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探究:河南人口即将过亿.doc
7页2010年高考热点探究:河南人口即将过亿一、背景知识河南人口将破亿人大关 计划生育以来少生3000万2010年7月,河南省人口总量将突破1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口超亿的省份这是记者在2010年1月9日举行的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培训会议上了解到的2009年年末,预计河南省总人口9968万人,2010年7月,第1亿个河南人将出生在世界上,只有10个国家比河南人口多全省有两个省辖市人口超千万,20个县(市、区)人口超百万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河南省累计少生人口3300多万,人口总量达到1亿的时间推迟13年预测:“十二五”期间年均增人70万当前,河南省已经进入了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即使稳定在现行生育水平条件下,预计“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天出生3800人左右,每年出生145万人,比“十一五”期间年均多出生30万,年均自然增长在70万人左右,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7‰左右,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中等县2015年和2020年,我省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04亿和1.07亿,人口总量在2026年前后达到最高值1.073亿目标:政府买单的出生缺陷预防服务项目,今年争取覆盖所有县(市、区)河南省要求,2010年年末总人口要控制在1.01亿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5‰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5‰以内。
河南省出生人口素质还比较低,全省每年有5万至8万个新发出生缺陷病例,住院分娩出生缺陷发生率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继续扩大政府买单的出生缺陷预防服务项目的县(市、区),2010年争取实现全覆盖2006年以来,全省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框架体系初步建立2009年实现了“两提高、两增加”:将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在国家72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不低于840元;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元以上提高到不低于20元增加生育关怀抚慰金项目,省财政出资200万元,为48周岁以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父母发放每人每年600元生育关怀抚慰金;增加对计生家庭多分一人份集体经济收入、福利或征地补偿金二、热点透析1.河南省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2.河南省人口数量庞大的社会背景;3.河南省人口增长模式探究以及这种人口增长模式对河南省社会和经济的影响;4.河南省如何应对人口快速增长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带来的的压力;5.世界及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三、高考热身根据材料一、二,读图表分析,完成1~2题材料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过程材料二:1750年~1940年世界人口年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时期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750-188038344413741880-185039327413651850-190038299403821900-1910342113413471910-192026233403731920-19302816124131101930-1940191274129121.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由高位静止转变为低位静止首先是由出生率的下降开始的B.人口增长模式的第二阶段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加速且人口数量最多的阶段C.人口增长模式的第三阶段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减速且人口数量开始下降的阶段D.人口增长模式的第四阶段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人口数量最多的阶段2.1750-1940年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由“高高低”向“三低”过渡的阶段 B.发展中国家前期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第二阶段,后期处在第三阶段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均处人口增长模式的第二阶段 D.相同时期,发达国家出生率、死亡率始终低于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1),回答3~4题。
3.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大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4.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5.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根据下述资料,回答问题8分)资料1: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资料2:下图(图13)为2000年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 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万人 2000年)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
4分)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4分)【答案】:5.(1)东部;中部;中部;东北(部)(4分,每空1分) (2)西部;中部;东部(3分,每空1分);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1分)6.甲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文化大省、交通中枢,为我国古今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请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10年7月,甲省人口总量将突破1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口超亿的省份2009年年末,甲省总人口9968万人,2010年7月,第1亿个甲省人将出生在世界上,只有10个国家比甲人口多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甲省累计少生人口3300多万,人口总量达到1亿的时间推迟13年当前,甲省已经进入了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即使稳定在现行生育水平条件下,预计“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天出生3800人左右,每年出生145万人,比“十一五”期间年均多出生30万,年均自然增长在70万人左右,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7‰左右,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中等县。
2015年和2020年,甲省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04亿和1.07亿,人口总量在2026年前后达到最高值1.073亿35115111200321000500200 等高线 甲20001500(1)请概括甲省的地形特点2)读材料分析甲省目前正处于下图中的哪个人口增长阶段 3)数十年来甲省东部相继形成了一批商品粮基地,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请从水文、土地资源方面说明甲省建国前农业落后的原因4)从上海出发乘火车观赏中原文化名城开封、洛阳,依次经过的铁路线合理的是A.沪杭线→浙赣线→京九线 B.京沪线→陇海线C.京沪线→宁西线 D.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答案】:(1)①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区面积较小② 地势西高东低③ 东部海拔200M以下,西部海拔500M到2000M之间④ 东部地表起伏小,相对高度小;西部地表起伏大,相对高度较大2)第三阶段(3)①水文:夏季黄河有夏汛,冬季有凌汛;造成黄河溃堤、改道,泛滥成灾,形成大面积的黄泛区;水利工程设施少 ②土地资源:甲省东部多风沙地、盐碱地和低湿涝洼地;中低产田面积大4)B7.读下图,“河南省地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河南省的地形特征,并指出其东部主要地貌成因2)简述我国水资源特点,分别指出图10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作用材料: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3)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表2 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0年34.935.529.62007年15.755.029.3(4)读表2,指出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显著变化和存在问题5)河南的发展是我国“中部崛起”的缩影简述中部地区的发展方向答案】:(1)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2)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①防洪、输沙(防淤)、防凌汛、发电、灌溉、供水等②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3)地处我国农业(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科技发展、市场广阔4)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上升问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5)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巩固和发展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