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海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
46页2024-2025年度海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B.提问法C.讨论法D.演示法【答案】 B2、下列对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以鼓励或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反馈B.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C.多做些强化训练,让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新高度D.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答案】 C3、( )不属于创作中灵感的特征A.突发性B.永久性C.突破性D.亢奋性【答案】 B4、包老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让全班其他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教学技术等方面为“小老师”打分,这种评价方法是( )A.自我评价B.同伴评价C.教师评价D.档案袋评价【答案】 B5、崔老师在上《走进抽象艺术》一课时,提前布置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组织大家进行分组讨论,并提出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大家交流探寻答案,鼓励小组发言,最后给予总结。
以下哪一个选项不符合崔老师的做法?( )A.自主学习B.接受学习C.探究学习D.合作学习【答案】 B6、炮制后能缓和其苦寒之性,止呕作用增强的是A.盐黄连B.姜黄连C.酒黄连D.吴茱萸制黄连E.醋黄连【答案】 B7、下列选项中,对《格尔尼卡》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所描绘的轰炸事件发生在德国B.作者为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C.结合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D.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的壁画【答案】 A8、下列选项中互为补色的是( )A.红与绿B.绿与黄C.黄与红D.红与蓝【答案】 A9、清初“四王”中,主张画作“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画家是( )A.王时敏B.王鉴C.王晕D.王原祁【答案】 D10、下列对《公益招贴设计》一课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描述不恰当的是( )A.通过欣赏,了解招贴的构成要素B.了解招贴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C.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D.临摹优秀的公益招贴设计【答案】 D11、《如实地想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课中,“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所属的目标维度是()A.过程与方法B.知识与技能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理论与实践【答案】 B12、《开国大典》的作者是( )。
A.李桦B.古元C.黄新波D.董希文【答案】 D13、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人物写生——表现对象的动态》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A.制作动态结构小木偶B.认知人物头像的结构C.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D.熟练掌握人物白描技法【答案】 C14、在素描写生课中,王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对表现性素描很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表现力,于是改变了预定的作业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素描风格完成作业下列关于王老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合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B.合适,老师有权随意改变作业要求C.不合适,偏离了素描教学的统标准D.不合适,作业过于迁就学生的意愿【答案】 A15、克里姆特是( )的代表人物A.达达主义B.维也纳分离派C.至上主义D.表现主义【答案】 B16、“壁薄如蛋壳,表面黑亮如漆”的蛋壳黑陶属于()文化的代表A.半山文化B.马家窑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答案】 D17、美术的基本特征是( ) A.视觉形象性B.材料工具性C.技能性D.人文性【答案】 A18、新古典主义名作《马拉之死》的作者是( )A.普桑B.安格尔C.大卫D.乌东【答案】 C19、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答案】 D20、下列选项中,对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解运用不恰当的是( )A.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B.分组人数一般以3~5人为宜C.应将学习能力比较接近的人组合在一起D.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和信任【答案】 C21、马老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日本枯山水时,有学生小声嘀咕“日本有什么好看的”,马老师恰当地引导学生“艺术无国界”,并通过介绍枯山水对中国园林山水的借鉴与在精神层次上的新发展,让学生有了新认识马老师的做法遵循了课标理念中的()A.教育学生有人文主义精神B.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C.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意识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答案】 C22、李老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开设“微电影”课,让学生组成“微电影拍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创作出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微电影作品,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A.接受学习B.合作学习C.掌握学习D.个别学习【答案】 B23、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A.《玄秘塔碑》B.《祭侄文稿》C.《兰亭序》D.《醉翁亭记》【答案】 B24、美术教材的编写应依据( )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为参考。
A.美术课程总目标B.教学大纲C.教学计划D.美术课程分目标【答案】 A25、具有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的课程是( )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艺术课程D.美术课程【答案】 B26、槐花为豆科植物槐树的干燥花及花蕾,花部分习称槐花,花蕾部分习称槐米槐米含有芦丁、槲皮素、皂苷、白桦脂醇、槐二醇以及槐米甲、乙、丙素和黏液质等A.18.0%B.20.0%C.15.0%D.10.0%E.8.0%【答案】 B27、南齐谢赫“六法论”将( )定位为中国画的造型方法A.骨法用笔B.气韵生动C.经营位置D.传移模写【答案】 A28、梁老师在雕塑课程结课后,发现学生制作的雕塑作品最后都闲置或扔掉,张老师决定以后学生的作品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设计,例如幼儿园、敬老院、电影厂等,最后可以应用在这些环境中,既保留了作品又丰富了环境张老师的做法属于()A.教学理念B.教学目标C.教学过程D.教学再设计【答案】 D29、《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A.达达主义B.抽象主义C.风格派D.超现实主义【答案】 D30、《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包括( )、( )、教材编写建议与( )。
A.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B.教学建议目标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C.目标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D.教学建议目标建议评价建议【答案】 A31、美术课程提倡成长记录的评价,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这是属于( )A.质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量性评价D.纵向评价【答案】 A32、八年级《神奇的工具》一课需要学生更好地了解电脑软件及其应用,下列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教师讲授结合电脑操作B.背诵软件菜单功能C.请计算机教师协助教学D.利用教学视频学习【答案】 B33、(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首要的教学准备工作A.备课B.研究和分析教材C.导人D.教具准备【答案】 B34、《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没有明确提及的主要学习对象是( )A.自然美B.美术作品C.技艺美D.美术现象【答案】 C35、在进行建筑欣赏的课程时,教师提前请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发现、观察、记录好看的建筑,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演示讲解,这种学习方法是( )A.掌握学习方法B.范例教学法C.小组合作法D.发现学习法【答案】 D36、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不属于美术课程性质的是( )。
A.视觉性B.人文性C.愉悦性D.多样性【答案】 D37、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是一种( )A.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B.选择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创造的过程C.探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创造的过程D.探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应用的过程【答案】 A38、哪位画家被誉为是新古典主义的先驱 ( )A.普桑B.大卫C.安格尔D.米勒【答案】 A39、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人物肖像写生》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A.了解写生对象的生活经历B.知道人物画的发展历史C.欣赏评价同学的肖像作业D.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答案】 D40、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不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三个层次的是( )A.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B.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C.美术与文化相结合D.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答案】 C41、下列选项中,对“明暗交界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背光面与阴影相交界的部分B.受光面与高光面相交界的部分C.受光面与背光面相交界的部分D.背光面与反光面相交界的部分【答案】 C42、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