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报告模板科研报告模板精选八篇.docx
36页科研报告模板科研报告模板精选八篇 一、封面(一)课题名称(二)单位(三)课题组成员(四)日期二、正文(一)题目(二)单位和署名(三)摘要:用简炼的语言介绍本研究课题内容,一般在00字左右四)前言:写明1、本课题的来源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3、当前社会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包括国外、国内、省市区内对该课题或有关内容研究的状况,如深度、广度、已取得的成果或存在的问题,有何问题还没有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等4、本课题研究的有关背景、研究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研究、现状如何;已做了哪些前期研究,取得了哪些和本课题有关的初步成果;本课题是在什么平台上进行研究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思路等5、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产生的作用和价值五)研究方法及步骤1、本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依据和研究原则;2、本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4、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过程采用什么方法、用此方法研究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目标、得出什么结论;5、研究进程和研究工作的实施:写出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实施情况;6、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调查和实验,要特别写出以下内容:(1)对调查的实施,着重写出l 调查的目的、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l 调查方法要说明是普查还是非普查(如: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随机等);l 调查方式是座谈会、访问、还是问卷或测试;l 调查问卷要说明问卷来源、编制依据、发放方式、问卷有效数量和数据处理的方法;l 对于测试要说明测试量表的来源、编制依据、测试依据、对象和方法、评分标准和有效性的保证等。
2)对实验的实施,要写明:l 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和思路;…… …… 余下全文篇二 :科研设计报告模板医学科研设计报告书一、立论依据(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篇三 :科研项目立项报告书模板公司LOGO《科研项目立项报告书》项目名称: 所属领域: 承担单位: 管理单位:起止时间: 年 月- 年 月公司名称 年份-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篇四 :科研训练报告格式及样例科研训练报告题 目: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远程监控脱模系统的研究开发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 院: 机械学院班 级: 机电09-4指导教师: 孙鹏文20xx年 月 日内蒙古工业大学科研训练报告1、选题背景和意义1.1 选题背景和目的脱模是将固化在药柱中的芯模通过拉或顶的施力方式将其取出,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中非常重要且又具有高度危险性的一个环节由于芯模与药柱在相对运动过程中要产生热应力、摩擦力、冲击力和静电等,当上述指标超过药柱的许用极限时,极易发生燃爆事故,所以药柱在脱模过程中需要对芯模的速度、位移、拉压力都要严格控制,并采用远程控制方式,以降低脱模过程中由于芯模的冲击、爬行等对药柱带来的损伤,确保操作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
目前国内常用的脱模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吊车直接拉出,二是脱模顶芯装置两种脱模方式脱模时均不能有效地控制脱模力和脱模速度为了保证装药发动机,尤其是高能推进剂装药发动机主芯棒脱模过程的安全性,脱模过程必须严格控制脱模力、脱模速度和脱模行程因此,本课题设计了一套远程监控脱模系统,它是以PLC作为控制核心,经传感器的实时检测,通过隔爆压力变送器的转换处理,以脱模速度和脱模力为主要控制量来调节液压系统中负载缸的速度和顶出力,以达到脱模工艺的控制要求上位机放置在安全区域,应用监控组态软件实现了对脱模系统的实时运行及预定参数的远程控制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1)分散型控制系统及其发展目前,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过程日趋复杂完善,对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的集成要求也越来越高纵观控制系统的发展史,控制系统本身经历了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发展过程每一代控制系统的产生都是对以前控制系统功能的扩展和完善,在用户和市场需求的激励引导下逐步发展壮大,以致在控制系统领域占有主导地位。
…… …… 余下全文篇五 :科研设计报告模板医学科研设计报告书一、立论依据(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篇六 :总结报告模板-科研 ×××有限公司技术报告 TECHNICAL REPORT OF ××× ×××研制总结报告 ×××有限公司××××年××月 目 录 1 引言 ................................................................................................................. 4 1.1 背景 ........................................................................................................... 4 1.2 参考资料 ................................................................................................... 4 2 项目概述 ......................................................................................................... 4 2.1 产品主要功能和性能 ............................................................................... 4 2.2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 4 3 项目状态总结 ................................................................................................. 4 3.1 需求管理 ................................................................................................... 4 3.2 进度 ........................................................................................................... 4 3.3 费用 ........................................................................................................... 4 3.4 风险 ........................................................................................................... 5 3.5 技术方案评价 ........................................................................................... 5 3.6 计算及分析 ............................................................................................... 5 3.7 产品的试制情况 ....................................................................................... 5 3.8 产品的试验情况 ....................................................................................... 5 3.9 项目的里程碑评审 ................................................................................... 5 3.10 其他 .......................................................................................................... 5 4 经验及教训 ..................................................................................................... 5 5 建议 ................................................................................................................. 5 6 结论 ................................................................................................................. 5…… …… 余下全文篇七 :科研讲座报告(模板)讲座报告:科幻思维与科学发展主讲人:吴岩教授Xx xxxxxx20xx年5 月5 日报告主题: 科幻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其中蕴含着独特的思维方式。
科幻思维中的跳跃部分,吸纳了艺术思维的优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科学逻辑,这使预测学获得了灵感科幻思维中的蔓生部分,跳出了单一发展线索,给出了一因果连接的网状未来,这使未来学成为可能由于科幻思维和科学发展之间不存性关系,因此分析科幻思维成功失败与科技发展路径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讲座将围绕中外历史上著名科幻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重点分析科幻思维跟科学发展之间的互动报告内容: 1. 科幻及科幻的简史的简单介绍科学幻想(Science Fiction)简称科幻(Sci-Fi)科幻作品很多是机那里一个新的世界,如《纳尼亚传奇》《地心历险记》,而有的是现实世界的开拓,如《星际穿越》,科幻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小说,电影,以及电视剧等而真正的流传广泛及被人关注的是小说,科幻界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是《科学怪人》(佛兰肯斯坦),由玛丽·雪莱写于1818年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