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件:肾母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ppt

14页
  • 卖家[上传人]:优***
  • 文档编号:83430534
  • 上传时间:2019-02-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62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T 1080122 神经母细胞瘤 CT 1089942 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胚胎神经嵴交感神经元细胞,是高度恶性的肿瘤, 肿块常较大,质实而软,切面灰黄或黄褐色,可见明显出血坏死且常有钙盐沉积,肿瘤常向邻近组织浸润 进展快,早期可远处转移,最常见于骨骼、肝脏、颅骨、淋巴结等,肺转移少见一般认为年龄愈小, 治疗愈早, 预后愈佳影像表现:,CT:主要表现为位于肾上腺区或腹膜后区的不均质肿块, 易越过中线生长, 压迫、包绕周围血管肿瘤直径多5 cm,类圆形或不规则,呈不均匀混杂密度, 肿块内可见散在分布的砂粒状钙化, 是肿瘤的特征性钙化, 也可有弧形或斑块状钙化肿块较大可伴有出血、坏死、囊变,部分肿块内可见粗大血管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或环状强化,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MR:肿瘤内信号欠均匀, T1WI 多为低信号,T2WI多表现为等、高信号,增强扫描见不均匀明显强化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是一种复杂的胚胎性恶性混合性肿瘤, 占小儿肾脏肿瘤的80%以上常见于5岁以前,发病高峰为1~4岁,新生儿较为罕见大多单侧发病, 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发生转移较早, 最常转移到肺、肝。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发热及镜下血尿等 肿瘤可发生于肾的任何部位,也可多中心起源,肿瘤大多始自包膜下肾皮质,肾外型少见; 大多数患儿初次就诊时肿瘤体积较大,大多在4cm3 以上肾母细胞瘤起源于未分化的中胚叶组织镜下大多数肿瘤表现三相特征,包括未分化胚芽组织、间胚叶性间质和上皮 肾母细胞瘤为实性结节,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包绕纤维性假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肾母细胞瘤可分肾内型、肾外型典型肾母细胞瘤发生于肾皮质或肾柱,肿瘤主体位于肾实质内,可有小息肉样突起进入肾盂肾盏CT:肿瘤多数为球形或大分叶状,轮廓多较光滑,瘤内密度不均,常见出血、坏死、囊变,瘤内可见斑片状钙化,瘤内低密度脂肪少见极少数可表现为蛋壳样钙化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可见轻度强化, 囊变坏死部分无强化, 残肾明显强化, 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肾实质内有强化不明显的低密度肿瘤, 肿瘤内由坏死、供血不足、囊性变等形成的低密度区显示更加清楚肿瘤侵蚀一部分肾脏, 残存的肾实质呈新月形或环形、半环形高密度影, 与肿瘤形成明显的对比, 此为肾母细胞瘤的典型表现鉴别诊断,肾细胞癌:儿童少见,肿瘤体积一般较小,其边界不清,瘤内钙化常见,合并血尿、腰痛,多考虑肾癌。

      肾淋巴瘤:多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年龄范围更广,多双侧发病,常伴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肾横纹肌肉样瘤:该病罕见,发病年龄较小,多在1 岁以内,肿瘤内钙化较肾母细胞瘤常见,典型的钙化表现为勾画肿瘤轮廓的弧线形高密度影,肾包膜下积液较具特征,具有早期脑转移的特点腹膜后淋巴瘤:呈分叶状并形成血管包埋征, 肿块由肿大淋巴结融合而形成多中心融合的形态是其特点, 仔细观察可发现肿瘤与被包埋血管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间隙, 此种现象在增强扫描时尤为明显, 可作为淋巴瘤与其他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之一 此外, 淋巴瘤多无钙化、坏死囊变等表现畸胎瘤:为多胚层起源,脂肪及钙化或骨化等特殊组织成分为特征性表现, 诊断一般不难谢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