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王献之练书法给我们的启示.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8067766
  • 上传时间:2017-1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王献之及其书法给我们的启示陈宽浩(历史二班 20120502165)摘 要: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人心却越来越浮躁了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多人不能坚持本心,最终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而一事无成庸庸碌碌地就度过了本该十分精彩的一生这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它会导致精神的缺失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怎么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回过头来向我们的老祖宗虚心学习例如我们可以从王献之学习书法这一事例中得到许多启示关键字:王献之 书法 启示在今人精神缺失、人心浮躁的现状下,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提倡大家去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习其实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非常高深的他们的为人处事的精神和处理日常事件的方式,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启示作用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的领悟到老祖宗的这些精髓,那么我们这一辈子是受用不尽的我提倡的是向书法大家王献之学习,从他练习书法的故事中汲取正能量关于王献之的研究还是很多的,但我查了一下研究关于他练习书法给我们的启示的很少或是根本就没有大多数都只是研究他的书法本身,鉴于此,所以才有了我这篇关于王献之练书法给我们的精神启示的文章王献之的生平王献之(344 年-386 年)是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王羲之第七子。

      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张怀瓘《书断》说他:“幼学于父,次学于张,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 ” [1] 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有一天晚饭后, 王献之照例跟父亲来到书房父亲在灯下看书, 王献之闲着没事, 突然想起要在父亲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讨父亲的称赞, 便在书桌上铺好纸, 认认真真地写了个“大”字给父亲看王羲之抬头看了看字, 又看看儿子那得意的神情, 没有吱声, 只提笔在“大” 字底加了一点, 成了个“太” 字, 便又回头去看他的书王献之见父亲不理睬自己, 只好对着字左看右看, “大”字底下加一点是什么意思是太好, 还是太差? “对, 还是去问问母亲!”王献之像搬救兵似地快步跑到母亲的卧房母亲正在缝制衣服, 王献之拿出纸, 对母亲说:“妈, 你看这纸上的字写得好不好?”母亲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说:“依我看, 只有这一点是下了功夫的 ”王献之一听, 呆住了,原来这一点正是父亲刚才加上去的他的脸一下红到了耳根, 惭愧极了, 心想, 原来与父亲比, 自己还差得远呢! 于是他又恭恭敬敬地去找父亲, 向父亲讨教写字的秘诀。

      王羲之看到儿子有了虚心学习的诚意, 心里十分高兴, 但表面上仍装着严肃的样子, 指着窗外院子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你把十八口水缸中的水写完字才会有骨架子 ”王献之由此得到启示, 决心从头学起他先练基本笔划, 单是横、竖、点、撇、捺, 就练了两年; 再练钩, 又足足练了两年, 这才开始练字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王献之终于也像父亲一样, 成了著名的书法家启示一:认真和坚持看了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王献之在得到指点之后,决心从头学起,也就是从基本笔画练起这证明了他的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其次,练字用完十八缸水这证明了他的坚持,在练字的道路上永不停驻这些都是王献之为人踏实的反映,最后他用他的认真和坚持使自己青史留名了,在书法史上达到了他父亲王羲之的高度成功源于认真,卓越源于坚持著名生物学家、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说, “中国科学界最缺乏的是认真和坚持 ”这个社会现状表明,不只是中国科学界缺乏认真和坚持,而是整个社会都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来最多的是浮躁,每个人都在为了各种事情奔波不停但是回想一下,我们所奔波的事情又有多少是真正有意义的呢?而且许多人就算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也没有做成功。

      但是就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只要我们认真了、坚持了,把它做成功了,那么至少我们问心无愧毛主席曾经说过, “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的领悟这两个字的真谛,还何愁中华民族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呢?启示二:创新王献之自幼聪慧, 五六岁便开始学习书法,曾得到卫夫人的启蒙教育王献之除了学习父亲王羲之的书法之外, 还认真学过汉代张芝的草书, 为他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墓础王献之没有就此满足, 他深知学习别人、学习古人并不是艺术的最终目的, 借鉴别人、古人是为了艺术上的创新进行艺术创新决不能拘于古法所以, 王献之的创新意识非常强烈他不但奉劝父亲在书法创作上跟随时代的步伐, 他自己在书法实践中, 更是身体力行他无论是学父, 还是学张, 都能取法乎上, 转益多师, 把前人、时人的笔法都融入己书之中, 而后“改制度、别创其法” 书法史上有一个术语“破体” ,是专门为他设的这是打破楷书、草书界限,又不是行书,偏于草书的叫行草,偏于楷书的叫行楷张怀瓘说他“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间 ” [2] 王献之注重创新,且不遗余力地去做,这就让他的作品具有许多独到之处。

      所以后人评价他:“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自 ” [3] 这就充分的说明了王献之的独特之处正是因为王献之的创新,才能让他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创新的重要性江泽民就说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不管是民族还是个人都要有创新精神,这样我们人类才能永葆生机 启示三:继承和弘扬毛笔书法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由此可以知道书法的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等等但是最具有中华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毛笔书法我们是不该也不能抛弃的把“根”留住!毛笔书法就是我们的“根”之一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重视起来,再也不要出现他国抢先注册我国文化遗产的事件例如韩国就把我们的端午节给抢先注册了,从此在我国沿袭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就成了他们的了它注册以后就成为了国际公认的事实,不管我们怎么不认可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了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毛笔书法艺术保护起来,当然不只是毛笔书法艺术,还有其他的文化传统。

      而且练习毛笔书法有很多的好处,这也是我们应该弘扬书法的原因之一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今天仍生机勃勃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汉代杨雄说“书乃心画” 的确,每一幅书法精品都是作者技法的妙用、雄才的挥洒、大智的奔涌、高怀的展现,总之是作者心智运行的印迹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整体修养,养浩然之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妙发灵机,创物我同心的大境所以综上述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毛笔书法从王献之极其书法中我们学到了认真、坚持和创新等精神如果我们能用心领悟,这些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参考文献:[1]张怀瓘. 书断[M]//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张怀瓘. 书议[M]//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李嗣真. 书后品[M]//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