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情感主旨类.docx
3页精选word版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情感主旨类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情感主旨类 考查方向:1、对所抒感情的理解2、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答题要领: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解析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
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例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解析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附常用词 思想情感 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