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唐诗品唐代大曲《霓裳羽衣》.doc
5页读唐诗品唐代大曲《霓裳羽衣》大曲,早在汉代便已出现燕乐中的大曲,是一种融器乐、声乐、舞蹈为一体的大型乐曲其表演场面辉煌,结构长大,诗、乐、舞并茂,集中体现了唐代燕乐的艺术成就唐代大曲在类型上主要分清乐大曲、法曲大曲和胡乐大曲清乐大曲来自清商乐,法曲大曲来自南朝佛教的“法乐” ,胡乐大曲来自以西域诸国为主的外族音乐法曲的主要特点,是在他的曲调和所用乐器方面,接近汉族的《清乐》系统,比较幽雅一些 《霓裳羽衣曲》就是大曲中的法曲大曲是在相和大曲——清商大曲的结构基础上,吸收了外族和外来的音乐形式而发展起来的它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中间又包含若干个乐段起大致的结构形式如下:(一)散序——节奏自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散板的散序若干遍,没便是一个曲调;靸——过渡到慢板的乐段二)中序、拍序或歌头——节奏固定,慢板;歌唱为主,器乐伴奏;舞或不舞不一定:排遍若干遍,慢板;攧或正攧,节奏过渡到略快三)破或舞遍——节奏几次改变,由散板入节奏,逐渐加快,以至极快;舞蹈为主;器乐伴奏,歌或不歌不一定:人破——散板;虚催——由散板入节奏,亦称“破第二” ; 衮遍——较快的乐段;实催、催拍、促拍或簇拍——节奏过渡到更快;衮遍——极快的乐段;歇派拍——节奏慢下来;煞衮——结束。
一般的形式,大略如此;但在个别曲调之间,可能有着相当的伸缩性据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所描述,大曲主要分散序、中序、破三大部分:白居易诗大曲结构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扌压)弹吹声迤逦散序[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唯金石丝竹次第发声,霓裳序初亦复如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 ]中序擘(马砉)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中序[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破[《霓裳》破凡十二编而终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 ] 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看出,散序、中序、破三大部分分别是以器乐、歌唱、舞蹈为主的《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有唐玄宗李隆基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这是一部非常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舞者上衣绣缀着洁白的羽毛,下身穿着彩云般的裙裾,无论音乐或舞蹈,都洋溢着仙境般的情调 《霓裳羽衣曲》共有 36段:散序 6 段,中序 18 段,曲破 12 段。
可惜这部名作早已失传1186 年,宋代姜夔在湖南长沙月供的故纸堆中发现商调《霓裳曲》十八阙,均有谱无词姜夔认为这些曲谱“音节闲雅不类今曲” ,于是选择其中一段填词,名为《霓裳羽衣中序第一》 ,保存在《白石道人歌曲》中一直流传至今唐玄宗时,宫内一首最有名的乐曲为霓裳羽衣曲相传册封杨玉环为贵妃,进见玄宗时,即奏此曲后又编为舞蹈,即霓裳羽衣舞杨贵妃在玄宗前常表演此舞关于霓裳羽衣曲的来源,有种种说法一说是开源年间西凉府节度使杨敬述造,后献入宫可是根据刘禹锡的一首诗,却说是唐玄宗自己写的,刘诗是这样的三项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儿山诗,小陈斐然有感刘禹锡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这首诗的意思是:开元天子唐玄宗当时是万事皆足,一心享乐可就是觉得光阴过的太快,想求仙长生于是在三乡的路上望仙山(即女儿山) ,回来后就写了这首霓裳羽衣曲从此唐玄宗的心一直在王母娘娘住的瑶池,成天尽想着仙人住的三清(道教指的玉清、上清和太清)圣地和八景城(仙人玉晨到人所居) 。
但是,唐玄宗最后还是乘白云去了(即死了) ,世上只空余下他写的“望女儿山”的求仙诗(“秋风词”原为汉武帝作,此处借指“望女儿山诗” ) 从上面情况看,很可能是杨敬述献此曲后,经玄宗改编而成关于霓裳羽衣曲,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天宝初年,方士罗公远在玄宗左右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宫中正在赏月公远对玄宗说:“皇上想不想到月宫里去玩玩 ”玄宗当然说想去于是公远取一枝桂花向空中一仍,变成一座银色桥罗公远和玄宗上桥,走了不远,见到了一处宏伟透明的宫殿公远说;“这就是月宫 ”里面有仙女数百人,穿着白色的衣服在庭院里跳舞玄宗听那舞曲非常优美,问叫什么,仙女们告诉他这是“霓裳羽衣曲” ,玄宗暗中记下了它的声调顺银桥回来后,他把梨园弟子找来,按他几下的声调,作出了霓裳羽衣曲为了他们自己的享乐,唐玄宗和杨贵妃都亲自教梨园弟子练习 霓裳羽衣曲诗人王建在他的霓裳词中写道:霓裳词四首王建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
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弦索摐摐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 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 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第一首说部分梨园弟子专门学习霓裳羽衣曲,由于散声(弦乐器不按弦时发的最低声)不行须再学,一直到坐席前找唐玄宗请教;第二首说杨贵妃陪伴玄宗教授霓裳羽衣曲,从开始一直到练成由于日子长久听熟了,节拍有分毫错误都知道;第三首说宫中一大早就奏起了霓裳羽衣曲,弦乐的声音直上云霄玄宗亲自送西王母走,这位仙人穿的是新染的霓裳月色裙子第四首意思是:华清宫的朝元阁上起风了,晚上宫女们在月光下值班听着宫里的霓裳羽衣曲,雨露带来了凉意润湿了的台阶路滑, (下转131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