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茶叶出口贸易论文.doc
4页地方茶叶出口贸易论文1安徽省茶叶岀口概况1.1安徽省茶叶出口量茶叶的出口贸易是安徽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安徽省岀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近年来,在安徽省茶叶不断增产的基础上 茶叶岀口也实现了稳步的增长,2000年到2013年,安徽省茶叶出口量从1.3136 万吨上升到3.9525万吨,增幅达200.89% ,出口额从1531万美元跃至14391 万美元,增幅达839.97%o 2012年,安徽省茶叶岀口交易金额首次突破1亿美 元,2013年出口量占全国12.13%份额,居全国第三位此外,安徽省茶叶出 口平均价格2013年为0.3641万美元每吨,低于全国茶叶出口单价0.3827万美 元每吨的平均水平1.2安徽省茶叶竞争力本文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对安徽省及国 内主要产茶省份进行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以一产业 在某国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例之比表示,在 世界水平下,可以较好地表现该产业岀口所具有的相对优势本文借鉴显性比较 优势进行茶叶岀口竞争力国内比较优势的横向分析(见公式1 ),以安徽省茶叶 产业在安徽省出口中所占份额与中国对外贸易中茶叶产业占外贸出口总额的份额之比来反映安徽省茶叶产业在我国茶叶岀口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其中,RCAij 表示j省茶叶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j省茶叶的出口额,Xtj表示j 省的总岀口额,Xiw表示中国茶叶的岀口额,Xtw表示中国的总岀口额评价竞 争力强弱的指数标准不变评价标准如下:RCA大于2.5,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RCA介于2.5-1.25之间,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1.25-0.8之间,具 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小于0.8 ,则表明其国际竞争力较弱如图1所示, 安徽省、湖南省和浙江省三省的茶叶产业RCA指数均大于2.5 ,因而从全国范 围来看,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虽说浙江省年茶叶出口额全国排名第一,但从 RCA指数来看,产业竞争力低于安徽和湖南两省,且逐年下滑,2005至2012 年从5.19下滑到4.17o安徽省RCA指数较为平稳,基本上保持在8.0左右, 竞争力极强,但2012年RCA指数较2011年RCA指数下滑较大,从9.16下 滑至7.88 ,下滑了 1.28,幅度为13.97%,但仍具有极强竞争力从RCA指数 来看,安徽省茶叶产业竞争力也低于茶叶出口排名第三的湖南省湖南省RCA 指数较图表中其他各省而言,异常的高,2011年更是达到17.32,总体表现为 不断上升的趋势。
福建省RCA指数徘徊于1.43至2.08 ,因而福建省茶叶产业 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江苏省RCA指数均低于0.8 ,其茶叶产业的竞争力较其他 省份而言相对较弱,直接说明了其茶叶年出口量的不足2安徽省茶叶岀口贸易优势和劣势 2.1安徽省茶叶优势①环境和文化优势安徽省全省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多云雾,昼夜温差大,降水充足,适宜茶树的种植,加上悠久的茶历史与茶文化、 以及安徽人民的辛勤经营,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享誉国内外的高品质的名优茶② 价格优势安徽省茶叶出口价格自2007年的0.162万美元/吨上升到2012年的0.323万美元/吨,相较于全国平均岀口价位( 2007年为0.209万美元/吨,2012 年为0.332万美元/吨),安徽省茶叶出口价格有明显的价格优势③产业后发优 势2012年安徽省全省茶产业综合产值180亿元,大多数初具规模的茶叶企业 已实施了清洁化加工项目,茶叶生产逐渐向深加工、精加工方面靠拢安徽省茶 叶在国内茶饮消费市场上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国外出口销售逐步提速22安徽省茶叶劣势①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我国茶叶总产量 约179万吨,茶园面积大约为2280千公顷,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0.0785 万吨每千公顷。
安徽省茶叶单位面积产量为0.0635万吨每千公顷,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②茶叶出口品种较单调安徽省茶叶以出口绿茶为主,出口茶叶中90% 是绿茶,出口量仍在不断上升,红茶和特种茶的出口量增长相对缓慢而且安徽 省茶叶生产岀口多为初级产品,产业链短,深加工程度不足等原因,出口茶叶价 格仍然处于低价位③中大型茶企带动不足安徽省茶叶生产主要以家庭生产为 主,茶园面积分散,难成规模,而茶叶加工以手工制作为主,辅之以简单机器, 使得茶叶的附加值较低公司加农户形式的合作形式中,相关茶叶企业大部分为 中小型企业,缺乏大型的龙头企业带动以2010年来看,进入中国茶叶行业百 强企业名单中的14家安徽茶叶企业 主要以茶叶出口为主的企业只有5家2012 年第二届中国茶叶企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揭晓的t42012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 价值榜单”中,安徽省仅有LUCKYBIRD.汪满田、迎客松、徽六、雾里青、天 方等12个品牌上榜,尚缺乏品牌优势④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茶叶中农药 残留、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残留现象严重,不仅会造成安徽省茶叶出口量的减少, 而且使安徽省茶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声誉受损此外,加工、包装、密封、储 运等环节的卫生技术控制未达标,也使茶叶受到二次污染。
⑤出口茶叶企业无序 竞争,成交价格下滑严重损害了生产者利益国际市场茶叶产品目前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从总体看在不断减小,安徽省相当多的传统出 口生产企业被迫放弃岀口,取而代之的是经营方式更灵活、管理运营体制更高效 的私营企业,由于需要依靠规模获得效益,导致产能增大而加工的精细化程度不 足,产品的品质水平在我国茶叶总体质量水平中处于中下3安徽省茶叶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1严格卫生标准,提高茶叶品质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普及科学种茶 和科学加工等知识,多途径开展培训,科学用药,加强农药采购、管理、施药等 细节方面的记录,引导科学管理、科学种植、科学加工,确保出口茶叶品质同 时,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实施清洁化加工项目3.2延长生产链,增加附加值努力改进传统独立加工模式,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规模化茶叶加工中心,创新茶叶加工形式在茶叶包装上,将其与安徽省特 有的文化、旅游相结合,在宣传徽文化、“徽旅游”的同时增加茶叶本省附加值茶叶产业链的延长,有助于提高安徽省茶叶的贸易竞争力3.3茶企联合,汇零为整安徽省现有大大小小7000多家茶叶企业,茶叶企业数量庞大,但这些企业大多为小企业,分布于偏远的靠近茶园的山区城镇,分散程度较高,因而难以形成规模。
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进行全省 茶叶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管理,汇零为整,抱拳出击,提高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 竞争力此外,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对一些规模性茶叶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使其做大做强,并带领势单力薄的小规模茶企,以面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 走企业联合之路,共同利益,降低风险3.4改善茶厂设备,提高集约化程度加大绿色生产力度的宣传,对全县茶叶加工厂进行改造,对相当一部分的家庭作坊式茶厂进行教育改革,鼓励他们以 集体为单位,定好专门的加工点,以无公害茶生产标准进行最重要是更换新型 茶叶加工设备,以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最后还得多作市场调查,听取消费者建议, 改进茶叶的加工工艺先进设备和先进加工工艺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加工出独 特的名茶4结束语现阶段安徽茶叶在出口贸易方面有优势的同时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未来 要想实现茶叶的岀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延长茶叶的产业链,不断 提升茶叶的附加值,提升安徽省茶叶的品质,而对于茶叶贸易企业来说,也要不 断优化自身生产、加工茶叶的模式,采用先进的茶叶加工工艺,以高质量的茶叶 去扩大市场份额作者:侯晶苏捷侯博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地方茶叶出口贸易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