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纪录片《塑料海洋》观后感.docx
4页在无际的海洋面前,人类如粟米般渺小,我们本该敬畏海洋,爱护海洋,而 人类却肆意妄为,造成了海洋不可估量的损失——观《塑料海洋》有感导演克雷格利森在拍摄一部关于鲸鱼的纪录片时,在印度洋发现了漂浮在海 水表面及水下1 米深处的一片乳化了的油脂和塑料杂物,这才意识到海洋塑料污 染的程度已令人惊心据统计,每年约有 800 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大量海洋 生物因误食塑料而死亡,人类却还未停止生产塑料的步伐,而地球上已经不存在 还未受塑料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了影片记录了一只蓝鲸死亡的最后时刻,这只蓝鲸因误食了 6平方米的塑料袋, 导致消化管堵塞,死得痛苦不堪这个画面令人揪心不已,海洋生物不知道塑料 不能吃,它们也不会吐出来,更不会站出来责问人类为什么丢塑料给它们吃我们都知道塑料不能吃,这是个常识,但我们却一次又一次把不能吃的塑料 扔给海洋生物吃,人类真的就这么自私自利吗?更何况,被海洋生物吃掉的塑料最 终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身体里,所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就是在保护我们自 己如今,人类已经行动起来了德国法案强制规定塑料厂商有责任回收或处理 售出的包装材料,慕尼黑任何一家超市都有回收塑料瓶的机器,甚至建立了“塑 料银行”……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产品。
或许就像克雷格利森所说:“了解伴随着关心,关心伴随着改变只要我们 从一点点开始做起,日积月累,海洋生态环境将得到很好的改善海洋蔚蓝而辽阔,神秘的海底世界更是吸引着无数的科学家去探索可当蔚 蓝的海洋、神秘的海底世界被塑料污染,海底生物把塑料当作一日三餐,那样的 海洋还会吸引你吗?2020 年的纪录片《塑料海洋》揭开了海洋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海洋遭受严 重的塑料污染的真相,人们对海洋的向往便已荡然无存了,因为蔚蓝神秘的海底 世界即将变成“白色沙漠”!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塑料海洋》揭露的数据让人不寒而栗:每年约有 800 万吨塑料垃圾倾倒进 海洋;海洋中塑料碎片的数量多达5万亿枚;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 重量将会超过鱼类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到时候人类看到的地球不再是蓝 色的“水星”,而是白色的沙漠,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影片中,在挪威发现一头鲸鱼死在海滩上,科学家解剖它的遗体,发现胃里 有 30 多个塑料袋,我们喝饮料用的塑料吸管出现在海龟的鼻孔里,海龟的喉咙被 塑料袋卡住,海豹被塑料袋缠住,海鸟误食塑料袋等等无不令人触目惊心如果 再任由人类破坏下去,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大量的海洋生物将灭绝。
要是认为蓝色海洋变成塑料沙漠对人类没有威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殊不 知人类现在已经间接在误食塑料了:海洋生物误食塑料,人类吃误食了塑料的海 鲜,最终会导致人类也吃了塑料制品,这就是有因必有果现在有些国家已经颁布了“禁塑令”,但是海洋的形势依然严峻所以每个人 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海洋,大家都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因为塑料用品 的滥用不仅对海洋生物有害还会危害自己的身体为了地球这颗蔚蓝的星球,为 了美丽神秘的海洋,为了海洋生物,更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让我们一 起对塑料说“不”吧!在永康,我曾在一条即将拆迁的老巷弄堂里,见到过一位眯着眼坐在竹凳上 听鼓词的老婆婆,她像睡着了一般,怀里紧抱着一个小小的播放器声声犹如松 风吼,又似溪水匆匆流”,我忍不住驻足细听,鼓点阵阵、竹板琅琅间配合着艺人 抑扬顿挫,饱含激情的说唱,虽不是土生土长的永康人,但我居然也能从时缓时 快的节奏中感受到浓厚的永康特色与趣味那位竹凳上的老婆婆于半醒半睡间还 不时发出几声笑声离她不远处的夕阳下,是一整片倾圮的老建筑,以及混凝土 堆积物上开出的散落的野生油菜花余晖将散,那声那音那景互相交融,像一帧 古老而悠远的电影尾幕,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时,对永康鼓词毫无了解直到纪录片《盲歌》的品鉴会拍摄者从容不迫地将鼓词艺人的生活现状娓娓道来,真实地呈现了这对盲人 夫妻的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二人都看不到,但是从洗脸穿衣煮饭,再到表演,教学,行走,俩人都 自强自立、互相扶持平凡的生活中有感动,平淡的表现中有震撼,看到他们在 黑暗中点燃煤气,煮粥炒菜,我的内心不能平静:从不抱怨命运,适应环境,创 造价值!这样的自强精神不也正是永康精神的所在吗:永康自古山多田少,“七山 一水两分田”可谓先天不足,却凭着打铁补锅修锁走南闯北、勇于拼搏,成就了五金之城”“百工之乡”的美誉一座城市的文化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由深厚的社会传统积淀而成,永康 作为“胡公文化”的发源地,当地民众大都信奉胡公大帝或佛道教纪录片中的 鼓词第一次出场就是在一次佛事典礼中,卢顶风老师站在人群中央,高声唱诵劝 人积德行善的曲子我想这也许就是鼓词自古对于弘扬发展“善”文化的重要意 义与社会价值劝善者得善报,作为视力障碍者,卢老师也因为唱鼓词这个职业 获得了他应有的价值和尊重,不仅自食其力,养育了三位儿女,还成为了受人尊 重的老师从记录片中,我们看到,从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卢老师身边总是不 缺少好心人,也许是善意的邻居,也许是熟悉的公交车司机,也许是出勤的交警, 也许只是陌生的路人。
这个记录片细节性地展现了永康这个城市的温度,这和鼓 词千年来的善文化传播是分不开的看到屏幕上用永康话翻译过来的说唱歌词,我更明白了鼓词作为一种地方性 民间艺术之所以能被平民大众喜爱数千年的的原因—趣味,生动,正能量!歌词中 大都是历史典故或者是艺人听闻的民间轶事,被说唱者用诙谐刁侃的语气汇编成 浅显易懂又押韵的歌词,劝人从善,弘扬社会正能量这段纪录片真实地让我看到了一位年迈盲艺人对艺术的热爱奉献,一群有情 怀的本土人士对乡情文化的继承和珍惜,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永康人特有的朴实 与对文化的尊重,我相信即使现在弹奏鼓词的人少了,听鼓词的人少了,但是优 秀的文化不会被遗忘,也许只是嫁接与转化,以不同的形式再进行着艺术传承与 发扬优秀的古建筑要保存,破损的建筑要修复,废墟之上必将起高楼永康鼓词 必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有新的发展相信在各社会组织、教育系统的重视下, 继承者与爱好者们会采英撷华,不断创新与发展,使鼓词继续释放传统文化中温 暖的光芒古往今来,医者仁心,人命比权钱更贵!最近央视热播《老中医》甚是让人喜爱,这部剧不仅有治病救人的故事,有 医者的真情实感,爱恨情仇,还诠释了历史的风云《老中医》的亮点之处,一是实力戏骨、金牌班底;二是制作精美,符合观众 观剧的标准;三,更是看中了剧集对仁医之道的坚守以及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民族大义。
陈宝国饰演的翁泉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不仅是从医的典范,也是我们从 事各行各业的典范冯远征饰演的赵闵堂语言幽默、好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喜 欢自己自吹自擂在每一次疑难杂症面前,他都没有抓住机会而翁泉海却扎扎 实实,不断突破,使泉海堂门庭若市他知道自己的本分是治病救人,才一次次 化险为夷,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尊敬要做好每件事,首先要讲究“德”,有“德” 才能持久,才能站稳脚跟,其次才是技术,最后要不断专研由此联想到了公司,对于前景光电来说,20 年稳扎稳打,屹立于电梯行业, “德”是关键,其次是技术,最后是专研,前景是电梯行业的典范,作为前景人 我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