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物理化学分散系统教材.ppt

79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7154189
  • 上传时间:2019-11-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5MB
  • / 7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散系统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物质中就构成分散体系其中,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另一 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例如:云,牛奶,珍珠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 分散体系分类 分类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 分子分散体系 胶体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液溶胶 固溶胶 气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憎液溶胶 亲液溶胶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1.分子分散体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有界面,是均 匀的单相,分子半径大小在10-9 m以下 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 如CuSO4、蔗糖溶液 2.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0-9 ~ 10-7 m ( 1 nm~100 nm )以下 之间的体 系目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也有的将1 nm ~ 1000 nm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如AgI溶胶、金溶胶等 3.粗分散体系 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0 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系,放置后会沉 淀或分层,如黄河水 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1.液溶胶 将液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 成不同的液溶胶: A.液-固溶胶 如膏药,AgI溶胶 B.液-液溶胶 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 C.液-气溶胶 如泡沫 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2.固溶胶 将固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

      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 不同的固溶胶: A.固-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合金 B.固-液溶胶 如珍珠,某些宝石 C.固-气溶胶 如泡沫塑料,沸石分子筛 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3.气溶胶 将气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时,形成 气-固或气-液溶胶,但没有气-气溶胶,因为不同的气体混合后是单相 均一体系,不属于胶体范围. A.气-固溶胶 如烟,含尘的空气 B.气-液溶胶 如药用气雾剂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1.憎液溶胶 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有 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 一旦将介质蒸发掉,再加入介质就无法再形成溶胶,是 一个不可逆 体系,如氢氧化铁溶胶、碘化银溶胶等 这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2.亲液溶胶 半径落在胶体粒子范围内的高分子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一旦将溶剂蒸 发,高分子化合物凝聚,再加入溶剂,又可形成溶胶,亲液溶胶是热力 学上稳定、可逆的体系 胶体化合物(蛋白质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亲水基 团,能与水分子发生作用。

      质点水化后似分子状态分散于水中,形成亲 水胶体溶液如动物胶汁(阿胶、鹿角胶、明胶及骨胶等)、酶的水溶液(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溶菌酶、尿激酶等)及其他含蛋白质的生化制剂 ,植物中纤维素衍生物,天然的多糖类、粘液质及树胶等 亲水胶体绝大多数为高分子化合物,所以亲水胶体溶液也称高分子水溶 液 纳米粒技术新进展 纳米技术已广泛用于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具体内容包括固体 脂质纳米粒、微乳和聚合物胶束 纳米粒药物传递系统 类型 粒径范围 主要载体组分 纳米级脂质体 10~500nm 卵磷脂等表面活性剂 纳米级微球 10~500nm PLA等生物降解聚合物 固体脂质纳米粒 10~500nm 硬脂酸等类脂质材料 微乳 10~100nm 表面活性剂、助剂等 聚合物胶束 C2 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和胶粒的布朗运动,可以观察到胶粒从C1区向C2区迁 移的现象,这就是胶粒的扩散作用 设通过AB面的扩散质量为m,则扩散速度为dm/dt,它与浓度梯度和 AB截面积A成正比 斐克第一定律 如图所示,设任一平行于AB面的截面上浓度是均匀的,但水平方向自 左至右浓度变稀,梯度为dc/dx。

      斐克第一定律 这就是斐克第一定律 式中D为扩散系数,其物理意义为:单位浓 度梯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质量 式中负号表示扩散发生在浓度降低的方向, dc/dx 0 用公式表示为: 溶胶的渗透压 由于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介质分子或外加的电解质离子可以透过 半透膜,所以有从化学势高的一方向化学势低的一方自发渗透的趋势 溶胶的渗透压可以借用稀溶液渗透压公式计算: 式中c为胶粒的浓度由于憎液溶液不稳定,浓度不能太大,所以测 出的渗透压及其它依数性质都很小 但是亲液溶胶或胶体的电解质溶液,可以配制高浓度溶液,用渗透压 法可以求它们的摩尔质量 沉降平衡 溶胶是高度分散体系,胶粒一方面受到重力 吸引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布朗运动促使浓 度趋于均一 当这两种效应相反的力相等时,粒子的分 布达到平衡,粒子的浓度随高度不同有一 定的梯度,如图所示 这种平衡称为沉降平衡 达到沉降平衡时,粒子随高度分布的情况与气体类 似,可以用高度分布定律 高度分布定律 如图所示,设容器截面积为A,粒子为球型,半径 为r,粒子与介质的密度分别为和0,在x1和x2处 单位体积的粒子数分别N1,N2,为渗透压,g为 重力加速度。

      达沉降平衡时其浓度随高度分布的规律符合下 列关系: 这就是高度分布公式粒子质量愈大,其平衡浓度随高度的降低 亦愈大 高度分布定律 或: 电动现象 胶粒在重力场作用下发生沉降,而产生沉降电势;带电的介质发生 流动,则产生流动电势这是因动而产生电 以上四种现象都称为电动现象 由于胶粒带电,而溶胶是电中性的,则介质带与胶粒相反的电荷 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和介质分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就产 生了电泳和电渗的电动现象,这是因电而动 电泳 影响电泳的因素有:带电粒子的大小、形状;粒子表面电荷的数目 ;介质中电解质的种类、离子强度,pH值和粘度;电泳的温度和外 加电压等 带电胶粒或高分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作定向 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从电泳现象可以获得胶粒或高分子的结构、大小和形状等有关信息 界面移动电泳仪 首先在漏斗中装上待测溶胶,U型管下部活塞内径与管径相同 实验开始时,打开底部活塞, 使溶胶进入U型管,当液面略 高于左、右两活塞时即关上, 并把多余溶胶吸走在管中加 入分散介质,使两臂液面等高 界面移动电泳仪 小心打开活塞 ,接通电源,观察液面的变化若是无色溶胶,必须用 紫外吸收等光学方法读出液面的变化。

      根据通电时间和液面升高 或下降的刻度计算电泳速 度 另外要选择合适的介质, 使电泳过程中保持液面清 晰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的介质通过多孔膜或半径为1~10 nm的毛细 管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渗 外加电解质对电渗速度影响显著,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电渗速度 降低,甚至会改变电渗的方向 电渗方法有许多实际应用,如溶胶净化、海水淡化、泥炭和染料的干 燥等 电渗 在U型管1,2中盛电解质溶液,将 电极5,6接通直流电后,可从有刻 度的毛细管 4中,准确地读出液 面的变化 电渗实验 图中,3为多孔膜,可以用滤纸、玻璃或棉花等构成;也可以用氧化 铝、碳酸钡、AgI等物质构成 如果多孔膜吸附阴离子,则介质 带正电,通电时向阴极移动;反 之,多孔膜吸附阳离子,带负电 的介质向阳极移动 胶粒带电的本质 (1)胶粒在形成过程中,胶核优先吸附某种离子,使胶粒带电 例如:在AgI溶胶的制备过程中,如果AgNO3过量,则胶核优先 吸附Ag+离子,使胶粒带正电;如果KI过量,则优先吸附I-离子,胶 粒带负电 (2)离子型固体电解质形成溶胶时,由于正、负离子溶解量不同, 使胶粒带电。

      例如:将AgI制备溶胶时,由于Ag+较小,活动能力强,比I-容易 脱离晶格而进入溶液,使胶粒带负电 (3) 可电离的高分子溶胶,由于高分子本身发生电离,而使胶粒带 电 胶粒带电的本质 例如蛋白质分子,有许多羧基和胺基,在pH较高的溶液中,离解生 成P–COO-离子而负带电;在pH较低的溶液中,生成P-NH3+离子而 带正电 在某一特定的pH条件下,生成的-COO-和-NH3+数量相等,蛋白质分 子的净电荷为零,这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由于吸附或电离,溶胶粒子带有电荷,而整个溶液一定保持电中性, 分散介质必然带上电性相反的电荷与电极-溶液界面处相似,溶胶 粒子周围也会形成双电层的结构 溶胶粒子双电层 扩散双电层模型 胶粒表面 吸附离子 反号离子 紧密层 扩散层 (离子和溶剂化分子) ζ电势: 胶粒表面滑移界面处的电势 胶粒的扩散双电层与ζ 电势 Stern扩散 双电层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号离子溶剂分子 滑移界面(Stern面) φ ζ 扩散层 紧密层(Stern层) ① 发生在不同的部位; ② 大小不同,一般情况下ζ电势只是热力学电势的一部分,其绝对值 小于φ。

      ③ φ即为电极电势,与电极本身及参与电极反应的离子(电位离子) 活度有关;ζ电势的值还与溶胶中的外加电解质有关 当溶胶中有外加电解质存在时,可使紧密层中反粒子浓度增加,扩 散层变薄,ζ电势的绝对值减小,甚至变为零或相反的值 胶粒表面热力学电势φ和电动电势(ζ电势)的区别 ④ 胶粒的电泳速率与ζ电势的关系: ε:分散介质的介电常数;η:分散介质的粘度 E : 外加电场强度 药剂中常见胶体所带电荷 u 带带阳电电荷的正胶体:金属氢氢氧化物(氢氢氧化铁铁、氢氢氧化铝铝等)、 碱性染料(龙龙胆紫、亚亚甲蓝蓝等)、汞溴红红、血红红素、酸性溶液中的蛋 白质质等 u 带带阴电电荷的负负胶体: 金属及金属硫化物、酸性染料(苋红苋红 、靛蓝蓝 等)、淀粉、西黄芪胶、羧羧甲基纤维纤维 素钠钠、碱性溶液中的蛋白质质等 u 了解胶体荷电之正负有助于胶体溶液型药剂的合理制备如胃蛋白 酶合剂中的胃蛋白酶,已知在酸性环境中荷正电,而一般滤纸,纱布等 纤维性滤材是荷负电,则在制备该合剂时,应该避免滤过,以免电性中 和,使胃蛋白酶析出在滤纸上而降低药效 胶团的结构 形成憎液溶胶的必要条件是: (1)分散相的溶解度要小; (2)还必须有稳定剂存在,否则胶粒易聚结而聚沉。

      胶粒的结构比较复杂,先有一定量的难溶物分子聚结形成胶粒的中 心,称为胶核; 然后胶核选择性的吸附稳定剂中的一种离子,形成紧密吸附层;由 于正、负电荷相吸,在紧密层外形成反号离子的包围圈,从而形成 了带与紧密层相同电荷的胶粒; 胶粒与扩散层中的反号离子,形成一个电中性的胶团 胶团的结构 例1:AgNO3 + KI→KNO3 + AgI↓ 过量的 KI 作稳定剂 胶团的结构表达式 : [(AgI)m n I – (n-x)K+]x– x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 移 面 以滑移面为分界线,胶粒可作为一个整体移动 胶团的结构 例2:AgNO3 + KI→KNO3 + AgI↓ 过量的 AgNO3 作稳定剂 胶团的结构表达式: [(AgI)m n Ag+ (n-x)NO3–]x+ x 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 移 面 以滑移面为分界线,胶粒可作为一个整体移动。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其不稳定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暂时的、 相对的、有条件的,最终要聚集成大颗粒 当颗粒聚集到一定程度,溶胶失去表观上的均匀性,从而沉降下来, 称为“聚沉过程” 为促进聚沉过程,可以外加其它物质作为聚沉剂 溶胶的稳定性 抗聚结稳定性 胶粒之间有相互吸引的能量Va和相互排斥的能量Vr,总 作用能 为Va+Vr如图所示: 动力学稳定性 由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