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ppt
19页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2008年年7 7月月第一章:导论一.科学方法 1 1、、知识的几种来源 常识--众人经验的积累 传统--历史形成的观念 经验--个人经历的积累 权威--众人公认的依据 科学--符合逻辑的经验总结2、科学的特征 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 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 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 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 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 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 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分的2024/8/243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1 1、社会研究的定义、社会研究的定义 研究--研究-- 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 中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中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 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 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 学的探究活动学的探究活动 2024/8/2442 2、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的特征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 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 现象的复杂性--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现象的复杂性--一果多因、一因多果; 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2024/8/245 三、方法体系三、方法体系 1 1、方法论、方法论 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 研究的规则和程序体系;研究的规则和程序体系; 两种基本的方法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两种基本的方法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 2 2、研究方式、研究方式 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3 3、具体方法和技术、具体方法和技术 资料收集方法(抽样方法、测量技术等等)资料收集方法(抽样方法、测量技术等等) 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等)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等) 4 4、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2024/8/246四、研究过程 1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2024/8/2471 12 23 34 45 5选择研究问题实验法研究设计调查法文献法实地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得出研究结果2024/8/248第二章:理论与研究一、理论及其层次一、理论及其层次 1 1、理论的概念--理论是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理论的概念--理论是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2 2、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 中观理论中观理论 微观理论微观理论 3 3、衡量理论优劣的标准--范围广泛、衡量理论优劣的标准--范围广泛 精确性高精确性高 结构简练结构简练2024/8/249二、理论的结构二、理论的结构 1 1、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 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2 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 提供观察的视角提供观察的视角 能够分类和概括能够分类和概括 构成理论的元素构成理论的元素2024/8/2410 3 3、概念的层次、概念的层次 高高 大大 含糊含糊 低低 小小 明确明确 抽象层次抽象层次 涵盖范围涵盖范围 指示特征指示特征 私人财产床家具生活用品2024/8/2411 4、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 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 5 5、变量间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变量间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 因果关系-共变关系因果关系-共变关系 时间顺序时间顺序 非虚假关系非虚假关系 6 6、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7 7、假设--关于变量的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陈述、假设--关于变量的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陈述 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2024/8/2412三、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三、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1 1、科学环:研究的逻辑、科学环:研究的逻辑问题理论概括观察假设问题验证解释2024/8/24132 2、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 从观察到概括从观察到概括 从概括到理论从概括到理论 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3 3、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 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2024/8/2414第三章:选择研究问题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1 1、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主题、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主题 问题领域问题领域 2 2、研究问题的来源--社会现实、研究问题的来源--社会现实 个人经历个人经历 相关文献相关文献2024/8/2415二、选题的标准二、选题的标准 1 1、重要性--意义、价值;理论、实践;、重要性--意义、价值;理论、实践; 2 2、创造性--知识积累、独特之处、创造性--知识积累、独特之处 3 3、可行性--主、客观限制、可行性--主、客观限制三、文献回顾三、文献回顾 1 1、意义与作用--了解已有成果、意义与作用--了解已有成果 提供思路方法提供思路方法 提供背景资料提供背景资料 2 2、文献回顾的方法--查找、选择、阅读、文献回顾的方法--查找、选择、阅读2024/8/2416第四章: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一、研究目的 1 1、探索性研究--初次接触、初步了解、初步印象、探索性研究--初次接触、初步了解、初步印象 2 2、描述性研究--现象分布、趋势特征、整体照片、描述性研究--现象分布、趋势特征、整体照片 3 3、解释性研究--因果联系、内在规律、理解解释、解释性研究--因果联系、内在规律、理解解释二、研究性质二、研究性质 1 1、理论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原理、机制、理论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原理、机制 2 2、应用性研究(对策性研究)--问题、政策、应用性研究(对策性研究)--问题、政策2024/8/2417三、研究方式三、研究方式 1 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 2 2、调查研究、调查研究 3 3、文献研究、文献研究 4 4、实地研究、实地研究四、分析单位四、分析单位 1 1、定义--研究对象、定义--研究对象 2 2、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类型--个人、群体、组织、 社区、社会产物社区、社会产物 3 3、错误--层次谬误、个体谬误、错误--层次谬误、个体谬误2024/8/2418五、时间维度五、时间维度 1 1、横向研究--一个时间点、横向研究--一个时间点 2 2、纵向研究--多个时间点、纵向研究--多个时间点 趋势研究---总体趋势研究---总体 同期群研究--人口特征组同期群研究--人口特征组 同组研究---追踪同组研究---追踪六、具体方案六、具体方案 1 1、研究目的、内容、目标;、研究目的、内容、目标; 2 2、技术层面、方式方法;、技术层面、方式方法; 3 3、时间进度、经费计划;、时间进度、经费计划; 4 4、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培训;2024/8/2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