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的教学论读书笔记参考.doc
10页优秀的教学论读书笔记参考 一、苏霍姆林斯基及其教学论 1、人物简介: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展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等教育专著 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论: 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立者”、“培养全面开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
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和谐开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开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开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开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展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开展他们的智力 关于体育他说:“对安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开展、知识的稳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并响亮地喊出了“安康、安康,再一个还是安康”的口号 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展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欣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 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
总之,在整个美育过程中,美育应随时、随处进展 关于劳动教育他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他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进展十年制教育,仅仅教给他科学根底知识,从不让他承受劳动训练,而在他毕业时把一把铲子交给他开始劳动,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悲剧”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论述,既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详细的五育任务在论述五育时,既强调了各育的“相对独立职能”,又说明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论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既有关于教学根本理论的论述,又有各个教学环节的体介绍和建议,根本上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论他从智育的根本任务出发,要求正确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两对矛盾,即教学——教育、教学——开展,要求在促进矛盾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完成目的,实现和谐开展的总任务 关于教学—开展的统一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开展智力的教学因此,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
关于“两套教学大纲”的论述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执行国家制订的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心目中同时装有“第二大 纲”,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他还阐述了诸如教学任务、教学原那么和教学方法等问题 论学校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自1948年至1970年一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经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他认为校长不能陷入事务的漩涡,也不能官腔官调的行政命令来领导他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他指出,一个好校长必先是一个好教师 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抓住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个“主要杠杆”,认为这是一非常实际又迫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和他的同事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结合语文教学,模索出一套符合教学过程逻辑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根本技能体系”听、说、读、写12项根本功 关于教师管理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关心保护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 关于学年总结他把总结工作这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当作把握教育规律的一个要环节提倡校长亲自动手,每天每周都要记事,及时,不断分析研究,并征求大家的建议或意见。
他认为,总结不应刻板公式化,年复一年一个模式,好的总结应该既是全体教师一年创造性劳动的概括,又是下一年工作的方向和借鉴 3、简要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历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详细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出色人物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防止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历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历宝库 苏霍姆林斯是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自从1948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后,他的教育才华就愈益明显地展示出来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家,活泼在原苏联教育界他的工作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革新精神,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陋习,紧紧把握时代开展的脉搏,如他敢公开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共中央发动的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火之处,批判的结果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从而导致原苏联20世纪30至40年代直至凯洛夫教育学的严重错误;又如,195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原苏联普通学校一度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他主持的帕夫雷什中学却从未连续过。
不仅如此,学生毕业时,既领取毕业证书,还领取职业证书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芒的一生给后人的最大启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及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论研究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 二、维果茨基及其“最近开展区理论” 1、人物简介: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1924年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维果斯基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进展了研究,并在1925年发表了《意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问题》,明确提出研究意识问题对科学心理学的重大意义1934年维果斯基因患肺结核逝世,年仅38岁维果斯基一生留下180多种著作,其心理学思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1931年撰写重要代表作《思维和言语》,详细论述了他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与中介构造的理论观点,同时还对皮亚杰关于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做了详细评述此外,还写有多篇论文阐述教学与开展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开展区”、“教学必须走在开展的前面”等观点。
2、“最近开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开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开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开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开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开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开展区而到达其困难开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根底上进展下一个开展区的开展 维果茨基依据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指出了学龄期的教学与开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念——“最近开展区” 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如何进展新课程改革是非常有益的,也利于我们的教学面对全体,使学生各有所得 他指出,儿童开展任何时候不是仅仅由成熟的局部决定的他说,至少可以确定儿童有两个开展的水平,第一个是现有的开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的开展水平即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而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任何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努力才能完成的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那么为“最近开展区” 在维果茨基看来,“最近开展区”对智力开展和成功的进程,比现有水平有更直接的意义他强调,教学不应该指望于儿童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
只有走在开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因为它使儿童的潜在开展水平不断提高 依据“最近开展区”的思想,“最近开展区”是教学开展的“最正确期限”,即“开展教学最正确期限”即,在最正确期限内进展的教学是促进儿童开展最正确的教学教学应根据“最近开展”如果只根据儿童智力开展的现有水平来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组织教学,就是指望于儿童开展的 昨天,面向已经完成的开展程”这样的教学,从开展意义上说是的它不会促进儿童开展教学过程只有建立在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上,才能产生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可引起儿童心理机能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儿童的开展例如,初中一年级负数的教学,学生过去未认识负数教师可以举一些详细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可用温度计测温度的例子,在零摄氏度以上与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时候的温度怎样表示,以吸引学生,使他们渴望找到表示这些量的数从而解决他们想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的矛盾而引起的心理机能的矛盾,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负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依据“最近开展区”教学也应采取适应的手段教师借助教学 方法 、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最近开展”区域,因此,教学方法、手段应考虑“最近开展区”。
如,在初中二年级相似三角形教学,可先带学生做教学实验,让学生 应用 已有知识测量学校校园内国旗旗杆的高,这样学生感到兴趣,旗杆不能爬,怎样测量呢?心里感到纳闷,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学校的资源,带着学生进展实地测量,得到一些数据怎样处理这些数据,当然学生未学相似三角形知识是不懂的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心理机能的矛盾,再顺水推舟,然后回到课堂这样比单一的教学方法效果好,从而到达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根据“最近开展区”教学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那么从学生整体而言,比方一个班,教学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的深度为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承受这就得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开展区”如遇到较难的章节时,教师可以添加一些为大多数学生所能承受的例题,不一定全部按照课本的照搬,防止“本本主义”,以便各有所获对于个体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认识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他们不满足按部就班的 学习 ,迫切希望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