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大社会学考研袁方笔记.pdf

52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33291090
  • 上传时间:2022-09-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34M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大社会学考研不可缺少的一份笔记一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 笔记如何而来由在网上盛行的一个蓝本修改而来,经分析该位仁兄乃北大社会学考研学生,仁兄手中并无0 3 年以后的人大试题,而且笔记上错别字丛生,有些甚至会误导读者,在下特加以修订,并新增了至0 8 年的真题,特适合人大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适用2 笔记如何用教材是基础、根本,切不可舍本逐末笔记的目的是告诉你应该重点看书上的哪些部分、曾经考过什么题可以在看书的过程中参阅该笔记,并将曾考题目标注在书本相应位置人大不避讳真题重考,每年如此,好好利用好真题,最起码考试时心里会比较踏实,因为你会看到很多自己熟悉的题目3 真题使用的方法在参考书的目录上把每年的真题标注在各章节,题目最多的那几个章节便是你重点复习的对象每一门科目都有重点、核心考点,认真复习这些章节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 复习研究方法,该书是否可靠?仔细研究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所有题目基本上都可以在该书找到,而且此书本来就曾是人大社会学研究方法指定参考书目,后来虽然做了更改,但是此书的重要性丝毫容不得小视第一章:绪论1、I社会研究I: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2、|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三层次|(北 大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1)霹阕: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 般思想方法或哲学;(2)|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四种主要研究法|: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研究设计展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分类|:1 根据|研究目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2根据|研究的时间性|:横剖研究和纵观研究;3 根据|调查范围卜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其他分类卜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3)|具 体 方 法 与 麻:包括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和其他技术手段和工具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方法论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得具体方法和技术3、4、5、6、科组: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科学三任务卜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的性质卜科学知识的性质:(1)系统性;(2)因果决定论;(3)普遍性;(4)开放性科学研究的性质:(5)实证性;(6)客观性;(7)明确性;(8)社会性7、|科学的功能:|技术、学术和社会功能8、睡 碰: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9、|社 会 科 学 研 究 福 司:(1 )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3 )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1 0、肚会研究与社会调囹:社会调查是一种了解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活动,而社会研究是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1 1、|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社会研究泛指各种具体的、分门别类地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研究旨在探索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探索个人、群体和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作为社会研究之一的社会学研究更具综合性与实证性第二章:社会研究发展史1 2、|实证主义方法论|(北大92详:试说明在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的主要观点;北大2003简:简述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观点):(1)孔德提出“观察优于想象”,“实证”含义:1 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 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2)孔德提出社会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3)马克思方法论(复 旦98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以唯物辩证法为分析手段,在具体的社会过程和社会联系中探求历史发展规律主张通过直接考察现实的“市民社会”来建立社会理论4)杜尔克姆:把社会事实作为事物来看待社 会事实|(人大96V名):在杜尔克姆看来,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现象是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地社会事实,个人对社会事实的反应就如同五支队外界刺激的反应一样)(5)波普尔的证伪理论,“自由想象优于经验观察“:科学知识的起源不是像经验实证主义所描述的那样起源于经验观察和归纳,而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的问题促使人们的思索探究,促使人们作出各种假设式警誓通过事实证伪而形成知识强调自由想象的重要性,自由想象是科学创造中不可或缺的非理性 因 素怔伪理论|:波普尔认为不应通过肯定而应 通 过“否证”来构筑科学理论波普尔“假 设 检 验 法 或 称“恒 噩”,是杜威的假设演绎法的修正与发展假设检验法公式|:P lfT T fE E fP 2式 中P为问题,TT为试验性理论,EE为排除借误科学家遇到问题(P 1)后先提出判断假说(T T),然后通过证伪检验来排除假说中的错误(E E),形成理论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P 2),科学理论的发展便照此公式循环往复的进行。

      6)库恩的“范式”概念和“科学发展阶段论”:库恩在对波普尔的假设检验法进行考察时发现,在研究的最初阶段既 在“自由想象”或“大胆假设”时,不同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想象”或“假设”,这是由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等等不同库恩使用“范式”这一概念来表示这一现象遢 是 指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它是由整套概念和假定组成,它反映了科学家看待世界、解答问题的基本方式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规则并非统一的、规范的,而是因人而异、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各学科的发展都要经历卜列阶段:前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f科学革命阶段-新的常规科学阶段 1在前科学阶段,存在着各种研究范式的相互竞争与相互批判;2常规科学阶段,一门学科开始成熟了,其标志是各个科学家集团统一在一种研究范式中,他们有共同的概念体系、共同的假定和方法论原则;3当这门科学遇到无法解答的新问题,原有的研究范式不适用时,就进入到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家又分为不同的集团,他们求助于哲学思辨和理论创新;4直到有重大的 理 论 或 方 法 的 突 破,才 能 使 科 学 家 们 重 新 统 一 在 新 的 范 式 中,进 入 新 的 常 规 科 学 阶 段。

      库恩方法论思想的启示作用:1他把社会历史观和非理性因素引入科学和科学研究过程,打破了“科学万能论”,完善了波普尔的科学发展观;2他 的“科学发展阶段论”说明:存在多种方法论或研究范式一 种“范式”只有当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学科领域的所有新问题时,才能为大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3目前社会科学尚处在前科学阶段或科学革命阶段13、|反 实 证 主 义 的 力 画(北大92 详:试说明在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的主要观点):(1)狄尔泰:由于人具有自由意志,因此人的行为是无规律的,且无法预测的此外,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偶然的,不存在普遍的历史规律因此,对人和社会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而只能以人文科学的主观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2)社会学现象学派:应当通过对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实地考察,深入到行为者的意义与动机的领域,揭示出指导人们行动的内部逻辑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而微的描述实际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探求并不存在的社会规律上述观点根本否认社会规律和社会事实的存在,完全反对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他在批判实证主义的缺陷的同时又走到了另个极端:即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论。

      就此而言是不足取的3)韦伯既反对实证主义,也反对主观主义:1与实证主义不同,他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因此是社会事实是可理解的事实必须首先观察行动者的主管思想状态,并依靠研究者的直觉或“理解”对行为的意义作出判断2与人文学派不同,韦伯指出,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因而是有规律的,对这种规律性的行为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但是,社会研究对人的行为的因果解释不是仅仅通过外部表现和外部影响,而是还必须通过对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解3韦伯认为,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社会规律是不存在的,但是通过对理性行为的理解,就可以找出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可以对人的行为作出预测4韦伯“社会学”定义: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以便说明行为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的科学韦伯的方法论原则目前为许多社会学家所接受4)历史社会学派:强调社会学与历史的密切联系主张在社会研究中发挥历史和哲学的想象力,运用思辨和比较等方法5)评论:反实证主义学派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他们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动摇了孔德的实证体系,但是却未能改变社会学的实证传统实际上,对实证主义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社会学家,大多数只是反对照搬自然科学方法或滥用数量分析方法,而并不反对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理论这一实证原则。

      第三章:社会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4、社会研究的层次|(北大2000简:举例说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层次;浙大2001简:简述社会研究的层次):(1)宏观层次: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侧重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整体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主题有:1社会变迁研究:是在文化层次上,即从历史演化的角度来发现并解释社会发展的规律(主要研究方式:文献研究、历史-比较研究);2社会结构研究:从社会系统的相互联系入手来分析社会体制;(主要研究方式:文献研究、统计调查)3社会行为与态度的研究:将许多个人的行为或态度视为个整体,由此来分析、预测人们的社会行动主要研究方式:统计调查)(2)微观层次:微观研究是从个人或群体入手,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交往来发现社会行动的意义、特点与其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主题有:1人的社会化;2人际关系(主要研究方式:实地研究、实 验);3个 人 与 社 会 环 境 的 相 互 作 用主 要 研 究 方 式:实 地 研 究、统 计 调 查)(3)社会单位层次:是从群体结构和集体行为入手,直接考察实际的社会单位,如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社区:1社会组织研究(主要研究方式:实地研究、统计调查);2社会群体研究(主要研究方式:实地研究、实验);3社 区 研 究(主要研究方式:实地研究、统计调查)。

      15、擦体论与个人阕:(1)整体论认为:社会的性质不是由其部分的性质决定的社会整体决定其各个部分的本质,由此推论出,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社会整体,如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等,因为社会现象的存在与变化只能由整体特征或宏观变量来解释,而不能归结为个人特性,即不能还原到个人心理或生理层次2)个人论认为: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个人,因为个人是有意义行为的唯承担者,而国家、团体、社会制度等整体概念都是表明人们互动的某种范畴,他们都可以还原为个个参与者的行动3)二者分歧在于:个体论主张采用分析或分解的方法,并在基础层次上对事物作出解释,而整体论主张通过揭示整体的本质属性来解释各个具体事物4)整 体 论(或系统论)是当代富有启发性的新思想它正确地强调只有了解一个有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认识系统的木质属性但它并没有提供一套研究有机整体的操作方法此外,从整体论推导出社会研究应当“从社会整体出发”也是不恰当的:1从分析单位看,整体与个体是相互补充的2在具体研究中要考虑社会整体的所有联系,不仅难以做到,也没有必要3实际上,社会现象既是综合的,也是可以区分为各个特殊类型的,这就需要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而不能事先将社会研究限定在某一层次或某种分析单位上。

      16、研究范式|(北 大9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