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章节.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93585011
  • 上传时间:2024-09-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0.5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 博士Dr. Cui Yunhuo 本报告聚焦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变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n教师的自觉变革n外部的听评课制度、教师考核、教师培训等重中之重的因素是听评课制度的变革 听评课的问题在哪里? 简单处理 任务取向不合而作与有合无作单一目标单方关注简单类推谁都可以评课 为了评课 为了模仿 为了听课 范式转型:转变思维方式 从简单走向复杂好课是什么? 多样性的统一, 统一在两个基本点上:标准与底线 我们的教研组能否制订自己的“学科教学底线”? 从对立走向理解对立的思维 自我本位: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会…… 责任缺位:今天我没准备要讲话,一定要 我讲,我只好讲几句…… 角色凝固:听课人、评课人、上课人理解的思维 个体性:明晰优势,寻找特色,少点“补缺” 同理心:谈到问题时,以“体谅优先”为原则 合作心:人心齐,泰山移;树立“共同体”观 念;相信我只能看到我所看到的 从业余走向专业听评课是一种评价、反思、对话、研究的行为 需要专门的学习或培训 需要专业视角:关注学习 需要专业的话语:倡导基于证据的分析明确听评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特别是同行(学科)教师 新范式的建构:LICC范式 哲学层面 需要对听评课再概念社会学层面 上课教师、听课者、评课者、学生构成一个专业共同体(合作体)技术或工具层面: 课堂观察框架、课堂观察或记录工具的开发 课堂观察程序及步骤、观察点的确定、课例制作等 何为听评课?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合作研究何为课堂观察专业合作体?可分解的任务 有共享的规则 有互惠的效益 何为课堂观察的技术或工具?1. 课堂观察框架 基于对课堂教学的理解2. 选择观察点 基于个人能力的优势与局限或分工的需要3. 课堂观察记录工具或量表 便于获得证据或分析细节4. 课堂观察程序与步骤 避免随意性,提升专业含量 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 课程性质(C)目标目标/ /内容内容/ /实施实施/ /评价评价/ /资源资源课堂文化(C)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学生学习(L)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教师教学(I)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第二步确定确定 观察点观察点原则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途径观察者被观察者合作体第一步 理解课堂 课堂观察框架(部分):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维度视角观察点举例学生学习(L)(1)准备;(2)倾听;(3)互动;(4)自主;(5)达成如“自主”中的“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教学(I)(1)环节;(2)呈示;(3)对话;(4)指导;(5)机智如“环节”中的“这些环节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吗?”课程性质(C)(1)目标;(2)内容;(3)实施;(4)评价;(5)资源如“目标”中的“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课堂文化(C)(1)思考;(2)民主;(3)创新;(4)关爱;(5)特质如“特质”中的“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指导/对话)” 为什么将课堂分解成四个维度?n学生学习n教师教学n课程性质n课堂文化 体现什么样的课堂?学生学得怎样?教师教得怎样?是***课吗? (学生·达成·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 (教师与课程·手段与资源·情境创设 ) (学生·互动·回答行为) (学生·互动·回答行为) (教师·活动·提问) (教师·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整合) (教师·手段·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监控) 分析思路之一:合作体规定,观察者任定1.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的有效性 2.情境创设的效度 3.学生回答类型 4.学生应答方式 5.教师理答的方式 6.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 7.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监控 学习目标的预设、生成与达成 1.目标是什么?与该班学生的适切性如何? 2.教学环节设置的效度如何?3.教师是如何呈示?效度如何?4.师生怎样对话?达成的程度如何?5.教师是怎样指导的?效果如何?6.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7.教师是怎样检测学习目标达成的?效度如何? 8.目标达成程度如何?生成的学习目标效果如何? 分析思路之二:按教学流程分析,重在教师 (课程性质·目标/学生学习) ( 教师教学·环节) ( 教师教学·呈示 ) ( 教师教学/对话 ) ( 教师教学·指导 ) ( 课程性质·实施·情境 ) ( 教师教学·评价 ) ( 学生学习·达成 ) 1.目标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如何表达的? 2.学生清楚本堂课的预设目标吗? 3.为了实现目标,教师做了哪些努力?4.本堂课又生成了哪些新的目标?教师是如何关注或生成的?5.学生对生成的目标有何反应? 6.从学生的学习表现观察目标达成程度?7.通过课后抽查获得目标达成的证据? 分析思路之三:按教学流程分析,重在学生 ( 课程性质·目标/教师教学 ) ( 学生学习·准备、达成 ) ( 教师教学·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 ( 学生学习·达成/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评价 ) ( 学生学习·倾听、互动、自主 ) ( 学生学习·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 ( 学生学习·达成/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 ) 观察表观察表/ /工具工具选择观察点观察者特征观察条件开发开发原则便于记录便于类推1.以课堂观察框架为基础,结合自身 2. 实践经验,分析观察点的要素2. 合作体研讨/进入课堂,试用修正3. 使用定型第三步 开发观察工具 第四步 课堂观察程序n课前会议n课中观察n课后会议 课前会议 上课教师陈述 1. 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 位怎样? 2. 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 3. 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 4. 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

      5. 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 观察者提问与上课教师进一步说明 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点 提前进入课堂明确观察任务选择观察位置如实做好记录避免影响教学课中观察 课前会议后,一定要独立或合作开发观察或记录工具,体现课堂观察具有任务导向或问题解决的性质 课后会议 上课老师陈述 1. 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 2. 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活动或情景创设、讲 解、对话、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 3. 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 何不同?为什么? 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 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建议 (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的局限性1. 它只能观察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直观 现象与行为,如教师言语、学生的课堂反应、 课堂活动等,只是一种归纳的方法。

      2. 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普适性比较差3. 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来完成程序的三步曲4. 它需要一个专业合作体作为教研文化基体,在基体内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对话与交流 呼唤听评课的专业化!——愿与大家共勉!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