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沧州市刘夫青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5页河北省沧州市刘夫青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正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硫酸盐都易溶于水B.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C.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物质的量之比为3∶2∶3D.明矾含有结晶水,是混合物参考答案:C2. 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A.A-x B.A-x-n C.A-x+n D.A+x-n参考答案:B略3. 由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放入500mL某浓度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mL 2.0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该盐酸的浓度为()A.0.5 mol/L B.3.0 mol/L C.2.0 mol/L D.1.0 mol/L参考答案:D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守恒法.分析: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铜、氯化铁,盐酸盐酸可能有剩余,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最大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氯离子守恒有n(HCl)=n(NaCl),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Cl)=n(NaOH),再根据c=计算.解答:解: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铜、氯化铁,盐酸盐酸可能有剩余,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最大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Cl)=n(NaOH)=0.25L×2.0mol/L=0.5mol,根据氯离子守恒有n(HCl)=n(NaCl)=0.5mol,故该元素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难度中等,理解反应过程根据离子守恒计算是关键,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4. 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 )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 min内, N2的物质的量由20 mol减小到8 mol,则2 min内NH3的反应速率为 ( ) A.1.2 mol/(L·min) B.1 mol/(L·min) C.0.6 mol/(L·min) D.0.4 mol/(L·min)参考答案:A略5.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常温下,铁片和铝片放入浓硫酸中都无明显现象B.NaOH溶液和SO2气体都能使溴水褪色C.NaOH溶液和FeSO4溶液长期露置于空气中都会变质D.氯气和碘蒸气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参考答案:A6.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CuO B. CaO C. Fe2O3 D.Al2O3参考答案:BD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铝与盐酸反应:2Al+6H+===2Al3++3H2 B.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OH)3+OH- ===AlO2-+2H2OC.铁与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D.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2O3+2OH- ==2AlO2-+H2O参考答案:C略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 C.物质的量是量度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D.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分子、原子和离子参考答案:C9.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A.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但不滴落Al2O3的熔点高于AlC.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Na+,无K+D.将Cl2通入盛有湿润的红色布条的洗气瓶中红色布条褪色Cl2具有漂白性 参考答案:BA.铝片放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A错误;B.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形成氧化膜,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住了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B正确;C.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K+,故C错误;D.氯气不具有漂白性,红色布条褪色,是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故D错误;故选B。
10. 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6 ℃要将丙酮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理的方法选择是( )A. 过滤 B. 蒸馏 C. 蒸发 D. 干燥参考答案:B【详解】丙酮易溶于水,但是其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差较大,所以可用蒸馏操作将丙酮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B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11. 下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 (填编号)(2)在上图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 和 ;不仅可以形成 ,还可以形成碳环3)上图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与 ;B与 ;D与 填编号)参考答案:(1)A、C(2)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 碳链(3) A与C B与E、F、H D与G 12.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B13.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2v正(H2)=3 v逆(NH3)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N2,生成3n mol H2C、断裂3molH—H的同时断裂3molN—H键D、N2、H2、NH3的分子数比为1∶3∶2参考答案:A略14. 关于油脂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①油脂在人体内的水解、氧化可释放能量,所以油脂可在人体内提供能量;②为人体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③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④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物质的吸收A. 只有①②④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①②③ D. 都正确参考答案:D油脂包括植物油和动物的脂肪,①油脂在人体内的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然后分别进行氧化,释放能量,在人体内提供能量;②油脂可以保持体温,缓冲减压,保护内脏器官;③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④很多营养素也要靠油脂来运送。
例如维他命A、D、E、K都是油溶性的,必须溶在油里面,才会被消化与吸收,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油脂的性质与应用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油脂对人体的重要性有:①为人体提供热量;②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③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④供给脂溶性维生素15. 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白铁(镀Zn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B.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被氧化形成保护膜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色保护层D.在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几滴CuSO4溶液,可加快H2的产生参考答案:A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用固体NaOH配制0.5 mol/L的NaOH溶液500 mL,有以下仪器和用品有:①烧杯 ②100 mL量筒 ③500mL容量瓶 ④药匙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1)配制时,没有使用的仪器和用品有____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
2)在配制的转移过程中某学生进行如右图操作,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 (3) 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不能重复) ;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10g 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 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③把恢复室温的溶液小心地转入500mL容量瓶中;④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与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4)在容量瓶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托盘的滤纸上,准确称量并放入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摇匀(5)实验中如果需要2mol/L的NaOH溶液950mL,则配制时应选用 mL容量瓶,称取NaOH的质量是 。
6)在定容时,视线应与 保持相平参考答案:(1) ② ; 胶头滴管 (2) 未用玻璃棒引流 ; 容量瓶的规格错误 (3) ①③⑤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