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乳腺癌晚期症状乳腺分布.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xzh****18
  • 文档编号:35681020
  • 上传时间:2018-03-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乳腺癌晚期症状乳腺分布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 的危险性增加 1.5~3 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 7 倍发病的年龄越轻, 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由此可以证明,乳腺癌遗传是很有可能的,有明显的家族遗 传倾向现代医学证明乳腺癌有家族史,也称家族性癌,临床已证实,乳腺癌患者女性家庭中 有外祖母或母亲、姐妹等患乳腺癌,这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一种部位特异性遗传类 型,其家属成员感性的肿瘤是乳腺癌这里提醒患有乳腺增生或纤维瘤的患者,应该警觉 并积极治疗,防止患乳腺癌,以及遗传给本人,再遗传给子女的恶性循环现象发生,因为 乳腺癌高危家族中易患基因突变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增生失 控由于癌细胞的生物行为发生了改变,呈现出无序、无限制的恶性增生它的组织学表 现形式是大量的幼稚化的癌细胞无限增殖和无序状地拥挤成团,挤压并侵蚀破坏周围的正 常组织,破坏乳房的正常组织结构20 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在欧洲、北美占女性恶性肿 瘤发病的第一、二位中国于 1990 年代初有乳腺癌患者 20 万,每年新发病例约 5 万。

      病因与病理乳腺癌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但不育、生育次数少、第一胎足月产年龄晚、初潮年 龄早、良性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口服避孕药、放射线暴露等因素已经被确认与乳 腺癌有关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 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 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 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 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 岁前亦少 见,但 20 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 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 升,到 70 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 25 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 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 群的 2~3 倍3 其他乳房疾病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 13 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 17 岁者的 2.2 倍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 55 岁者比小于 45 岁的危险性增加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 35 岁以后者 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8 口服避孕药9 食物:尤其是摄入大量的脂肪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10 饮酒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12 长期抽烟13 卵巢功能 乳腺受卵巢激素的调节。

      雌激素是乳腺发育的基本刺激素,亦是乳腺肿 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有人认为,雌酮和雌二醇的异常增加与雌三醇的缺乏是乳腺肿瘤 的发病原因之一,已得到临床检查的支持与动物实验的证明而且男性乳腺肿瘤患者少见, 约为女性患者的 1%,此亦说明可能与男性无卵巢激素有关病理切片查体: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月经来潮后 第 9~11 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 态,容易发现病变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 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橘皮样水肿等安徽济民肿瘤医院 刘教 授介绍,触诊:检查时五指并拢用手指掌面及手掌前半部分平放于乳房上触摸,查左侧时 用右手,右侧用左手,不要抓捏,触摸顺序是逆时针由内上开始依次内下、外下、外上、 乳晕区,以免遗漏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及性质检查锁骨上、下、腋窝淋巴结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像检查可清晰了解乳腺组织形态、边界、有无肿物、大小、形 态、性质(囊性或实性)等情况,为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超声检查对 30 岁 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 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 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超声 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快,血管增多,肿块表面 温度增高,即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 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所以近年来渐少应用CT 检查:可用于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 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 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 标志物检查方法有:癌胚抗原(CEA),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等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 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①针吸活检:其方法简便、快速、 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 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 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②切取活检: 由于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时,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 虑应用。

      ③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 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 1 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并发症一、乳腺癌患者少数在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乳头溢液乳腺癌肿块生长速度比 较迅速乳房可有“桔皮样”改变,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偏向肿瘤所在的方向,乳头 内陷等而到乳腺癌晚期通过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并发其他一系列的症状二、乳腺 癌患者到中晚期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 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又 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 可引发生命危险广州解放军第 458 医院生物治疗中心杨博士 WWW.458SWZL.com 认为, 乳腺癌后期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 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对侧腋窝淋巴转移乳腺癌后期还可以出现远处转移,乳 腺癌会转移到肺部,出现胸痛、胸水、气促等症状脊椎转移可以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 等,肝转移可以出现黄疸、肝肿大等乳腺癌的并发症多数是癌症中晚期出现,患者身体状况比较差,疾病比较严重需要 积极控制癌细胞的扩散组织类型1 .非浸润性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 润性癌。

      1) 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 导管少见,一般为多中心散在性分布2) 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 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 5 - 10 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 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2 .早期浸润性癌(1) 小叶癌早期浸润:癌组织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小叶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 叶范围内2) 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生芽、向间质浸润3 .浸润性特殊型癌(1) 乳头状癌:发生于大乳管的上皮细胞,癌实质以有纤维脉管束或无纤维脉管束的 乳头状结构为主者,可为非浸润性与浸润性乳头状癌其浸润往往出现于乳头增生的基底 部2) 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切面常有坏死和出血,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间质 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中国生物治疗网 杨教授特别指出, 以癌周边部更明显,一般认为是机体对肿瘤产生的抵抗小管癌:发生于导管或小导管上 皮细胞,是恶性度较低的一类型,预后良好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 形态不一的片块或小染,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一致的圆形腔隙。

      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 见肌上皮细胞5) 大汗腺样癌:癌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有时可见顶浆突起,胞核轻度到中度异型, 形成腺管、腺泡或小乳头结构6) 粘液腺癌: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粘液腺化生的基础上,多见于近绝经期或绝经后 的妇女,尤以 60 岁以上妇女多见癌实质中,上皮粘液成分占半量以上粘液绝大部分 在细胞外,形成粘液湖;偶见在细胞内,呈印戒样细胞7) 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化生的乳腺导管上皮癌实质全部为典型的鳞状细 胞癌,即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若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8) 乳头派杰氏病:又称乳头湿疹样癌, Paget(1874) 首先描述此病经过多年的研究, 目前认为其镜下瘤细胞形态具有体积大,胞浆丰富淡染,常呈空泡状,核较大,明显不规 则,偶见核分裂象4 .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浸润性导管癌:导 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过一半,则以浸润性癌的主要形 态命名硬癌:癌细胞排列成细条束或零散分布,很少形成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占三 分之二以上,且致密髓样癌:癌巢呈片状或团块状密集,可有腺样结构,癌实质占三分 之二以上,间质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单纯癌;介于硬癌与髓样癌之间,即癌实质 与纤维间质成分比例近似癌细胞主要形成不规则的实性条束或小染,也可有腺样结构 腺癌:癌细胞大小尚一致,胞浆丰富,可有分泌,核深染,核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呈腺管 样排列,层次多,极性紊乱,缺少基底膜,在间质中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亦可呈条索片块排列,腺管样排列需占二分之一以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