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研究法课件.ppt
36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1,一.比较研究法的概念及分类,二.比较研究法的意义和作用,三.比较研究法的运用,四.比较研究法的要求及局限性,五.比较研究法的实例分析,一.比较研究法的概念及分类,2,比较研究法的概念,所谓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种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的方法三个必备条件:,1.必须存在两种以上事物2.这些事物必须有共同基础3.这些事物必须有共同特性比较研究法的概念 所谓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3,比较研究法的分类,一、纵向比较,纵向比较是对同一事物的历史形态进行比较这类比较是按时间序列的纵断面展开的,它使我们不仅能从相对稳定的状态来研究事物,而且还从发展变化状态来研究事物,从而弄清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研究法的分类一、纵向比较,4,1949,1983,研究生,0.06,3.7,本专科生,11.7,120.7,中专生,22.9,114.3,中学生,103.9,4397.7,小学生,2439,13578,年代,人数,项目,1949年与1983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数比较,单位:万人,1949 1983 研究生,5,二、横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对于同时并存的事物进行,比较,它是按空间结构的横断面展开的,,强调的是从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中研究,事物的异同,分析其原因。
从横向比较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二、横向比较,6,国家类型,年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占公共经费支出的,发达国家,1975,5.9,16.4,发展中国家,1975,3.5,11.7,不发达国家,1975,1.4,10.6,各国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与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国家类型 年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占公共经费支出的发达国家,7,三、同类比较,同类比较就是对两类性质相同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加以比较,在比较中寻找事物的共同点它在运用过程中能使人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将一类事物中所发现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同类比较应用到其他事物的研究中去,成为解决新问题的关键方法三、同类比较,8,四、相异比较,相异比较就是对两类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加以比较这种比,较,是为了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点相异比较法能使得到的结果鲜明,是非,清楚,有利鉴别,便于分析四、相异,9,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男生40,25,34,20,23,25,32,33,女生,35,30,21,29,27,30,22,19,对某中学男女生最喜欢的学科比较,单位:人,科,目,人,数,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男生40253420232532,10,五、定性比较,定性比较是对两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本质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事物的性质。
六、定量比较,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数量的分析,从而准确地判定事物的变化六、定,11,比较研究法的意义和作用,比较研究法是一种思维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的意义和作用比较研究法是一种思维法,也是一种具体的,12,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比较研究法可以克服教育过程中的狭隘性,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认识简单的事情,要通过比较认识复杂的事情,更需要通过比较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它也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例如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方法的创新等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比较研究法可以克服教,13,比较研究法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明、发现在教育研究中,通过比较也可以发现新的结论例如调查差等生的问题,比较研究法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明、发现14,比较研究法能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和特点在教育上,通过本国与外国、本地与外地的比较,可以找出哪些是共性的问题,哪些是特殊性的问题,从而加强对本国、本地教育的理解比较研究法能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和特点15,比较研究法的步骤,明确比较的主题,提出比较的标准,解释比较的内容,作出比较的结论,比较研究法的步骤明确比较的主题,16,明确比较的主题,即,明白比较什么问题。
将比较的问题放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乱比,比较的主题要明确,集中如自学教学与常规教学中注意集中问题的比较研究,明确比较的主题,即明白比较什么问题将比较的问题放在一定的范,17,提出比较的标准,就是把,比较的对象的材料,按可能比较的形式排列起来比较的概念要明确化,比较的数据要精确化研究者根据,比较的标准,,不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且能利用各方比较的材料提出比较的标准,就是把比较的对象的材料,按可能比较的形式排列,18,校 名,班别,划出录音机中声音人数,划对声音总人次,全班总人次,划对声音人次与全班总人次之比(%),比例差 异检验,汽车喇叭,鸟叫,钢琴,哨声,自行车铃声,A,实验班,对比班,B,C,校 名班别划出录音机中声音人数划对声音总人次全班总人次划对,19,解释比较的内容,即对所比较的事实,数据,进行充分的研究,说明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分析形成这一事实的原因,理由和因素,解释比较的内容,即对所比较的事实,数据,进行充分的研究,说明,20,作出比较的结论,即对比较对象的材料,情节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作出比较的结论,即对比较对象的材料,情节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21,比较研究法的要求,要科学的运用比较研究法,必须注意事物之间的可比性。
有些事物有可比性,有些事物没有可比性,如果不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的材料,则不能比较坚持可比性原则,这是运用比较研究法的基本原则比较研究法的要求要科学的运用比较研究法,必须,22,要科学的运用比较研究法,必须注意比较的广泛性比较要从多方面进行比较的广泛性,还包括制定几种不同的方案,反复进行比较要科学的运用比较研究法,必须注意比较的广泛性23,要科学的运用比较研究法,不仅要比较事物的现象,而且要比较事物的本质要做到比较事物的本质,必须要对于比较的双方和几方进行一定的研究,通过现象认识本质要科学的运用比较研究法,不仅要比较事物的现象,而且要比较事物,24,要科学的运用比较研究法,必须正确估计比较研究法的作用,把比较研究法和其他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要科学的运用比较研究法,必须正确估计比较研究法的作用,把比较,25,比较研究法的局限性,比较研究法有一定的研究范围比较是有条件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无法比较比较研究法的局限性比较研究法有一定的研究范围26,比较得出的结论,只是相对而言的任何比较都只是拿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来比较,然而不能进行全面的比较比较得出的结论,只是相对而言的27,比较研究法的实例分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法的实例分析,28,确定比较问题,完整的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最重要的环境,父母的见识、观念、行为方式、知识技能等对下一代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给予孩子价值观念、规范与感知方式,基于此,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父母外出务工,不仅在空间上拉大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家庭结构发生断层,亲子间社会纽带作用弱化或断裂,“心灵沟通的陌生化”倾向不容忽视初中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阶段,也是情感、性格、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缺少了来自家庭的关爱、支持和指导,再加上儿童自身心理的不稳定性和易模仿性,他们往往比小学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的困惑和难题确定比较问题,29,比较范围,选好了比较的主题,接下来要确定比较的范围,该案例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陕西省榆林、渭南、安康三地市的农村乡镇初中抽取25个自然班,采用MHT量表,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比较范围,30,确定比较标准,比较指标如下: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把结果综合起来,就可以知道一个中学生的一般焦虑程度确定比较标准,31,收集和整理资料,1、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周步成等人编制的适应于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2、根据统计要求,剔除无效答卷之后共得到840份初中生心理健康测试检验(MHT)答卷,其中非留守儿童368份,留守儿童472份,其中,母外留守儿童43份,父外留守儿童327份,双亲外出留守儿童102份,,拥有了大量资料以后,把它们加以整理:剔除那些无效的样本,然后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处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最后汇总,必要时要制成表或图。
收集和整理资料,32,比较分析,(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二)不同状态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三)不同性别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比较分析,33,结论,第一,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第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三个维度上差异极为显著第三,双亲外出留守儿童、母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第四,外出父亲或者母亲的替代者给予儿童日常的抚育与关爱,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第五,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留守男童结论,34,对策,逐步归位型的家庭教育措施,素质教育目标下具针对性的学校教育措施,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多元化社会教育的措施,对策,35,主要参考文献,:,1.李秉德,檀仁梅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2.黄金南,彭纪南,杨长桂 科学发现与科学方法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王 谊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3):97-101,主要参考文献:,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