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六年级《认识比例尺》教学教案.docx
3页小学六年级《认识比例尺》教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认识比例尺》教学教案本节内容是在比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 尺,又通过一个机器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说明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例1教学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 例尺,为后面比例尺的计算作铺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 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 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问题意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比 例尺的'实用性和科学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增强学好数 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合作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教学难点:比例尺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比例尺的意义:刚才老师了解到同学们的五一安排非常丰富,其实在我们学校周惘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地图,你能看到什么?还能看到什么?(观察的非常细致)比例尺 1: 10000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还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识?预设生1: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中的一万厘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3:同样的知道(比例尺)、(图上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实际距离)那么知道(比例尺)、(实际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图上距离)也就是说知道其中的两个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2、揭示课题大家对比例尺有了深刻的了解,其实比例尺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应用贴出课题)二.教学求实际距离.1、求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下面,我们就带上比例尺,进行一次地图上的旅行吧现在我们从东门小学出发到铁塔寺1)出示:仔细观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一:生提:图上距离是多少?(测量)预设二: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实际距离大约多少米?(评:真了不起,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仔细观察所有信息与问题,要求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我们就必须先知道什 么?老师给同学们也提供了同样的地图,请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从我们东门 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
生做,师巡视汇报交流: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方法一: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使用这种方法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刚才我们根据比例尺的数量关系,利用比例尺的意义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方法吗?方法二:生:“4+1/10000”求出的是实际距离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 距离=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 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例尺相当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商而“除数=被除数:商”,所以 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这种方法也不错方法三: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根据比例尺“1 : 10000”推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OOOO倍, 所以从学校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可用“4x10000”求出,求出结果之后,因为单位不统一,所 以还要把实际距离的单位转化为“米”,随即问:怎么列式?(教师板书)2、比较几种算法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从不同角度,想出多种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些方法中,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教师小结:我们的数学就是那么奇妙,在变与不变之间存在着一定得规律虽然方法看似 不同,但都是利用比例尺的意义来灵活解答的。
3、练习:先量出铁塔寺到济宁人民公园的图上距离,再算出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米?游览了古老的铁塔寺,让我们再一起去从新修建的济宁人民公园逛逛!仔细观察所有信息,想一想,要求从铁塔寺到济宁人民公园的时间?我们必须先求什么?运用我们刚才研究的知识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做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做,师巡视生1:(方程)师:怎么想的?生2:计算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了地图旅行中的 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比例尺的应用还有很多,看一下这两道题,先仔细读题,想一想, 做在练习本上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出示:按1: 1000的比例尺做出的邮电大楼模型,高为16.8厘米,邮电大楼的实际高度是 多少米?师读题独立完成按10: 1的比例尺放大的手表截而图,图中的表盘的直径是20厘米,这个表盘的实际直径 是多少厘米?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2、提高练习:课前的谈话中,老师了解到同学们有的想到济宁周边游玩出示: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再做出来生读汇报:两种方法观察这两种方法,你想说些什么?3、老师还了解到,有的同学想到省内给地走走,看这是我们山东省的一幅地图自己设 计出你的出游路线,算一算行程。
四、回顾小结:在我们课本八十七页,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知识就能帮助你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你的旅程祝愿大家能够渡过一个愉快的五一假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