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doc
6页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深圳龙岗信义假日名城小学 李万娜【主题词】小学 语文素养 培养 策略【摘要】学习力决定一个人的竞争力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学生今后学习力和竞争力的基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生,语文素养呈现水平多层次、结构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等特征教学实践中,坚持以新课标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倾听他人说话、口头交际、阅读以及写字写作等四个方面能力,是实施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正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更是肩负着“育智” 与“育德”双重责任语文学科教得好不好,主要看学生语文素养好不好,并且最终必定落到以学生“ 会学习” 、“会做人” 、“会做事”、 “会生活” 的能力水平为标准一、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竞争力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但是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一、二年级是学2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黄金时期。
语文素养高的人,其情感更加真实、细腻和准确,其审美更加体现深度、高度和维度,其内心更加追求知行合一,其行为更凸显正能量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应当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语文素养,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 认识不到位 ”,“目标不明确”、 “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识字能力,轻写字能力培养据了解,大多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很重视教认字、识字上小学后,识字能力发展得很快但由于这些学生动笔机会少,再加上书法教育未能被大多数的家长和幼儿园重视,学生往往对字词只是简单的“ 认识 ”,而不知其结构章法,更不清楚其含 义及运用二是重听话能力,轻说话能力的培养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以老师教学生听和说为主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学生怎样才能说好等,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学方案,并非能一蹴而就一些学校专门开设了说话课,但说话课尚无专门、实用的教材,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效果不怎么好三是语文课重视,其他学科不重视长期以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被视为是语文课的责任,其他学科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课堂发言时,部分教师未能做到适时教给学生说话、交流的方法与技巧,指出学生说话时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是发达地区学生语文素养水平3较高,落后地区学生语文素养水平偏低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学生智力开发得早,语文素养普遍较好;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学生,各方面教育条件跟不上,语文素养水平偏低以写字能力为例,广东省历届书法大赛中,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学生,将近80%的学生来自珠三角地区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也不例外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当前课程标准设置及考评机制仍欠科学,如“ 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这个内容在语文以外的学科没有体现,学科之间未能形成合力,语文素养培养缺乏系统性;二是小学低年班学生年纪小,知识储备不足,学生整体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语文素养培养处于初始阶段,教师难以在段时间内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方案;三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对口语能力和扩展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往往只关注孩子书面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而忽略日常交流兴趣与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实效性,可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一)循序渐进,分阶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完成学前教育,许多孩子还保留着幼儿阶段的诸多习性,如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
因而,第一学期主要训练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能认真“ 倾听” 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个阶段教师要抓住学生普遍关注的对象,然后精心选取相应的趣4味性浓厚的说话题材,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平台,动画结合,图文结合,音像结合,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培养学生参与“听说” 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到了第二学期,教师把侧重点转向“说” 的训练第一,要引导学生完整、连贯地说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二,指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转述别人的意思二年级上学期,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是学会说书面语言,明确地区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二是学会用书面语言简单地写人、写事和写物二年级下学期,着重训练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开始初步的、简单的扩展阅读二)以人为本,增强非语文学科渗透语文素养培养意识学生的含义就是学习人生,即学习生存的技能、本领;学习生活的知识、能力和行为规则,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或者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学习了解生命的机体、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需要,结果是教育教学不被学生接受,效果不好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本学生的需要是什么,他们学习的内容就是什么。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就是学生的需要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学习社会科学,学生同样离不开“ 听” 、“说”、 “读”、 “写 ”因此,非语文学科教师授课时,要针对学生的需要,指导每一个合作小组都建立起信任、尊重、依赖、融洽的学习关系,针对所学知识,有计划地设计问题,让每一学生都能够读懂老师所给出的问题,都有表达的愿望和主题5内容,做到“说” 者有忠 实听众, “听”者能耳目一新同 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三)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有人认为,阅读和写作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事,低年级教会学生字、词、句就行,这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实践证明,要让阅历尚浅的小学低年班学生“ 感悟 ”新 词的意思,并且学会运用新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借助一定的语境去理解新词,掌握运用新词的方法例如,每天由一名同学在班级小黑板上写上自己看过的好词好句,或者是自己的真实感想、所受到的启发等,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从而养成“ 好读书 ”的习惯 另外,组建班级图书 角、开展班级读书摘录比拼、定期为学生推荐书目并组织互换图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等形式,有利于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圈、点、批、注,手眼并用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进行语言思考、语言组织等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写一手好字是中国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养成写字的好习惯,既可以陶冶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又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增进学识修养因此,培养学生好好写字的习惯,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习惯就是好品质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和学6习习惯的培养而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其他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义务和责任改革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强化非语文学科参与培养语文素养的意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效实施以上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的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