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风险评估和重大危险源评估.doc
21页平安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17年4月第一季度危害辨识和平安风险评估会审表工作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工作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组长签字:年月日危害辨识和平安风险评估报告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自治区人民政府"************"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煤矿平安生产标准化建立工作为高质量地搞好平安风险分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露天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地面生产系统和采区作业系统,进展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平安风险进展排查、分级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平安生产,有效防控生产平安事故一、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组织机构组长:**** 技术负责人:*** 工作负责人:***成员:余****** 平安风险分级辨识评估工作办公室设在平安环保处,负责平安风险分级评估和管控工作的日常开展二、职责分工〔一〕组长对平安风险分级辨识评估工作进展总体牵头和安排,并按照露天矿平安风险评估辨识结果应用于确定年度平安生产重点工作,指导和完善年度生产方案、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应急救援预案,对平安风险评估辨识的危险因素,按管控措施要求,进展平安管控措施的安排。
〔二〕技术负责人对平安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并对评估结果和相关内容进展技术审核〔三〕工作负责人负责平安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日常开展和具体承办,对平安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后续落实,进展现场跟进,安排各部门按平安风险辨识评估内容进展管控措施的落实〔四〕成员负责平安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具体开展,各业务部室,定期对露天矿所有范围内的危险因素进展排查,及时更新完善平安风险相关内容,对现场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展监管三、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一〕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过程、平安风险评估方法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根据东明露天矿的地质条件、开采方式、生产及辅助系统的特点和煤矿生产的现状,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平安生产法"等规定,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对东明露天矿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进展辨识2.平安风险评估〔1〕对找出的风险点进展平安风险评估,明确管控的重点平安风险评估采用D=LEC公式计算风险分值〔单位:分〕,其中:D — 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存在的平安风险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 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C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暴露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403~9人死亡151~2人死亡7严重3重大,伤残1引人注意〔2〕风险等级按照平安风险评估结论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将平安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警示同时,及时关注风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随时对警示等级进展变更1〕Ⅰ级:发生事故将难以控制,会造成多人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恶劣,需集团公司和公司各级部门制定严格的制度、措施,重点管控2〕Ⅱ级:发生事故较难控制,会造成多人伤害或发生死亡事故,后果严重,需公司各级部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要求,重点管控3〕Ⅲ级:有发生严重伤害事故的风险,需部门、队组逐级落实措施、重点防控4〕Ⅳ级:有发生伤害事故的风险,需班组及岗位操作人员加强防范、正规操作5〕风险等级标准风险分级等级D〔值〕危险程度Ⅰ级重大D〔值〕≧320高度危险,必须高度关注、重点防控Ⅱ级较大320﹥D〔值〕≧160较大危险,应采取严密防控措施Ⅲ级一般160﹥D〔值〕≧70一般危险,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Ⅳ级低70﹥D〔值〕危险,需严格按章正规操作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对东明露天矿进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主要以危险物质为主线,结合水文地质、开采工艺、作业条件、作业方式、使用的设备设施等情况进展综合分析,通过现场调查、查找资料,对东明露天矿各生产系统和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逐项进展辨识。
〔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经过分析识别,东明露天矿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滑坡危害、运输危害、电气危害、气候危害、火灾危害、水害、职业危害因素、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物体打击1.滑坡危害滑坡危害属变形破坏,是指完整的边坡土岩体沿其内部的一定的面或带,或边坡上部的松散堆积土岩沿其基底面〔或带〕作整体移动2.运输危害〔1〕卡车运输危害因素为:1〕运载煤炭、剥离物的自卸卡车之间的“追尾〞,违章超车引起的碰撞;2〕卡车自身行驶危险路段、弯道、急转弯处的侧翻、撞平安墙等;3〕卡车在排土场翻土时的跌落等;4〕卡车与各类型小车之间的刮碰、碾压;5〕刹车故障、坡道跑车或在坡道上故障后的溜车;6〕各工程机械、维修车辆和指挥车等相互之间刮碰以及自身在危险地段行驶造成的侧翻、跌落等〔2〕胶带运输机运输危害因素为:1〕未装设过速、过电流和欠电压、断带、输送机过载和输送带*紧装置等平安设施;2〕传动滚筒和输送带的摩擦力不够,输送带打滑,上运带式输送机在有载停车时产生倒转、下滑引起飞车事故;假设选用的输送带抗拉强度偏小,或者输送带接头强度偏低,可能发生断带,输送带撕裂事故3〕带式输送机机架检修或维护时使用电气焊,产生火星或余火,引燃输送带造成输送带着火。
4〕带式输送机头、机尾部和驱动装置、煤仓仓口等处未安装防护栅栏,沿途未安装紧急停车开关或违章检修,人员违章乘坐运煤输送带,造成人员误入而不能及时停车,导致输送带卷人事故5〕经常行人处没有设置过桥和警示标志、在人员违章翻越输送带时输送带突然启动,造成人员摔落,易引起人身伤害事故6〕在对带式输送机等设备进展检修时,违章作业或因为协调不好,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易发生带式输送机突然运转对人员造成伤害3.电气危害该露天矿生产系统使用电气设备较多,主要为坑内排水泵、破碎设备、生产系统等露天矿电气危害表现形式主要有触电、过负荷、雷击、电源线路缺陷对供电系统的影响造成供电平安事故4.气候危害严寒、低湿、大风、暴雨、沙尘暴、冰冻和暴风雪等,均会对露天开采作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易于引发事故,危及人身和设备平安5.火灾露天煤矿涉及到的火灾危险,依引火源的性质可分为自然火灾〔内因火灾〕危险和外因火灾危险两种自然火灾主要是煤炭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破碎堆积、化学变化〕,逐渐聚集热量而着火形成的火灾外因火灾是可燃物受到外来热源的作用而形成的火灾主要发生于建筑物、仓库等地区6.水害1〕洪水、采场水可浸泡采场围岩及护堤,使其内摩擦角发生变化,而增加滑坡危险,造成滑坡事故的概率增大,将会造成采场被冲、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2〕排水能力缺乏开采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当、执行不到位,出现矿坑涌水时防排水设备设施不到位或能力缺乏等,易导致突然涌水淹工作面7.职业有害因素〔1〕粉尘危害东明露天矿的主要污染物为采掘场、排土场、汽车运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地面生产系统中的粉尘人体长期吸入矿尘,危害人体的安康,导致职业病有些粉尘会引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甚至呼吸系统肿瘤粉尘还可以直接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炎症;刺激眼睛,引起角膜炎;进入耳内使听觉减弱,有时也会导致炎症〔2〕噪声危害机械设备运转和煤的破碎、过程中都会产生强度不等的噪声我国规定的工业噪声上限为85dB〔A〕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是造成听力损失,严重的可导致噪声性耳聋;其次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也有一定影响〔3〕振动危害装载机装车、汽车运输等都会产生振动,人员长期接触振动物体可引起振动病8、机械伤害该露天采场主要的机械设备有挖掘机、自卸汽车、装载机等设备机械伤害的变现形式为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局部〔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局部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9、起重伤害〔1〕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2〕起重伤害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超载、牵引链或产品未到达规定质量要求、无证操作起重设备或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开关失灵、不能及时切断电源而致使运行失控、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视觉障碍、不能及时停车、被运物体体积过大、起重设备故障等10、高处坠落高处坠落危害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凡2m以上各类高处点位,如采场设备、梯、台、道等都可能引发高处坠落伤害该矿采场有多个剥离台阶,每个台阶高度最高达10m,底部与最高坡顶线高差90多米,最高坡顶线封闭圈附近是预防高处坠落的重点区域11、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在生产过程当中,飞煤、多层或多人作业、作业环境不良、工具缺陷、操作使用失误、没有防护措施等都会造成物体打击12.通过对东明露天矿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第一季度露天矿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有:运输事故、滑坡事故、水害、电气伤害,对以上4种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程度采用D=LEC分析法进展定量评评价〔三〕重大危险源辨识 1.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根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煤矿如存在以下情况属重大危险源:2.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表2-2-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表2-2-1类别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临界量〔t〕类别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临界量〔t〕爆炸品叠氮化钡0.5易燃液体丙烯腈50叠氮化铅0.5二硫化碳50雷酸汞0.5环己烷500三硝基苯甲醚5环氧丙烷10三硝基甲苯5甲苯500硝化甘油1甲醇500硝化纤维素10汽油200硝酸铵〔含可燃物0.2%〕5乙醇500易燃液体苯50乙醚10苯乙烯500乙酸乙酯500丙酮500正己烷500〔3〕未在表2-2-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