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青年读老经典之维格兰雕塑公园.doc
33页新青年读老经典之维格兰雕塑公园New Understanding to Old Cases - Vigeland Parkby 杨云峰 Feb 21, 2011编者按:本文为大家呈现了风格清新的北欧景观,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仅凭个人之力而营造一个公园的传奇人物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优美的文笔,踏入这个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维格兰雕塑公园吧1.北欧印象欧洲园林中有不少中国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雪铁龙公园、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海德公园、拉维莱特公园这些作品都位于西欧,而对于北欧,多数人则较为陌生北欧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五国,纬度高,气候较为寒冷,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欧国家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城市规模不大,与山水风光结合较好北欧大都是高工资、高福利、高税收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工作节奏不快,在节假日爱好外出度假,热爱大自然图 1:挪威松娜峡湾自然风光,Photo Credit: 杨云峰2010 年夏季,我游览了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四国,这些国家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城市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途径斯德哥尔摩、哥德堡、赫尔辛基、哥本哈根、奥斯陆等城市,规模普遍不大,城市布局紧凑。
园林方面,老城区绿地不多,结构简单,多为行道树和街头绿地,主要提供林荫空间;新城区建设了大量公园向市民免费开放,公园的设计从布局、功能和用料各方面都较为简洁朴素,追求实用,不像西欧的园林作品强调于作品的创意、构图和做工挪威奥斯陆市中心的维格兰公园(Vigeland Park)是我行程中的一个亮点图 2:奥斯陆市政厅周边街头绿地, Photo Credit: 杨云峰2.公园简介维格兰公园位于奥斯陆近郊,是历史更为悠久的福格纳公园(Frogner Park)的一部分维格兰公园占地 32 公顷,既是一个公共公园,也是一个雕塑主题公园,全年日夜对外开放公园的整体布局、构筑、雕塑、宽阔的草坪以及两旁枫树成林的笔直大道皆为维格兰设计整体布局规整,从中轴线、林荫道、大草坪、地形、斜插道路等要素也能嗅出一些法国规则式园林的气息值得一提的是,园内 214 尊雕塑,758 个人物,均为真人大小,全由维格兰一人独立制作成同雕塑成品一样大小的模型,没有任何弟子或者其他雕塑家的协助因而维格兰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由艺术家“单打独斗”出来的雕塑公园图 3:维格兰公园位置图 4:维格兰公园平面图,via: Vigeland Sculpture Park and Museum in Oslo3.维格兰其人几乎以一己之力塑造了一个公园,不免让我对维格兰的生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 5:维格兰, via: Vigeland Sculpture Park and Museum in Oslo古斯塔夫·维格兰(Gustav Vigeland,1869-1943)生于挪威南部沿海城市曼达尔(Mandal)几百年来祖祖辈辈都在附近山谷的一座村庄里以农为生,但他的父亲却成为了一名技艺精湛的木匠,并且拥有自己的家具作坊维格兰的艺术天赋首先在绘画和木刻上展现了出来,15 岁时,他的父亲把他带到奥斯陆,拜名师学徒两年后父亲逝世,维格兰被迫回乡帮助母亲养家糊口,他一有空闲,就会自己读书绘画,并开始研究解剖学和艺术,尤其喜爱丹麦新古典主义雕塑家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1770-1844)的作品1888 年,维格兰带着以希腊神话和圣经为主题的大量雕塑、群像和浮雕的草图回到奥斯陆寻找生计然而,木雕艺人在当时很难维持生计,在经历了一段艰苦时期后,维格兰遇到了非常赏识自己的雕塑家博格斯利(Brynjulf Bergslien,1830-1898),并进入后者的画室开始接受实践培训数月之后,维格兰在挪威国家画廊举办首次雕刻展览维格兰的天赋很快受到人们的认可,他开始利用获得的一些赞助游历各地。
他从未在艺术学院学习过,但他坚持边工作边自学1891 年,他来到哥本哈根,获许在比森(Vilhelm Bissen,1836-1913)的工作室进行雕塑创作 1893 年,他来到巴黎并在逗留了六个月在参观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的工作室时,维格兰受到大师的启迪,进而钻研如何在雕塑中细腻地处理男女关系,并不断在自己将来的创作中提高1895年和 1896 年,维格兰两次访问意大利研究文物古迹和文艺复兴艺术,回国后写到“我一天比一天更加意识到,雕塑应该更为精确严密”,但多年以后才将其体现于雕塑作品最后维格兰用完了所有的赞助,为了维持生计,1897-1902 年间,他接受了修复特隆赫姆中世纪教堂的工作,并创作了不少以人与龙和蜥蜴搏斗为主题的雕塑(在基督教中,龙和蜥蜴是邪恶势力的象征)这一主题在他随后的一些雕塑作品中也有所体现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维格兰创作了一批挪威名人的半身人像,并负责雕刻一些纪念碑然而作为雕塑家,他最得意的创作当属维格兰公园的一大批精美雕像1921 年,奥斯陆市政府和维格兰达成一项协议,市政府为其提供一间新的、宽敞的工作室,而维格兰承诺逝世后,将全部艺术作品和未来的雕塑原创模型全部捐赠给市政府。
从 1924 年到 1943 年逝世,维格兰一直在工作室里生活和工作1947 年,他的工作室开始对外开放,作为博物馆展览其全部作品目前,维格兰博物馆同时也是维格兰的陵墓,装有他骨灰的骨灰盒放在工作室的塔楼里4.维格兰公园现在的维格兰公园布局规则而完整主要的雕塑作品集中于中轴线,由正门— —120 余米的大草坪——“生命之桥” 组合雕塑(序曲) ——几何花坛——“生命之泉”(前奏)——台地花坛——“ 生命之柱”组合雕塑(高潮)—— “生命之环”雕塑(尾声),总长约 850m三条长约 700m 的林荫道与中轴垂直相交,交点为“生命之泉”组合雕塑,林荫道之间则是大片草坪,这也是市民散步、遛狗的主要场地,并设置了一些儿童活动设施大量的斜线道路穿插于草坪之中,围绕着中轴线的广场,简洁有序图 6:维格兰公园主轴线,via: 图 7:维格兰公园林荫道,via: 全园的高差变化在 15m 左右,最低点为“生命之桥” ,从几何花坛开始基本是层层而上的台地园,到达最高点“生命之柱” ,随即降低 5-6m 到达公园边界地形的设置于雕塑的规模、节奏也相呼应图 8:从入口处看中轴线 ,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9:从入口处看中轴线 ,Photo Credit: 杨云峰其实,维格兰公园最初的设计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而是经历了 40多年的不断发展变迁,一部分一部分增加完善形成的。
公园最初设计的景点只有喷泉1900 年,维格兰创作了一个由六个大汉合力将一巨大的碟形水盆挺举过顶的小型雕塑模型,并推荐给奥斯陆市政府,在还未收到否定回复之前,他已构思了一个更大的喷泉,并不断扩展、完善1906 年,他将 1/5 大小的模型向公众展示,那六个举盆的男人改成了立于喷泉中央的巨人周围的围墙上有 20 组人树合一的雕塑,围墙外壁上还有一系列浮雕作为装饰此次展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一个筹资委员会当即成立,通过协商,奥斯陆市政当局在 1907 年,决定将喷泉修在挪威议会大楼前的广场上维格兰注定是个工作狂在雕塑即将完工前,他又设计了一系列花岗岩雕塑,欲将其添加到喷泉群雕中1916 年,他展示了他的新计划,获得公众和政府的认可,很多欣赏他作品的达官贵人也解囊相助这样原址就显得过于局促,新雕塑被移至挪威皇宫附近1921 年,当市政府承诺给维格兰在福格纳提供一个新的工作室时,他又改变了自己的计划,建议将喷泉、花岗岩雕塑和最近添加的部分作品——“ 生命之柱”建在市区近郊市政委员会则希望维格兰将这些雕塑置放在福格纳公园并对公园进行重新规划维格兰接受建议,公园的方案经过两年的不断讨论、修改、坚持、妥协,后于 1924 年获得批准。
此后,维格兰从丰富、完善公园内容的角度又增加了许多构思精巧的细节1928 年,他计划在正对科肯文大街(Kirkeveien)处修建公园正门,并被采纳1931 年,他对园内池塘上的拱桥进行翻新,于栏杆上增加了许多雕塑,并扩充池塘西边的场地,增加了临水的平台在他的余生,维格兰继续为公园创作新的雕塑模型1947 年,市政委员会采纳了维格兰生前已有的一些设计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园的主轴从东面的正门一直延伸至西面的生命之环,主轴两旁的雕塑作品主要分为五个主题区(正门、生命之桥、生命之泉、生命之柱、生命之环)通过适当的地形设计使游人一进正门就能将园内的雕塑尽收眼底正是因为维格兰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每个组合雕塑从整体到局部都显得完整、逼真、活泼4.1 正门正门是进入游人视野的第一个雕塑,由五个大门和两个锻铁行人门组成大门的最终设计于 1926 年完成,并同一些细小铁件一起在 1927 年公布于众大门的顶部和底部的面板饰有抽象的几何图形,每个大门不尽相同,三维蜥蜴布满中间的面板,尽显铁匠的精湛工艺图 10:公园正门,via: 4.2 生命之桥园路从正门开始延伸,绕过草坪,通向 100 米长,15 米宽的生命之桥。
在花岗岩的栏杆上,站立着 58 尊单个或群体的青铜人像(1926-1933 年),男女老少齐备其中,最著名的应属“愤怒小男孩” ,雕塑神态传神,右手已被游人摸得锃亮桥下临水处则开辟为小广场供游人活动图 11,生命之桥栏杆上的雕塑 1,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12,生命之桥栏杆上的雕塑 2,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13,生命之桥栏杆上的雕塑 3, 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14,生命之桥栏杆上的雕塑 4, 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15:愤怒小男孩,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16:生命之桥临水平台,Photo Credit: 杨云峰4.3 生命之泉经过生命之桥,园路穿过玫瑰花园来到“生命之泉” 组合雕塑,这是公园最早的一组雕塑在水池中央,六个巨人将一个碟形水盆高举过顶,泉水由盆中喷出,盆的周边形成水帘这些代表不同年龄的巨人可以理解为身肩生活的重负,因而每个人都要为举起沉重的水盆付出各自的最大努力水是生命力的象征,它在这个生命之泉中与四周围墙上的 20 组人树合一雕塑相呼应,而这里的大树毫无疑问象征着“生命之树” 除此之外,喷泉池壁上还有 60 幅青铜浮雕演绎着生命的循环往复。
图 17:几何式的玫瑰花园,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18:生命之泉主题雕塑,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19:水池一角五个人树合一雕塑, Photo Credit: 杨云峰生命之泉周围的地面由黑白花岗岩的马赛克铺成其图案形成一个迷宫,“路程” 长达近 3 千米,由 16 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方中有圆的图案组成迷宫似乎可以看做是对生命之旅的写照,人生曲折坎坷,只有凭着极大的耐心,才能最终找到出路图 20:地面迷宫,Photo Credit: 杨云峰4.4 生命之柱经过生命之泉,拾阶而上,登过三级台地花园,之后便足至生命之柱(120x60m)从八个入口处进入铸铁人形大门,就到了生命之柱的近前这些均由维格兰于 20 世纪 30 年代设计,并在他自己的铁匠铺内锻造完成生命之柱四周有环形台阶,台阶上呈放射状矗立着 36 组花岗岩雕塑与生命之泉一样,主题同样是生命轮回图 21:绚烂的台地花园, 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22:绚烂的台地花园,Photo Credit: 杨云峰图 23:铸铁大门,Pho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