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科学笔记--循环系统.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2500983
  • 上传时间:2018-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6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科学笔记内科学笔记----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1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心脏损害引起心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 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极少情况下是指舒张性心力衰竭故多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病因 1.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节段性心肌损害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和限制型心肌病 2)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 B1 缺乏性心脏病及心肌淀粉样变性 (2)心脏负荷过重 1)前负荷过重: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返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③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动脉静脉瘘,脚气病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以维持正常心排血量,但超过一定限度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2)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

      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心室肌代偿性肥厚以保证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2.诱因 (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心力衰竭的诱因也不少见,常因其发病隐袭而易漏诊全身感染可是诱因之一 (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3)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增加如摄入钠盐过多,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如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可加重心脏负荷 (5)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或降压药,利尿过度等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7)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二)病理生理 1.代偿机制 (1)Frank Starling 机制,左心室功能曲线,考生要理解其含义2)心肌肥厚,即心肌代偿重构过程,当肥厚不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左室发生不可逆的功能减退 (3)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神经内分泌激活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排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增加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S)激活 3)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①心钠素有很强的利尿作用 ②VP(ADH)发挥缩血管、抗利尿、增加血容量的作用 ③缓激肽 3.关于舒张功能不全 (1)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心室压力容量曲线向左上移位因能量供应不足 Ca2+不能及时地被肌浆网回摄及泵出胞外而引起 (2)由于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它主要见于心室肥厚如高血压及肥厚性心肌病时 (三)心力衰竭的类型 1.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2.急性和慢性心衰 3.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四)心功能的分级 (1)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 I 级: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第二种是客观的评估,即根据客观的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负荷试验、X 线、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A、B、C、D 四级: A 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B 级:客观检查示有轻度心血管疾病 C 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 D 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一、慢性心力衰竭在我国,瓣膜疾病为首要病因,高血压和冠心病次之 1.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最常见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1)症状 ①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a.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患者采取的坐位愈高说明左心衰程度越严重 b..端坐呼吸 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名词解释,考生须透彻理解并熟记) d.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 ②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长期慢性淤血肺静脉压力升高,血浆外渗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痰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粘膜下形成扩张的血管,此种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③乏力、疲倦、头昏、心慌,这些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症状 ④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体征 ①肺部湿性啰音 ②心脏体征慢性左心衰的患者一般均有心脏扩大,肺动脉瓣区的第二心音亢进及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

      考生要牢记,多为临床分析题)2)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1)症状 ①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是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夜尿、尿少也常出现 ②劳力性呼吸困难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吸困难业已存在,单纯性右心衰为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患所致,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2)体征 ①水肿身体低垂部位,重力性水肿,区别于肾性水肿可压陷性水肿,胸腔积液,多见于全心衰时,以双侧多见,如为单侧则以右侧更为多见多由于钠水潴留和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压升高所致 ②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有助于鉴别心力衰竭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肿大 ③肝大压痛:肝因淤血肿大常伴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可出现黄疸及大量腹水 ④心脏体征胸骨左缘 3~4 助间舒张期奔马律(右心奔马律)右心衰时可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⑤胸水和腹水,腹水和心源性肝硬化有关,胸水多为双侧,单侧时多在右侧,左侧胸水可有肺栓塞 (3)全心衰竭 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衰出现之后,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

      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征往往不很严重,左心衰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心尖部奔马律,脉压减少 2.诊断首先应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心衰的症状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疲乏、无力等由于心排血量减少的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价值不大而左心衰竭的肺淤血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右心衰竭的体循环淤血引起的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 3.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多见于老年人有高血压或慢性心瓣膜病史,支气管哮喘多见于青少年有过敏史;前者发作时必须坐起,重症者肺部有干湿性啰音,甚至粉红色泡沫痰,后者并不一定强迫坐起,咳白色粘痰后呼吸困难常可缓解,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 (2)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时,由于腔静脉回流受阻同样可以引起肝大、下肢浮肿等表现,应根据病史、心脏及周围血管体征进行鉴别,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得以确诊 (3)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浮肿应与慢性右心衰竭鉴别,除基础心脏病体征有助于鉴别外,非心源性肝硬化不会出现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体征这是很重要的鉴别要点 4.治疗 (1)治疗目的 1)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2)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 3)降低死亡率 (2)治疗方法 1)去除基本病因,消除诱因 2)减轻心脏负荷 ①休息,限制体力活动,不主张完全卧床休息,防止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

      ②控制钠盐摄入 ③利尿剂的应用(原则要熟记)排钾利尿剂包括利尿剂和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制剂保钾利尿剂包括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的制剂 a.噻嗪类利尿剂:以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为代表,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抑制钠的再吸收由于钠一钾交换也使钾的吸收降低为中效利尿剂,轻度心力衰竭可首选此药,噻嗪类利尿剂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还可干扰糖及胆固醇代谢,长期应用注意监测 b.袢利尿剂:以呋塞米(速尿)为代表,作用于髓礻半的升支,在排钠的同时也排钾,为强效利尿剂低血钾是这类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必须注意补钾 c.保钾利尿剂:常用的有: 螺内酯(安体舒通):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干扰醛固酮的作用,使钾离子吸收增加,同时排钠利尿,但利尿效果不强在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合用时能加强利尿并减少钾的丢失 氨苯蝶啶:直接作用于肾远曲小管,排钠保钾,利尿作用不强常见排钾利尿剂合用,起到保钾作用 阿米诺利(amilofide):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似,利尿作用较强能产生高钾血症一般与排钾利尿剂联合应用时,发生高血钾的可能性不大,但不宜同时服用钾盐 电解质紊乱是长期使用利尿剂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高血钾或低血钾均可导致严重后果,应随时监测。

      ACEI 有较强的保钾作用,与不同类型利尿剂合用时应特别注意 注意事项:a.排钾利尿剂宜间歇使用,保钾利尿剂宜持续应用 b.排钾和保钾利尿剂合用一般可分不必补充钾盐 c.肾功衰竭时,禁用保钾利尿剂,应选择袢利尿剂 d.注意低钾,低镁、低钠血症等水电紊乱 e.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吲哚美辛可对抗速尿作用 ④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适用征和禁忌症考生要牢记,如瓣膜返流性心脏病宜用,而阻塞性瓣膜疾病则不宜用等,多有临床分析题出现) a.小静脉扩张剂:小静脉是容积血管,即使轻微扩张也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降低回心血量随着回心血量的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及肺循环压下降,肺淤血减轻但不能增加心排血量,临床上以硝酸盐制剂为主如硝酸甘油等 b.小动脉扩张剂:使周围循环阻力下降,左心室射血功能改善,心排血量提高,有利于心室的负荷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及相应的肺血管压力也下降,肺淤血改善,恰当地用药使周围循环阻力下降的同时,排血量增加,而血压的变化不明显 扩张小动脉的药物很多受体阻断剂(哌唑嗪、乌拉地尔(urapidil)等)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的制剂(双肼屈嗪)、硝酸盐制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等。

      对于那些依赖升高的左室充盈压来维持心排血量的阻塞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不宜应用强效血管扩张剂,而对于瓣膜返流性疾病则可应用 3)增加心排血量 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减少住院率,增加心排血量,但观察终期的生存率地高辛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别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考生要牢记) (A)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 Na+—K+ATP 酶,使细胞内 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Na+与 Ca2+进行交换,使细胞内 Ca2+浓度升高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而细胞内 K+浓度降低,成为洋地黄中毒的主要原因 (B)电生理作用:一般治疗剂量洋地黄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最为明显大剂量时可提高心房、交界区及心室的自律性,当血钾过低时,更易发生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 (C)迷走神经兴奋作用:洋地黄的一个独特的优点是对迷走神经系统的直接兴奋作用 洋地黄制剂的选择(考生要牢记重要考点):①地高辛:适用于中度心力衰竭维持治疗②洋地黄毒甙:临床上已少用,③毛花甙丙:为静脉注射用制剂,注射后 10 分钟起效,1~2 小时达高峰,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加重时,特别适用于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者。

      ④毒毛花甙 K 快速作用类,静脉注射后 5 分钟起作用,0.5~1 小时达高峰,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时 应用洋地黄的适应征:①对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更是应用洋地黄的最好指征(考生要牢记)②对于代谢异常而发生的高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