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凡达》在二元对立价值观体系中挣扎.docx
8页《阿凡达》在二元对立价值观体系中挣扎 ●李丹(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作为2009岁末大作,《阿凡达》不辱使命,荣登年度电影最高票房作为一部优秀作品,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阿凡达》带来的强烈心灵震撼,才是其艺术演绎与深刻内涵相融合的极致作品中着重表达的众生平等和对民族中心主义的不屑与唾弃,更是贯穿全片始终核心民族中心主义( ethnocentrism)是一种认为自己文化优于他文化的信条所谓民族中心主义就是用本民族或本国标准对他民族或他国文化做出负面评判换言之,民族中心主义就是认为本民族是世界的中心,所有其他民族都要以本民族标准为参照物由于民族中心主义,我们习惯于将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看做是‘正确的’,‘自然的’…由此而来的是,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就被认为比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优越,也就是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妄自尊大美国社会学家孙墨楠给它下的定义是,“以其个人所属群体为一切事物的中心为出发点来看待事物,对其他所有群体则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分成等级……”总之,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以自己生活方式为标准,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
一、于民族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价值观体系《阿凡达》正是通过二元对立价值观体系的多维度比较,来揭示民族中心主义是阻碍各民族交往和社会融合的主要障碍影片采用对比手法展现的是人类高度文明和纳美人几近原始社会的反差在这种反差下,人类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更是加倍膨胀,他们藐视其他物种,把自己的利益看成无比重要,不惜牺牲他人来满足一己私利影片看似高级社会形式和低级社会形式之间的冲突,实则是人们对待其他文化时经常犯的“民族中心主义”错误走进《阿凡达》,影片在一个人同为杰克和阿凡达两条线索之间辗转一方面作为杰克,虽然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却不得不面对自己身体的残疾、人类之间的争斗和生活中处处存在的身不由己;另一方面作为阿凡达,在享受身体灵活自如的同时,还被纳美人接受认可,并收获了爱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杰克的心理也在现实人和克隆人之间挣扎最终内心中对淳朴的追求,对真正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之奋起与那些人性泯灭的人类战斗表面看来,故事是在杰克对于自己身份认同和选择上发展,实际却表现出一个向往和平自由的人,在两种价值观体系上的抉择让观众们不得不扪心自问: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角色?什么才是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在与其他文化交流时又该如何对待?(一)社会价值观影片最为突出的亮点便是同一个人在两种社会意识形态中不停地转换。
这一过程中最激烈的矛盾就是两种社会价值观冲突社会价值观是个体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对事物进行优劣、合理性评价的思想体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指导行为的准绳电影《阿凡达》一开始,展示在眼前的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人类可以自由出入其他星球,所有仪器、设备、技术无一不精良而人们之间却相对冷漠,不在乎他人感受,个人意识过分强烈与之相比较的则是纳美人刀耕火种、四处狩猎的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嘘寒问暖,相互关心,重视心灵的交流,哪怕是面对外来人侵者阿凡达,他们在其受伤之际也诚心祷告生命之树,求其为之疗伤通过对比,一方面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伴随着相对落后的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另一方面是物质文明落后精神文明丰富的纳美社会两种社会形态的反差,虽然形成二元对立,但是孰高孰低,却很难评判每种社会形态都只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真正对立的社会是不复存在的,影片中所表现的二元对立也只是人类不经意间把“我民族”作为所有社会的价值观标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人们不由自主地以己度人,才显得两种社会如此对立,反差突兀,其实质却是民族中心主义在社会价值观上的表现二)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只是整个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全面研究价值观体系的二元对立,还应关注其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的矛盾。
文化价值观是指:文化领域里一些现代和历史被重视和被否认的理论及言行所引起的感想文化价值观不分等级,不分高低,所不同的就是在某一阶段是否有利用的价值换言之,文化价值观是平等的,不存在二元对立《阿凡达》却在有意无意地塑造着两种相去甚远的文化价值观一方面人类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表现在人类可以违背自然进化规律,肆意进行生物改造,打造新物种阿凡达另一方面纳美人与自然和平共存,珍惜生命在遇到伤害时,他们会求助自然神力——树之灵,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拜和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情绪人们不由惊叹:人类社会如此处心积虑地进行外星球开发和新物种的打造,其目的只是为了掠夺其他星球能源而纳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却是为了找到精神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不得不质疑物质至上的实用主义是否正确我们现有的文化价值观是否存在太多物质崇拜主义而显得越加渺小影片通过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对比,表明两种文化之间也许存在着截然相反的差异,可是这并不代表一个文化可以把另一个文化评价为“没有价值”,也不能说这个文化是正确的,另一个文化是错误的来自两种文化的人所持有的价值观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他们各自所属的文化背景中,各自又都是正确的影片中以抹杀“他文化”为代价求发展的文化价值观是片面的,是独断的。
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对待他文化时我们更需要一种包容之心三)个人价值观个人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阿凡达》中个人价值观的二元对立主要是通过帕克上尉与纳美族个人行为之间的反差来展现的[来自www.Lw5U.com]帕克上尉作为RDA公司在潘多拉项目的负责人,为人阴险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置他人生命于不顾,功利主义极强,典型的人性扭曲在整个影片中他都是一个不和谐的符号,与同事交往中过分唯我独尊,以自己意志为中心,听不进他人劝告;在占领潘多拉星球过程中,大肆杀戮,毁坏自然他的行为表现是个人至上主义的反映而纳美人虽生活在原始社会,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彼此相处融洽为了拯救民族和家园,纳美族部落酋长——妮特丽的爸爸把生命置之度外,不幸阵亡其个人价值观中体现出的是一种社会性,即人是社会的,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的,生命是为了捍卫集体和民族的尊严而活个人对待[来自www.LW5u.coM]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就是其个人价值观的表现。
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伤害他人,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是民族中心主义在个人价值观上的微观体现,是一种不正常的思想动向一、二元对立中挣脱尽管《阿凡达》中处处表现了两种价值观体系的二元对立,但究其根源却是民族中心主义作祟如果摆脱这种思想的负面影响,不同价值观体系之间会有更多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二元对立也就不复存在所以用科学方法论作指导,用先进开明的思想来武装,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一)正确对待民族中心主义,重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文化、任何群体的成员都常常自觉和不自觉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民族/辞体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也并非洪水猛兽,它既有其积极的作用,也有其消极的影响《阿凡达》中的二元对立,不过是民族中心主义消极面的极端表现如何因势利导地来发挥民族中心主义的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贾玉新教授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即一种文化中的行为只能用其自身的准则去理解和评价所以当看到另一种社会文明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论其优劣对错,只有通过缩短交际距离,增加彼此的沟通交流,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社会价值观,才能正确解读他们的社会文化语境二)培养跨文化意识,在文化价值观差异中求同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这往往需要长期的生活体验才能获得。
具备一定“移情”和“文化融人”能力,对待他文化价值观时,会有更多的包容与领悟因而,我们不再把《阿凡达》中企求树灵庇佑的巫术看成愚昧无知,它只是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对超自然力量的诉求我们也不会心安理得地看着人类科学家们任意进行基因整合既然没有绝对的文化价值观,我们又何苦一味排除异己,制造不和谐的因素呢?文化价值观差异并非咫尺天涯的距离,不同文化之间的纽带正是跨文化意识的树立三)学会换位思考,挑战个人主义价值观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所面临问题,审视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阿凡达》中如果人类也像纳美人一样是弱势群体,在遇到外星人袭击时,是否也会认为理所当然,弱肉强食是否就是真正的合理?所以换位思考能帮助人们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个人主义价值观会使人变得冷酷无情,功利熏心,实际是不利的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多体会他人的感受,与人交流会更加顺畅,办事会更容易成功三、结语《阿凡达》,一部不俗的文艺作品,刻画了人类社会和纳美人社会的冰火两重天从这种比较对立中人们读到了社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以及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这其中矛盾的罪魁便是民族中心主义所产生的消极作用《阿凡达》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作品,实际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
面对当前全球化语境,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了如果这些机会把握得好可以促进交流和发展;如果处理不当,轻则产生误会,重则关系破裂引发战争在国际交往中只有正确对待民族中心主义,培养跨文化意识,学会换位思考,才能使冰山消融,才是化解民族隔阂,挣脱二元对立,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的有力保证[Reference][1]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92.[2]黄平,罗红光,许宝强,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郭晶星.广告创意视野下的社会价值观[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04).[4]许力生,吴丽萍.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5.[5]焦丽萍.中西方个人价值观的历史反思[J].理论学刊,2003( 04).[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08.[7] Lukens,J.Ethnocentric Speech[J].Ethnic Groups, 1978:35 - 53.[8]陈二春,袁志明.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03).[作者简介]李丹(1978-),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应用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