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推拿传统手法技能智能教学测评系统.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49399445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2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推拿传统手法技能智能教学测评系统(上海市教委新世纪第二期课程建设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徐俊 沈霄凤 赵毅 陈义斌 杜炯琪 赵吉忠 周玉宝 陆萍2006年11月目 录一、摘要………………………………………………………………………………………… 2二、前言………………………………………………………………………………………… 3三、中医推拿传统手法技能教学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4四、传统推拿手法技能标准研究……………………………………………………………… 8五、推拿手法技能智能教学测评系统研发…………………………………………………… 13六、教学实践与评估…………………………………………………………………………… 16七、总结………………………………………………………………………………………… 17一、摘要1.研究中医推拿手法技能教学测评理论、方法,分析目测法、体测法和机测法的测评质量,研究推拿手法的技术结构,建立推拿手法技能测评数据体系,提出了传统经典经验型测评方法目测法、体测法与现代客观测评方法机测法整合、综合应用的观点,制定了中医推拿手法技能教学测评方案。

      2.研究手法动作技术、操作能力和手法效应三大方面,建立滚法、掌揉法、拿法、指压法等四级目测法等级标准(文字与图象),筛选吸附性、放松性、深透性与主动协调性等测试指标,同时采用网页的形式制作了滚法技术光盘,供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通过研究推拿手法测试仪器,进一步挖掘、筛选测评数据,建立滚法等手法的动力学技术标准动力学技术指标包括操作频率、频率标准差、最大力平均值、最大力标准、最小力平均值、最小力标准差、作用合力轨迹等3.吸收融和现代教育技术和中医工程技术,通过与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联合研发了推拿手法技能测评系统采用视频技术和力学技术集成研发新型推拿手法技能教学测试系统,开发推拿手法实时动态测评、学生手法技能个案动态教学、学生手法技能教学模仿训练等功能4.开展课程教学实践,实现推拿手法技能实时测评、个案动态教学、教学模仿训练,收集实验资料,完成项目评估,出版发表论著二、前言 推拿手法技能是中医推拿的核心部分,也是《推拿手法学》等课程的教学重点,是针灸推拿、康复骨伤、运动医学等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 推拿手法技能的考核考试方式一直是课程教学的重要课题目测法、体测法是推拿手法学课程的主要技能考核方法,它们分别依靠教师的观察和身体感受学生的手法,主观评定学生的手法技能水平,两者的记载历史长达2000多年。

      虽然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由于手法操作存在过程性的特征,一直以来,没有形成完整的客观化技能标准,使教师无法用较精确的客观数据描述学生手法技术,无法提供量化的评价报告,无法对学生技能训练提供修改和提高的量化建议同时,也妨碍了推拿手法教学质量的控制,影响了课程的现代教学改革因此,推拿手法学课程的技能考试一直成为课程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口 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推拿手法力学测试仪研发,传统推拿手法第一次有了客观力学指标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推拿手法力学测试仪可以完成基本手法动力学数据采集,并能直观地记录显示手法的力学波形,分析力学指标,形成的推拿手法技能现代测评方法—机测法但是,机测法由于一直没有形成评判标准和评价内容,因此不能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2年,本课题组承担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第3期课程建设项目《一指禅推法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解构推拿手法技能,筛选考核指标,配合恰当的考核方式,可以发挥目测法、体测法和机测法各自优势,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靶点的客观化、标准化的现代推拿手法技能考评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组承担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新世纪第二期课程建设项目,并和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中心专家合作,共同研发了推拿手法技能教学测试系统,在课程考核中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项目组还进一步研究了中医推拿手法技能的考核理论和技能构件,为深化传统推拿手法教学提供了实验资料三、中医推拿传统手法技能教学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研究中医推拿手法技能教学测评理论、方法,分析目测法、体测法和机测法的测评质量,研究推拿手法的技术结构,建立推拿手法技能测评数据体系,提出了传统经典经验型测评方法目测法、体测法与现代客观测评方法机测法整合、综合应用的观点,制定了中医推拿手法技能教学测评方案中医推拿手法技能智能教学测评系统一、推拿基本手法技能的测评基本模式目测考评法课堂考评 体测考评法推拿基本手法技能测评基本模式实验室考评考评推拿手法测评仪二、推拿基本手法技能考评方法分类与使用本课建组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问卷调研法、教学试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目测法、机测法和体测法考评质量与应用的方法制订了摆动类、揉动类、平面运动类、振动运动类、垂直运动类、对称用力类、扣击类、拔伸运动类等推拿基本手法技能的课程考评方法 目测法、体测法和机测法是推拿手法技能评价的三种方法体测法是通过评价者自身体验手法操作,测评其技能水平高低的一种考核方法体测法是一种最古老的主观评价方法。

      目测法是通过评价者采用目测观察手法操作姿势与动作等技术环节,评价其技能水平高低的一种考核方法它是推拿手法的另一种传统评价手段机测法是通过推拿手法测力分析系统,分析手法技术能力的一种考评方法1.推拿手法技能常用考评方法的使用质量分析表1. 推拿手法技能常用考评方法的使用分析方法体测法目测法机测法产生基于手法的操作时(后)的生物效应基于手法的动作姿势、动作技术要领与实际效应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基于上世纪80年代后基于推拿手法力学测力平台研发成功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柔和度、渗透性、舒适感、热效应等身体姿势、手法形态、操作主动部位、吸定情况、协调性等手法力量、节律、频率和合力轨迹等评价性质主观评价、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观评价、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客观评价、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优势直接性、敏感性、方便性整体性、直接性、方便性、效率性、可用于较大样本客观性、稳定性、可重复性缺陷不适合大样本考评,容易产生考评误差,评价手型、手姿的功能较弱信度、效度不高,评价手法作用效应的功能较弱评价手型、手性的功能较弱适用对象任何推拿手法任何推拿手法部分推拿手法2.推拿基本手法技能的考评方法表2. 推拿基本手法技能的考评方法手法种类手法名称考评方法目测法体测法机测法摆动运动手法一指禅推法√√√屈指推法√√√缠法√√√扶持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大鱼际揉法√√指间关节滚法√√掌背滚法√√揉动运动手法揉法√√平面运动手法推 法√√√擦 法√√√抹 法√√√摩 法√√√振动运动手法抖 法√√振 法√√√垂直用力手法按 法√√√掐 法√√√对称用力手法拿 法√√捻 法√√捏 法√√搓 法√√叩击运动手法击 法√√√拍 法√√√被动运动手法摇 法√√伸屈法√√拔伸法√√整复运动手法扳 法√√其他类手法踩跷法√√推摩法√√√扫散法√√√背 法√√上述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传统手法技能可以同时采用目测法、体测法和机测法。

      传统经典经验型测评方法目测法、体测法应与现代客观测评方法机测法整合、综合应用,可以发挥目测法、体测法和机测法各自优势,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靶点的客观化、标准化的现代推拿手法技能考评方法,提高技能测评水平四、传统推拿手法技能标准研究研究手法动作技术、操作能力和手法效应三大方面,建立滚法、掌揉法、拿法、指压法等四级目测法等级标准(文字与图象),筛选吸附性、放松性、深透性与主动协调性等测试指标,同时采用网页的形式制作了滚法技术光盘,供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通过研究推拿手法测试仪器,进一步挖掘、筛选测评数据,建立滚法等手法的动力学技术标准技术指标包括操作频率、频率标准差、最大力平均值、最大力标准、最小力平均值、最小力标准差、作用合力轨迹等一、推拿基本手法技能考评内容与标准 推拿基本手法技能考评内容包括手法动作技术、操作能力和手法效应三大方面不同手法在动作技术、操作能力和手法效应有不同的表现本次课程建设制定了滚法、揉法、指压法、拿法等常用手法考评内容和标准,课堂使用量表1.滚法、揉法、指压法、拿法等常用手法考评内容和标准(1)滚法的四级考评内容与标准等级ABCD考评方法整体风格描述动作姿势正确协调,操作连贯流畅,节律性强。

      能够完全根据需要,自主性地及时调整手法各操作要素,完整表达滚法手法特性动作姿势基本正确,操作较连贯,节律性较强长时间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短暂性的动作变形,自主性调整滚法操作要素的能力一般基本表达滚法手法特性动作姿势僵硬,操作缺乏连贯性节律性较差,经常出现动作姿势变形,缺乏自主性调整滚法操作要素的能力部分表达滚法手法特性动作姿势不正确,不能进行短时间的连续操作目测法、体测法和机测法身体姿势部分头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等各部位姿势正确,自然放松能够根据操作需要,进行各部位的姿势及时调整头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等各部位姿势正确,自然放松在进行各部位的姿势调整时,偶尔出现局部的不协调头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等各部位姿势基本正确操作过程中经常性出现局部性姿势变形不能及时根据操作需要,整体性调节身体各部姿势头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等各部位姿势部分正确操作过程中不能即及时根据操作需要,整体性调节身体各部姿势目测法肘部肘部夹角140度左右,空间位置正确肘部夹角140度左右,空间位置基本正确肘部姿势经常性出现变形肘部姿势不正确目测法腕部自然放松,腕关节曲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动作协调自然放松,腕关节曲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动作基本协调。

      略显紧张,腕关节曲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动作不能长时间协调,经常出现单独性的屈伸动作或旋转动作有时出现主动屈伸动作腕部姿势不正确,腕关节曲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动作不能协调,经常出现单独性的屈伸动作或旋转动作经常出现主动屈伸动作目测法掌指部自然放松自然放松,长时间操作过程中偶尔出现大拇指或其余四指的动作变形略显紧张,经常性出现大拇指或其余四指的动作变形,偶而出现手指主动性屈伸动作紧张,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动作僵硬,经常出现手指主动性屈伸目测法接触面与吸定正确基本正确,偶尔出现摩擦、拖滑或跳动,偶尔出现小指掌指关节与操作部骨突起部刚性接触接触面不稳定,经常性出现摩擦、拖滑或跳动,有时出现小指掌指关节与操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