船的温床 “三无”渔船是指无船名号、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的渔业船舶,此类船舶不到主管部门申请,逃避各种规费,常年违法作业,是海上不安全因素的主要根源针对私自造船行为,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渔港码头停泊点等宣传阵地、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抓住船员培训、海事处理等有利时机,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切实提高船主的安全意识和守法自觉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渔监、渔政、工商、边防、新闻媒体等部门应联合执法,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严厉打击私自造船行为 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渔业海难救助体系建设 渔业生产具有高风险特点,在一定条件下难以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海上救助和做好岸上防范工作对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加强渔港安全设施、航标、通讯网络等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督促渔船船主按规定配齐渔船安全设施,确保船员人身安全以黄岛区为例,为确保渔业安全,区政府投资6000万元在薛家岛办事处的后岔湾建设渔港码头,以满足渔船锚泊、装卸渔获物和避风的需求;又投资20万元为全区60马力以上的渔船配备渔业单边带电台,建立海上二级通讯网落,以利于渔民进行互救。
八、全面推进渔船报废制度 要积极采取措施,对那些超龄服役年久失修、船况破旧的渔船应该采取强制性报废制度,最好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 ( 来源:中国渔业报 作者:李文鹏、薛开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