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日积月累漫话回乡诗.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29301617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积月累:漫话回乡诗  漫话回乡诗离乡背井、作客他乡的游子,怀乡思亲、念家想友是他们亲切而深厚的感情,归乡则是他们心中强烈的愿望如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乐府诗集•乌孙公主歌》:“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一旦踏上回乡的路程,诗人的心情却因自身的遭际不同而显得复杂多变,异彩纷呈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读古代的归乡诗仍能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汉高祖刘邦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中回师长安,途经故乡,与父老乡亲饮酒狂欢酒酣耳热之际,击筑而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中不乏志得意满、雄霸天下的帝王之气但诗中也流露出居安思危的感情他已62岁,年事渐高,伤病在身,又太子懦弱无能,功臣多居功,对刘姓江山的未来,流露出不安他边歌边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高祖本纪》)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告老还乡时,唐玄宗亲自作诗送行,太子和百官也都为之饯别,可谓“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而他的《回乡偶书》两首却没有那种为世俗所欣羡的情态,为俗人所夸饰的得意,反映的只是一个久客归乡的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离乡50多年,久客伤老,人事变迁,心中的无限感慨发自肺腑,自然真切,朴实无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被贬,音讯隔断,经冬历春,那种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情更切”却变成了“情更怯”宦海失意的“无颜”,为家人命运的担忧,从而形成了想得到消息却又怕得到坏消息的矛盾心态,精神上倍受煎熬行近家乡的这种矛盾心理状态在失意文人的心中极具典型性和普遍性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在长安被俘,身陷乱军,后只身逃出,劫后回到迁居鄜州的家人身边,他写下了《羌村三首》(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在“家书抵万金”的战乱时节,彼此音信相隔,生死未卜,此诗将劫后归乡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抵达羌村、初见家人、邻里围观、秉烛对望,劫后余生的庆幸和令人心酸的喜悦之情如在目前战祸不仅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归乡的戍边将士带来了无尽的悲哀,《诗经•采薇》最后一章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唐人张乔《河湟旧卒》:“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一将功成万骨枯”,九死一生的凯旋喜悦,总掩不住凄凉晚景,“独吹边曲”饱含了无尽的家园和人生之慨宋末元初诗人周密《夜归》:“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出门已久的游子,回家心切,深夜倚杖蹒跚而行,不顾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阴森恐怖,一步一滑地进了村,只见自家竹窗透出灯火点点,隐隐约约地可见灯下补衣人的身影诗人百感交集、难以言表的复杂心理令人思味不已金代诗人元好问《客意》:“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俗话说“归心似箭”,诗人在回乡途中的一个夜晚,孤独地躺在床上,眼前清晰地呈现出回家的道路,儿女们在路上跂足而望,心中默算着他的归期诗人不直说自己归乡心切,而从对方着笔,想像儿女们盼他归乡的急切,表情曲折婉转,含蓄蕴藉德国的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归乡的感觉是人类自古及今的普遍感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忧伤而甜美的情结,特别是春节为求一张火车票而不惜下跪的情景,不禁令人感叹欷歔,也是归乡诗的最好注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